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88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通过为期一年的疏浚模拟试验,在试验室培养疏浚与对照柱样研究了底泥疏浚对沉积物微生物活性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研究区模拟疏浚表层30cm对沉积物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影响较大。疏浚沉积物微生物活性显著低于未疏浚沉积物的微生物活性,疏浚对沉积物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大且在一年的试验周期内难以恢复。底泥疏浚对沉积物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影响,疏浚后初期新生表层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未疏浚沉积物,底泥疏浚改变了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并会导致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降低。底泥疏浚对微生物活性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产生影响,从而对沉积物中生源要素的循环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2.
太湖沿岸区浅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太湖底泥重金属污染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为了解太湖沿岸区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基于2018年太湖全湖污染底泥勘察项目中重金属监测数据,对梅梁湖、竺山湖、西部沿岸区、南部沿岸区、东太湖、贡湖6个太湖沿岸湖区浅层(0~30 cm深度区间)底泥中Hg、Cd、As、Pb、Cu、Zn、Cr、Ni 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运...  相似文献   
73.
以巢湖重污染入湖河流双桥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底泥疏浚对水质以及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和有机质的短期影响及长期效应.结果表明,双桥河水质的季节变化显著,受上游城市污水及周边面源污染的影响,疏浚对水质改善作用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及有机质含量在疏浚结束后1个月有所降低,但是2年后分别回复到疏浚前的189.77%、111.62%和152.87%.疏浚结束2年后,沉积物中磷主要以钙磷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铝磷和铁磷的含量较少,弱结合态磷的含量最低;但是表层沉积物中的弱结合态磷、铝磷和铁磷结合态磷含量较疏浚前分别升高了728.32%、13.52%和37.73%,并呈现出表层富集现象,存在较高的污染物释放风险.这可能是由沉积环境改变、外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引起的.因此,为了维持疏浚的长期效果,应该对外源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4.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港航工程建设及维护产生的疏浚泥产量急剧增加,规模化、产业化实现疏浚泥资源化处理综合利用刻不容缓。文章以海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为宗旨,结合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近20年来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基础与工程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海洋疏浚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面临的“瓶颈”,从建立永久性基地困难、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成本造价竞争力不强、设计施工过程较保守、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交流合作网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行业管理机制等角度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5.
当前湿地清淤受到水利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清淤底泥产生量逐年上升,清淤底泥的有效处置与消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不同国家地区底泥的利用方式,提出了3种资源化处置用途:工程用途、环境改善用途与产品用途,并总结了其在湿地岸带修复、土地改良与开发、填埋场覆盖、湿地生境营造、矿山修复、混凝土产品、人工表土产品、陶瓷砖块产品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利用,指出了当前湿地清淤工程的问题与弊端,展望了底泥资源化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6.
王东星  唐弈锴  伍林峰 《岩土力学》2020,41(12):3929-3938
为实现疏浚淤泥高效快速脱水减容,选取化学絮凝和真空预压相结合的脱水技术,利用自制真空预压抽滤装置对5种类型絮凝剂调理淤泥进行系列室内脱水试验,通过上清液高度、泥水分界面高度、沉降速率、底泥含水率等指标,综合评价疏浚淤泥沉降过程与深度脱水效果。结果表明:5种絮凝剂对应最优添加量分别为Ca(OH)2(1 500 mg/L)、PAFSI(200 mg/L)、PAC(200 mg/L)、HCA(50 mg/L)、APAM(500 mg/L);与原始淤泥自然沉降过程相比(底泥高度17.14 cm、含水率96.8%),真空预压可实现絮凝调理淤泥脱水减容、底泥平均含水率降至53.5%,使底泥体积进一步压缩20.48%~36.99%;真空预压作用下,絮凝调理淤泥在50 min内达到沉降速率峰值,前120 min内淤泥絮凝效果明显、泥水分离程度占据主导;与原始淤泥真空预压对比,絮凝?真空预压大幅提升淤泥沉降速率、有效缩短峰值对应沉降时间,最优絮凝剂(APAM)底泥沉降速率峰值、淤泥总高度沉降速率峰值对应时间点缩短87.5%和83.33%,峰值速率分别增加3.56倍、5.18倍;添加适量絮凝剂能有效改善淤泥脱水性能,增大泥粒尺寸、防堵促排,加速疏浚淤泥沉降与泥水分离效率。化学絮凝?真空抽滤技术有利于实现疏浚淤泥减量化,显著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堆积占地,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7.
