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7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71.
本文通过对一幢中高层住宅在不同水准地震作用下进行的弹性计算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能力。结果显示该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较好。进入塑性阶段后,塑性铰分布合理,满足了结构延性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2.
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一中高层大开间钢筋混土异形柱框架结构1/6比例模型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构从弹性,开裂,屈服直至破坏等各地震反应,揭示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纱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73.
孙静  薛小杰 《地震工程学报》2019,41(6):1665-1670
为优化绿色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能与环保性能,基于一40层框架-支撑钢结构建筑实例进行抗震性能与环保性能分析。根据实际建筑参数构建该绿色钢结构建筑剖面图,基于时程分析法记录不同地震波作用下建筑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基于Pushover分析法分析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在罕见地震中的基底剪力和弹塑性变形,基于对比实验方法验证其环保优越性,并得出以下结论:建筑的方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符合国家抗震性能要求,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随楼层的增加而减弱;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相比,钢结构能有效节约施工水电用量、降低施工噪声,是一种抗震性强、环保性能优的绿色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74.
我国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结构建设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建设场地条件日趋复杂,车站结构形式也复杂多样,呈现不规则特征。近年的地震灾害现象表明,地下结构在强地震作用下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震害及次生灾害,城市大型地下结构工程的抗震安全性已成为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因此,研究不良地质条件下不规则地下结构的地震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苏州星海站的不规则(上层五跨下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和场地条件为原型,分别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探讨饱和砂土地基和软弱粘土地基中非规则截面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及损伤机理。为满足振动台试验中多种类型物理量的有效测试,采用了分布式柔性孔压传感链测试技术,阵列式位移计(SAA)测试技术,并基于机器视觉研发的非接触性动态位移测试技术实现地下结构灾变过程的可视化及数据化。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将阵列式位移计(SAA)首次应用于地基土-地铁车站结构大型振动台系列模型试验中,实现土体变形的测量,并与基于机器视觉研发的非接触性动态位移测试结果相比较,表明采用SAA可较好地测试地震荷载作用下土体的位移响应;研发了分布式柔性孔压传感链测试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振动过程中传感器与土体惯性力不同而产生的自身摇摆、移位等问题。形成了地基土-地铁地下结构体系地震损伤与破坏时空演化过程的大型振动台试验可视化及数据化试验技术,可展现非规则截面地下结构的变形模式。(2)将研发的测试技术应用于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展了可液化地基和软弱粘土地基中非规则截面(上层五跨下层三跨)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给出了模型地基-结构体系加速度、变形、震陷特性,模型地基土与结构接触动土压力反应,模型结构动应变特性以及可液化地基土孔压反应及空间效应等,揭示了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地震灾变特性和破坏机理。(3)对完成的不同场地条件下地铁地下车站结构的振动台系列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地铁车站模型结构周围地基土的加速度反应规律、地表震陷特征,模型地基土与结构接触动土压力反应特性,非规则截面地铁车站模型结构的加速度、侧向位移和动应变的反应规律等,得出了不同场地中非规则截面地铁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差异性。(4)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平台,形成了地基土-地下结构体系成套数值分析流程,开展了软弱场地中非规则截面地铁地下车站结构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并与振动台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数值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复杂环境下足尺非规则截面地铁地下车站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给出了其地震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75.
本文提出了水平截面法精细分割树木点云的方法。首先根据点云数据在XOY平面内建立二维格网,求取每个格网内点云数据高度的均值,根据格网内点云数据的高度阈值滤除地面点云和低矮地物点云数据;其次对滤除地面和低矮地物的点云运用八邻域算法提取树木点云,运用水平截面法对树木分层处理,求取每一层树木点云的轮廓线;再次将轮廓线连成多边形,求取多边形的最小外接圆的圆心,运用最小二乘直线拟合算法对各层圆心进行直线拟合,根据拟合直线与地面的交点,可以求取树木的精确位置;最后根据距离最近的原理,对树木进行了精细分割。实验表明:本文研究的方法可以较好的实现树木点云的提取,避免了传统方法设置参数过多的弊端。  相似文献   
76.
孙灏 《现代测绘》2023,(5):45-47
异形建筑是城市与生活、艺术与创新的产物,由于其结构复杂、造型多变等原因,给竣工测量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采用传统测绘方法作业存在着效率低、困难大、精度难以保证等问题。以南京市溧水市民之家异形建筑竣工测量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维激光扫描的作业方法,分别从控制测量、外业扫描、点云处理等方面开展研究,构建出场景的三维点云模型,同时利用全站仪对异形建筑的主要特征点进行坐标采集,与模型坐标对比进行模型精度评定。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有着效率高、精度可靠、数据完整等优势,可为异形建筑竣工测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7.
通过理论推导,指出在平行断面法资源/储量估算中,在块段相邻剖面不具有相等对应边的情况下,梯形体公式只是一个近似估算公式,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而截面圆锥体公式则是一个精确的通用公式,其使用不受相对面积差大小的限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放弃使用梯形体公式,而统一使用截面圆锥体公式。  相似文献   
78.
79.
在分析地面LiDAR技术特点基础上,以广州市会展中心某异形建筑为工程实例,提出一种基于地面LiDAR技术的城市异形建筑竣工测量方法。首先对工程概况及其作业流程进行阐述,继而分别对地面三维竣工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工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LiDAR技术在结构复杂的异形建筑物测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通过3个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异形柱边节点和1个普通混凝土异形柱边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研究了聚丙烯纤维增强对混凝土异形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丙烯纤维增强可以提高节点的开裂荷载和变形能力,减小核心区内裂缝的数量和宽度,延缓构件的刚度退化,减轻节点的累积损伤程度,有效改善节点的破坏形态,有利于节点抗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