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6篇
  免费   829篇
  国内免费   1934篇
测绘学   202篇
大气科学   1157篇
地球物理   706篇
地质学   2996篇
海洋学   521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51篇
自然地理   67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88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由于降雨诱发,云南哀牢山地区浅层滑坡时有发生。本文通过获取该区某一滑体上部与滑带处残-坡积土试样,利用KTG全自动三轴剪切仪,在剪切速率为0.5%/min条件下对残-坡积土应力-应变关系、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滑体土与滑带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塑限含水率之前呈加工软化的形态,而在塑限含水率之后呈加工硬化的形态。两种土的强度参数随含水率的增大而衰减,但是滑体土强度参数衰减速度较快。内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含水率变化规律,较好地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和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82.
陈娟 《岩土力学》2011,32(2):471-473
由总应力强度指标计算的 ,并不是试样破坏时的真实破裂角,而仅是一个假想的破裂角,与之对应的平面是一个假想的剪切破坏面。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破坏时的真实破裂角,是用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计算的 。分析论证了在关于土的抗剪强度计算的相关公式中,有效应力强度指标与总应力强度指标不可混用,且公式中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应与有效应力相对应、总应力强度指标应与总应力相对应。  相似文献   
983.
胡安峰  陈博浪  应宏伟 《岩土力学》2011,32(Z2):592-597
运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基坑工程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土体进行模拟,由于摩尔-库伦模型给出的基坑变形曲线与实测不符,故据此得到的基坑整体稳定安全系数也不甚合理。采用Plaxis硬化模型模拟开挖过程,在强度折减分析中采用特征点位移突变对基坑整体稳定性进行收敛判断,通过分析对比所选取的不同特征点的位移与折减系数的关系曲线,提出采用挡墙内侧开挖面附近土体作为收敛判断的判别点较为合理,其安全系数的取值与采用极限平衡法得到的结果比较接近,而摩尔-库伦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则偏大。最后分析了基坑宽度、基底软土层厚度、挡墙插入深度和挡墙刚度等因素对基坑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比较了采用这两种不同土体本构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4.
四氢呋喃水合物沉积物静动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研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力学性质测试一体化试验设备,以粉细砂土和蒙古砂土作为沉积物骨架,对四氢呋喃(THF)水合物沉积物进行了静动三轴试验,获得了水合物分解前后沉积物样品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和液化特性,对两种骨架的水合物沉积物的性质进行了对比,同时将水合物分解后的沉积物与对应的饱和土的动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水合物沉积物均表现为塑性破坏;围压越大,水合物沉积物强度越高;水合物分解导致沉积物的强度大幅降低;水合物分解后沉积物液化所需的时间较饱和水沉积物缩短  相似文献   
985.
滑带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平  黄井武  尹赛华  郑坚昭 《岩土力学》2011,32(11):3212-3218
滑带土的强度特性对于边坡稳定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揭示滑带土强度指标的变化规律是进行边坡安全性评估的基本前提。针对一库岸古滑坡滑动带中的含粗粒细粒土,进行了滑带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通过现场大剪试验和室内固结快剪试验分析了滑带土的剪切性状,确定了再生强度、现场折减强度和固结快剪强度;根据现行反复剪切试验在确定含粗粒细粒土残余强度时的不足,对试验方法和试验仪器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滑带土的残余强度指标,并与其他剪切条件下的强度指标进行了比较;基于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土体含水率、塑性指数及粗粒含量对剪切强度指标的影响,并总结了含粗粒细粒土与一般黏性土或砂土在剪切性状方面的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986.
