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639篇
地球物理   1470篇
地质学   266篇
海洋学   100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93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江门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天气雷达资料,对2020年3月27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气过程由深厚高空槽主导,低层切变线、冷空气使原本有利冰雹产生的环境层结条件趋于稳定;降雹单体既有高层悬垂、低层钩状、强中气旋等传统特征,还出现垂直液态水含量圆环、偏振量衰减偏差等特有现象;利...  相似文献   
992.
99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风云4A卫星资料、植被覆盖资料及NCEP FNL再分析资料等,分析2021年3月14—18日席卷我国北方的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机制、传输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1)前期干旱少雨、气温偏高及对应的北方大部植被覆盖度偏低,为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很好的沙源条件。(2)此次沙尘天气是在蒙古气旋强烈发展及其后部冷高压共同作用下发生的。(3)沙尘过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地面冷锋后部的大风过境造成,集中发生在华北、东北等地;第二阶段受前期没有消散的高空沙尘南压扩散及沙尘回流造成,集中发生在西北地区。(4)对水平螺旋度、混合层高度以及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分析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起沙条件不足,沙尘天气主要受上游沙尘输送影响。我国东部沙尘主要由蒙古国南部区域起沙贡献;而西北地区沙尘主要由蒙古国及其自身产生的沙尘贡献。  相似文献   
994.
水文模型中雨量资料的解集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布式月水文模型由于时段长,雨强均化,导致在淮河流域的应用中,网格计算径流深出现了许多不合理的零值.利用解集方法,对月降雨资料进行解集后运行水文模型,其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并应用1998年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HUBEX)加强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利用NCEP再分析图,根据华北2000年1月冷湿多雪白灾、4月暖干强沙尘暴的情况,对其气候异常特征、环流异常特征、太平洋SST场变化以及南方涛动的ENSO事件等进行图解分析.指出华北气候异常事件与大气环流、北太平洋SST异常有关.造成了冬季1月东亚阻高和春季4月北太平洋-白令海阻高明显偏强、偏北,而二者的强度和位置又决定东亚大气环流的位相和天气特点。两次气候异常事件与1月东亚反气旋频发过程、4月东亚气旋频发过程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佛坪站址迁移对气象要素均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德国OTT公司生产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取得的资料,对汾阳2008年7月17日的一次层积混合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计算了地面雨滴谱的特征值,并结合雷达资料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得到了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997.
文章概述了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沙尘天气的特征,并对影响沙尘暴的天气气候背景、单站地面气象要素、环流形势、冷空气的强度及影响路径、沙尘暴的起沙源地、影响时间和范围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过程是蒙古气旋强烈发展所致。巴丹吉林沙漠和浑善达克沙地是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蒙古气旋的爆发性发展和冷锋后大风是起沙的主要动力;在高空急流出口区左侧,气流辐散强迫形成干对流上升气流,该上升气流与湍流输送是沙尘向高空输送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98.
2001年4月8日宁夏强沙尘暴天气中尺度系统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对2001年4月8日宁夏出现的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天气背景及中尺度天气学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出现大风的时间差异,讨论了地形对冷锋和沙尘暴运动的影响;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的导出量,通过宁夏精细化预报物理量分析子系统,计算、分析了这次过程中Q矢量、锋生函数及总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MM5数值模式输出产品与本次沙尘暴过程天气实况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及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甘肃河西走廊春季强沙尘暴与低空急流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使用NCEP/NCAR全球再分析网格点资料(2.5°×2.5°纬度/经度)和我国区域性沙尘暴过程历史资料,分析了春季大气环流特征及低空急流与甘肃河西走廊春季强沙尘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东亚中纬度高空维持纬向强急流锋区的情况下,极易造成甘肃河西走廊春季强沙尘暴的低空急流产生。揭示了沙尘暴形成的大尺度环流动力影响因子的事实,指出可将产生这种低空急流特征的西风带大型环流的调整过程,作为甘肃河西走廊春季强沙尘暴天气的预警信号,而低空急流的位置及强度又可作为沙尘暴强度及沙尘暴发生和影响区的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00.
3月17日的系列冰雹天气是兴义多普勒雷达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所监测到的第一次强对流天气.通过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由于多单体对流性风暴回波所致,如再遇上低槽并配合冷空气及辐合线等系统的活动时,要密切注意回波的生成、演变以及发展成多单体回波或合并后增强的超级单体回波.若出现强回波,强度梯度大,并表征出特殊的结构,则应该考虑有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分析结果对以后我州及周边地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