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3篇 |
免费 | 383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篇 |
大气科学 | 46篇 |
地球物理 | 1676篇 |
地质学 | 98篇 |
海洋学 | 54篇 |
天文学 | 6篇 |
综合类 | 76篇 |
自然地理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39篇 |
2020年 | 45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2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80篇 |
2011年 | 77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2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90篇 |
2002年 | 65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46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45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6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6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北地震带地震活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综合分析有关南北地震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南北地震带活动特征;根据该带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南北地震带目前处于新的活动期;预测了今后发生强震的潜在危险区(段)为南北地震带的中北段。 相似文献
42.
43.
简述山东地壳运动GPS观测网的建设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并对系统所得的初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产出连续、高精度的GPS基准站三维坐标及基线数据,可为地震监测和地壳运动的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GPS数据素材。 相似文献
44.
45.
基于地壳形变观测研究,概略回顾了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与强震孕育过程关联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特征,以及震前各类形变异常信息提取方面的进展和认识。目前能给出明确时间尺度(10年和更短)强震预测的地壳形变有效依据仍不足,需有效识别孕震晚期强震源逼近发震的过程,推进中国大陆强震预测在较短时间尺度的进展。结合几次强震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到的较显著的地壳形变转入非弹性变形状态的分析,讨论了在观测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条件下,逐步实现对孕震晚期强震源逼近发震过程有效识别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6.
强震前地震多重分形谱的异常及其物理解释:以乌什研究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有关软件分析新疆乌针研究区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的多重分形谱Dq-q和f(a)-a。发现两次6级强震发生前,多重分形谱发生显著变化。主要特征是对一定的q区间奇异性强度因子a取值变宽,Dq-q曲线变陡,f(a)-a的左端点或右端点下降。 相似文献
47.
48.
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M≥6)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总结了山东及其沿海地区M≥6级地震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发现山东及其沿海地区强震活动很少发生在新构造单元内部,而是主要集中于新构造单元边界上,活动断裂对强震具明显的控震作用,不同活动时代,不同切割深度断裂,其控震能力不同,活动断裂交汇处是发生强震较多的地方。 相似文献
49.
冶勒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为124.5 m,坝址区地震烈度高,地质条件复杂,两岸坝基条件严重不对称。大坝上布设了9台强震仪组成的强震监测台阵,曾获得2008年汶川地震和攀枝花地震的大坝强震监测记录。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冶勒大坝距震中约212.5 km,坝址区震感较为强烈,强震监测台阵获得了此次地震较为完整的有效记录。对芦山地震主震记录进行时域分析和频谱分析,总结冶勒大坝在芦山地震中的动力反应规律,并与汶川地震时坝体动力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芦山地震主震时冶勒大坝最大加速度记录为47.043 cm/s2,最长持续时间为76.98 s,坝顶动力放大效应明显;芦山和汶川地震时大坝动力反应规律的差异与地震波频谱特性及大坝自振特性等密切相关。总体而言,冶勒大坝在震后运行安全稳定,芦山地震未对冶勒大坝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0.
邵志刚 武艳强 季灵运 刁法启 石富强 李玉江 龙锋 张辉 朱良玉 陈长云 王武星 魏文薪 王芃 刘晓霞 刘琦 潘正洋 尹晓菲 刘月 冯蔚 邹镇宇 曹建玲 徐晶 韩立波 程佳 鲁人齐 徐岳仁 李西 孙鑫喆 《地球物理学报》2022,65(12):4643-4658
由于中国大陆强震主要分布在活动地块边界带上,所以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成为我国大陆型强震研究的重要目标,各强震孕育阶段的判定是大陆型强震原地复发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主要内容,而目标断层是否处于震间晚期也是强震时间预测的重要研究基础.虽然地震短临预测仍存在诸多科学难题,但最近20年来全球若干强震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放宽预测时间尺度的要求,有些方法也可用于强震震间晚期的判定.本文以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的391条断层段为研究目标,利用地震地质的强震破裂空段、大地测量的断层运动闭锁段、地震活动的中小地震稀疏段、数值模拟的库仑应力增强显著段等方法,综合判定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可能处于震间晚期的主要断层段.本文结果仅是初步结果,该结果的可靠程度有赖于监测条件,其科学性有赖于大陆型强震孕育发生动力学过程的认识水平,虽然本文尝试给出中国大陆活动地块边界带主要断层的震间晚期判定结果,但其结果可靠程度、精细程度等均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最后,从断层孕震阶段判定需求的角度,本文尝试给出大陆型震源物理模型的具体基础模型,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期望更多地震学家关注大陆型强震的物理机制及其预测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