轻量砂变形及强度特性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天顺  徐光黎  楼建东 《岩土力学》2011,32(10):2989-2998
通过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新型土工材料--轻量砂的变形及强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比、龄期使轻量砂具有不同的原生结构强度,围压使不同原生结构强度的土样处于剪胀或剪缩状态,导致发生应变硬化、应变软化以及相应状态下孔压的3种对应形态变化。变形模量随EPS(发泡聚苯乙烯)球粒掺入比的增大而线性减小,随水泥掺入比、龄期增大而线性增大,相同配比的土样变形模量与围压关系不大;三轴抗压强度随EPS球粒掺入比增大而呈负指数关系减小,随水泥掺入比、龄期、围压增大而线性增大,存在水泥掺入比阀值;土骨架转换效应对于土样强度的影响很大,造成了土体单轴、三轴抗压强度分带,高水泥掺入比能够大大弱化EPS颗粒的土骨架效应。结合前人成果,系统地研究了轻量砂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引入材料学中比强的概念,提出了单价比强图结合配方公式的方法,对轻量土砂进行配方优化。分析了轻量土砂应力-应变关系转型问题,提出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来表征不同配比、龄期轻量土砂的原生结构强度。通过试验与数理统计,建立临界围压与原生结构强度的关系,为数值模拟计算与建立本构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7.
采用电镜扫描仪(SEM)对在复杂应力路径作用下剪切前后的黏土样进行微观观察,并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孔隙形态、孔隙尺度变化特征3方面分析宏观试验原状软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微观本质。试验表明:剪切前后孔隙排列无序,孔隙排列方向变化很小,对黏土宏观性质影响很小;当中主应力参数b=0时,剪切过程中孔隙形态的变化对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贡献较大;当b =0.5时,剪切过程中孔隙尺度的变化对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表现出的各向异性贡献较大。因此,当中主应力参数不同时,影响剪切后黏土归一化抗剪强度各向异性的土的微观变化因素不同。  相似文献   
988.
聚丙烯纤维复合土抗裂补强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伟  王中华  曾媛  普群 《岩土力学》2011,32(3):703-708
将聚丙烯纤维按不同类型、不同组合、不同含量掺入土中的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复合土的应力-应变性状及对复合土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固黏性土要选择分散性好的束状单丝聚丙烯纤维,而不是网状聚丙烯纤维,聚丙烯纤维按占土质量0.2%时为最佳掺入量,束状单丝聚丙烯纤维长度为6 mm+10 mm+15 mm+19 mm的4种组合较为理想,可使聚丙烯纤维复合土微结构联结强度得到明显改善,抗裂补强,黏性土抗剪强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89.
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雨  刘寒冰  魏海斌 《岩土力学》2011,32(7):2025-2028
对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动强度、动模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进行了动三轴试验研究,并将试验结果与粉煤灰土的动力特性加以对比,分析表明:粉煤灰土及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在同一围压下动强度均随破坏周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破坏周数下动强度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加;粉煤灰土的黏聚力为203.73 kPa,内摩擦角为11°;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黏聚力为227.26 kPa,内摩擦角为17°,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黏聚力增大了23.53 kPa,提高了11.55%;粉煤灰土的初始切线模量及平均动模量高于橡胶颗粒改良粉煤灰土的初始切线模量及平均动模量。研究表明,橡胶颗粒改良后的粉煤灰土具有动强度高、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大的特点,从而说明橡胶颗粒改良后的粉煤灰土可以作为季冻区路基冷阻层材料  相似文献   
990.
高彦斌  郭永发  叶观宝 《岩土力学》2011,32(7):2128-2132
结合上海某植物园堆山工程,通过直剪试验及三轴剪切试验,得到考虑软土结构性的折线型强度公式和不考虑软土结构性的直线型强度公式的参数,采用这两种方法对山体荷载作用下不同位置处的软土地基的强度增长进行了预测,并与现场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由于该工程的软土地基具有明显的结构性,采用直线型强度公式得到的地基强度增长量要大于采用采用折线型的增长量;另外,在应用考虑土的结构性的折线型强度公式时,应该尽量采用三轴试验参数而不是直剪试验的参数,这样得到的结果更接近十字板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