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篇
  免费   39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91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618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2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6 毫秒
101.
102.
103.
与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不同,本文着重讨论了EOF分解在诊断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演变的长期行为、整体特征方面的最新应用情况。结合点相关分析方法、动态聚类、马尔柯夫转移概率等统计手段,揭示了新疆春季39个地面站温度场的整体特征。给出了客观地选取自然正交函数分解时特征向量个数的一种方法。实际资料与理论分析均表明:新疆春季温度场的空间结构,客观地存在着5种基本类型,即全疆暖、全疆冷、北疆暖、北疆冷、全疆正常。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型与型转换的转移概率矩阵。  相似文献   
104.
在冬季和播种期间温度演变类型分类的基础上,运用转移概率方法,分析了冬季温度(距平)变化类型和春播期间温度变化类型的统计关系,得出棉花播种期温度演变趋势的长期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5.
川西地区劳动就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国阶 《地理研究》1993,12(3):89-99
以川西作为研究区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或非农就业从自然—人文相结合的观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6.
浅源强震的判据和发震概率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绳祖 《地震地质》1990,12(2):131-140
根据确定潜在震源区的多判据原理,强震的发生不仅要满足准静态强度条件,而且必须具备突发释放足够能量的条件,而所有这些条件可以通过突发应力降判据、总能量判据和强度判据加以表达。本文建立了它们相应的概率表达式和估计发震总概率的方法,并针对我国28例地震进行了验算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论述了广东省强震台网建设的目的和原则,介绍了台网中使用的强震仪,收取的强震记录和处理情况、台网管理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08.
昌马断裂带的水平断错与强震重复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32年昌马地震(7.6级)震中区(昌马盆地—西水峡断陷谷地内)的大比例尺活断层填图(1:5万),获得了沿地震断层带分布的时代、规模不同的山脊及冲沟的水平断错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平断错量具明显的分级特点,全新世以来,最大一级水平位错量平均为39米,平均年滑动速率为4.1毫米/年。 依据古陡坎侵蚀斜面的主坡角与其年龄的相关统计公式,求得最近一次历史未记载的强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968年,它与1932年昌马地震的间隔时间为1911年,由这些资料粗略的求得昌马断裂的蠕滑速率为1.37毫米/年,占整个走滑量的31.8%。本文由上述资料求得昌马断裂带的强震(M≈7.6)重复周期约为2051年。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大陆东部强震活动时间过程的不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自十四世纪以来,我国大陆东部三个主要地震区(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震区)的浅源强震(Ms≥6.0)活动的时间过程是随机的还是不均匀的,这一点是受研究时间尺度大小的制约。根据对事件时间过程均匀性的泊松检验发现,对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震区而言,如果取时间尺度ΔT=5年和10年时,其强震序列表现为随机平稳的泊松过程;当取ΔT=20年时,则显示出非平稳的性质;对于东南沿海地震区,ΔT=10年时已表现出显著的非平稳过程的特征。说明中国大陆东部地震区显示出10—20年尺度的强震群集的非均匀过程。 中国大陆东部三个主要地震区中,几百年尺度的强震活动过程可以划分为活动速率有显著差异的五个阶段:平静期—活跃警告期—过渡期—高潮期—剩余释放期。它们可以按蠕变过程去定性理解。  相似文献   
110.
在内陆强震活动的起伏中,6级以上地震的大范围长时间缺震,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的研究者已将其作为将发生7级地震前的标志之一。作者系统地清理了1897—1988年8月间中国大陆及其邻区6级以上地震“缺震事件”的始末,较多的震例表明,限定“缺震事件”起止的地震具有中期预报意义。它们在地震构造上的原因可能是代表区域最活跃的破裂,突然处于阻碍、闭锁状态,其持续时间大于10个月,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为解锁,并随即出现新的一轮大地震活动。故可以作为一种大地震中期预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