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7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26篇
地球物理   675篇
地质学   12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在采用垂直悬挂弹性系统的海洋重力仪中,由于弹簧本身的质量不可忽略,受到水平扰动时就可能影响测量精度。L. J. B. LaCoste和J. C. Harrison曾分析过这种影响,本文建立的物理模型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文中还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参数(质量、弹簧初始长度、拉丝长度等)的影响。最后得出了与文[1]和[2]不尽相同的结论:只要适当控制弹簧初始长度就能消除水平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52.
本文对如何利用强震加速度记录测定近震震级ML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我国所使用的原始量规函数存在着系统偏差,并用回归现有观测资料的方法修正了这种系统偏差。用修正后的量规函数,利用近场加速度记录计算的ML值同微震台网所测定的值符合得较好,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3.
用在一个地震台接收到的同一个震源区内较小地震的振幅谱去除大震的振幅谱,可求得大震震源的频谱在两个拐角频率之间的趋势的斜率.利用 Q 值在0.0001——100Hz 之间几乎是常数的特性,用试错法对大震的振幅谱因衰减造成的高频损耗进行补偿.当补偿后的高频趋势的斜率与频谱比的高频趋势的斜率接近时,便表示所选取的 Q 值是适宜的.用这种方法,我们得到云南剑川地区的 Qp 等于900,Qs 等于400.而北京地区的 Qp 等于800,Qs 等于550.   相似文献   
54.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用数字化仪和激光扫描仪对模拟加速度记录进行数字化时所产生的误差及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关处理软件。数字化误差由数字化设备的系统误差和读数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随机误差迭加而成,随机数字化误差是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其振幅按高斯规律分布的平稳随机过程。利用激光扫描仪做强震记录数字化,工作效率很高。本文给出了激光扫描仪分析处理软件和消除数字化噪声实例。  相似文献   
55.
大地震纬向分布的基本规律与动力学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了 1 90 0~ 1 999年全球大地震 (M≥ 7.0 )的纬向分布 ,进一步证实了全球大地震的分布的确存在不对称问题 ,北、南半球大地震发生的次数不对称 ,北半球多 ,南半球少 ;二个半球大地震集中分布的区域不对称 ,北半球大地震集中分布的区域为 1 5°~ 55°,南半球集中分布的区域为 0°~ 35°;北半球有 3个明显的大地震分布区间 ,即 1 5°~ 2 0°,35°~ 45°,50°~ 55°;两极地区无大地震。并且导出了计算日、月对地壳纬向水平引潮力达到极值的计算公式 ,根据日、月水平引潮力达到极值时的纬度分布的规律 ,较好地解释了全球大地震分布的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56.
简要评述了现有强震记录仪器响应失真校正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在文献[1]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强震记录进行仪器响应失真校正的权函数方法,并推导建立了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设计真实地震动为已知的算例,对加速度摆和速度摆强震仪的未校正记录,和用不同方法获得的校正记录的精度(或误差)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和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很高的计算机精度且无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57.
本文研究了建立设计地震震源模型和用理论地震学方法预测基岩场地震震加速度的技术途径,预测了四相设计地震事件在秦山核电站厂址的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文中根据对地质和历史地震资料的研究,确定不同性质的设计地震事件,建立设计地震震源和工作区介质的确定性模型,针对未来地震的不可完全预见性,以及对地球介质和震源性质现有认识的局限性,文中发展了确定性和随机性组合的综合分析方法,在用确定的介质模型和设计震源计算地震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地电短临震兆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引潮力触发地电短临前兆模式。据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电临震震兆特征,并以唐山7.8级大震为例,从实际观测中检出具有此模式特征的震兆(具有起潮力特征),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式理论的客观存在的可能性。最后给出与此有关的地电短临预报方法。即,根据脆性岩石失稳的相对刚度比较准则,定义部分岩体刚度λ=0的状态为临震阶段,分析λ=0时起潮力引起位移的特征和规律,得出原地监测岩体刚度是否为零(进入临震阶段)的方法。因为在弹性阶段,λ为较大正值,微小的起潮力只引起微小的位移,此时的电响应甚小,通常检测不到;但随着构造力的积累,介质进入临震阶段,此时同样微小的起潮力却可引起甚大的位移(λ=0时,位移为无穷大),从而产生可检测的电响应。由于这种电响应具有与起潮力相同的周期,故可把临震电响应同各种干扰区分开,判定为临震前兆,从而建立了地电临震前兆起潮力触发模式,并可给出相应的短临预报方法。对1976年唐山7.8级强震前后震中周围地电阻率及大地电场实测资料进行谱分析,发现仅在主震前二个月至半月内,两种不同物理本质的电响应分别出现与起潮力MS波与MSf波周期相同的异常变化。这是对所提临震前兆模式和预报  相似文献   
59.
60.
確立地震烈度的標準問題,迄今尚未能够很好地解決,許多不同的情况尚待研究,模型試驗還須要做,然而我們不能等待,國家大規模的建設,正在進行,馬上就需要地震資料,來確定必要的抗震措施,使建立在地震區域內的人民事業得到適當的安全。這個安全係數不能偏於保守,亦不能偏於冒險,在尚沒有很好的科學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