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2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36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导言土是最古老的工程材料,可是设计现代最新式的大建筑物,如一两百米高或更高的土坝和形形式式建筑在土基上的大型核电站,火电站,冶金工厂,石化工厂等等都依旧离不了要和它打交道.虽然土力学成为一门技术科学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对于土的工程特性的研究,过去只注意了它的抗剪强度,对于土的弹塑性应力~应变特性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其它如对于土的流变性和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够普遍和深入的  相似文献   
42.
黄文熙 《岩土力学》1979,1(2):13-38
四、弹塑性应力应变模型十几年来学者们建议采用的应力~应变数学模型有许多种.在弹性模型方面最常使用的模型有两种.第一种是以E(杨氏模量)及v(泊桑比)两种弹性常数表达的称E~v弹性模型.第二种是以K(体积变形模量)及G(剪切模量)两个弹性常数表达的称K~G弹性模型.这两种弹性模型将在本章中介绍.  相似文献   
43.
不同阻尼特性材料组合结构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响应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提出一种不必形成与存储总阻尼矩阵的非线性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算法,用于计算非比例、非经典阻尼结构弹塑性动力响应。该算法的软件实现简单,对现有比例阻尼结构分析程序稍加修改即可。基于此算法的计算机程序满足了由两种阻尼特性材料建造的建筑结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边坡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分析[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Updated Lagrangian有限元分析理论,分析了石龙庙滑坡的稳定性,其中包括滑坡的大变形,初始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根据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滑坡体分为四层,土层被视为是弹塑性的,土的塑性屈服采用Drucker-Prager理想塑性屈服准则,挡土墙建成前后的滑坡应力和变形被分别分析和讨论,最后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提出了滑坡的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45.
桩-土界面间冻结力及荷载作用下界面的剪切力学行为是决定冻土区桩基础承载性能和荷载传递的关键。由于冰的显著流变性及高含冰量冻土区上限附近厚层地下冰的广泛分布特征,桩基础中上位具有的冰冻结界面剪切蠕变特性对桩基础的承载性能有显著影响。为研究桩冰冻结界面剪切变形特征及其内在机制,开展了-3℃、-5℃下冰-钢管结构分级加卸载剪切蠕变试验。通过对变形曲线的分段独立解耦,分析了冻结界面的黏弹塑性剪切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界面剪切变形可分解为瞬弹性(Sie)、瞬塑性(Sip)、黏塑性(Svp)以及黏弹性变形(Sve)。广义弹性剪切模量随分级荷载的增加逐渐变大,表明加卸载过程中结构未加速破坏前界面存在明显的强化效应。界面剪切蠕变特征随剪应力水平的增加由衰减向非衰减过渡。其中,黏弹性变形和低剪应力水平下黏塑性变形均表现为衰减性,且荷载越大,黏弹性变形越大。高应力水平下黏塑性表现为非衰减性,且变形速率随剪应力水平增加显著提升。整体而言,冻结界面塑性变形值占总累计变形的比例先减小,后增大,其中瞬塑性变形主要存在于应力水平较...  相似文献   
46.
为探讨村镇建筑低层砌体结构在大震下的动力响应及损伤分布情况,基于农居结构性能实地调查与检测,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建立了不同抗震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结构动力特性及大震下弹塑性时程的分析,对比它们的自振特性参数、位移响应参数及损伤破坏形态。分析表明,低层砌体结构合理设置构造柱后结构自振周期略有减小,但振型不变;在弹性变形阶段构造柱能有效约束结构的动力位移响应,进入塑性变形后构造柱可提高砌体结构的耗能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结构刚度退化后构造柱会加剧纵横向抗侧刚度的不均衡性;低层砌体结构合理设置圈梁构造柱可有效抑制承重横墙的裂缝发展及楼屋盖发生支座失效破坏,且可以明显削弱结构的扭转效应。  相似文献   
47.
典型砖木结构农居地震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农居结构中比例最高的砖木结构,选取典型结构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模态和地震时程弹塑性分析。给出M0.5和M5两种砌筑强度砖木结构农居的前三阶特征周期和振型,并与经验周期公式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后者存在的问题和修改建议。选取天津波作为地震动时程输入,分别计算不同峰值加速度下两种砖木结构农居弹塑性地震反应,给出相应的拉损伤云图,并对结构的破坏特征进行分析,给出结构抗震薄弱部位。结果表明,砌筑强度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8.
剪力墙结构在进行地震计算时,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连梁的刚度可折减,折减方式的不同对剪力墙结构整体刚度和构件内力等结果影响较大。设计人员通常给定全楼统一的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这种简化做法会导致结构刚度和构件受力与实际不符。本文对9栋典型剪力墙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分析,研究了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对剪力墙结构整体指标和构件内力的影响,并给出了剪力墙结构设计时连梁刚度折减系数的确定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49.
梁发云  陈海兵 《岩土力学》2011,32(Z1):61-65
针对刚性筏板下群桩基础优化设计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改变桩长分布来调整各桩的荷载分担,群桩分析采用基于弹性理论的积分方程方法,并通过cut-off方法来反映桩的弹塑性特性,实现群桩基础的弹塑性优化分析,改进了常规弹性分析方法的缺陷。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外荷载的不断增加,角桩首先达到极限荷载,对角桩超出极限荷载的部分进行重新分布,继而使得边桩逐渐达到极限承载状态,继续加载直至内桩也达到极限承载状态,从而引起桩筏基础的整体破坏。采用cut-off方法可以改进基础变刚度优化设计,使之与实际情况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50.
孔隙液体的可压缩性对非饱和孔隙介质弹塑性分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松岩 《岩土力学》1998,19(3):20-26
首先在多相孔隙介质的混合物理论框架内探讨了如何利用固-液两相孔隙介质模型描述介质的非饱和问题。其次,讨论了一个实用的描述孔隙液体可压缩性的方法,并建立了小变形条件下固-液两相孔隙介质的弹塑性本构方程。最后,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针对一个具体的结构例子,分析了孔隙液体的可压缩性对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