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沐官岛海湾水库库区典型底质(砂质粉砂)的原状/扰动土样和地表水(海水和淡水),采用土柱和水槽试验测定了3.5m/s风速或上覆水盐分浓度、pH和温度作用下底泥盐分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定量计算出底泥盐分的释放通量。试验结果发现,底泥的盐分释放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1)风的作用能促进底泥盐分释放。在风的作用下,上覆水中盐分浓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规律性:表层水体(水土界面之上4cm水位至水体表面)盐分浓度均匀分布,底层水体(水土界面至4cm水位水体)盐分浓度非均匀分布,且在3cm水位处盐分浓度最小。(2)上覆水中盐分的浓度抑制底泥盐分的释放。(3)pH值≤7时,底泥盐分释放几乎不受影响;pH值7时,底泥盐分释放略有增加;(4)一定温度作用下盐分浓度在水体中非线性分布,在水-土界面至7.5cm水位处为高盐分浓度区,7.5cm水位至水体水面盐分浓度含量较低。温度的升高促进底泥盐分释放。  相似文献   
78.
疏浚土倾倒后悬浮泥沙扩散输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疏浚土的处置是航道疏浚整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疏浚土在倾倒区倾倒之后,大部分疏浚土会沉积在抛泥区附近,其余泥沙将在抛泥点的局部区域形成高浓度悬沙,在重力、波浪、潮流、风生流等因素作用下扩散输移.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悬沙浓度增量输移扩散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离散求解,研究了虾峙门口外航道整治工程中疏浚土倾倒后悬浮泥沙在水体中的扩散输移,以此分析抛泥后不同悬沙浓度增量的悬浮泥沙的扩散范围.虾峙门口外外海处设置了1#、2#、3#倾倒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各悬沙浓度增量的悬浮泥沙扩散最大面积的最小值及包络线面积的最小值均发生在3#倾倒区抛泥的工况,原因在于3#倾倒区位于外海,水深明显大于1#、2#倾倒区,其倾倒区容积最大.可见,在水动力条件相当的情况下,水深条件形成的各倾倒区容积对悬浮泥沙的扩散和输移是有影响的.倾倒区容积越大,对悬浮泥沙扩散和输移越有利.从经济因素来看,疏浚船的运输距离所发生的运费是不可忽略的,疏浚航道至1#、2#倾倒区的距离要短于至3#倾倒区的距离,把疏浚土运至1#和2#倾倒区的运行费用明显低于运至3#倾倒区的运行费.研究结果建议,选择1#和2#倾倒区为疏浚土倾倒区,并根据潮流方向灵活安排施工作业,可将1#倾倒区作为落潮时疏浚土的倾倒区,2#倾倒区作为涨潮时疏浚土的倾倒区.  相似文献   
79.
石岛新港港池回淤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时期的水深对比对石岛新港港池的回淤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研究区港池回淤2a的变化,进行了港池开挖区海底地形变化分析,定量评价了淤积幅度,分析了影响淤积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淤积变化规律,提出开挖负地形、岸线码头建设、较强台风浪是导致淤积加快的主要原因,为港池维护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黄河三角洲外来入侵物种米草对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三角洲2个米草分布区及2个非米草分布区底泥中微生物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大米草(S. anglica)分布区底泥中细菌、放线菌、真菌、反硝化细菌、硫酸盐还原细菌总数显著多于非米草分布区,米草的分布促进了底泥中微生物量的增加;互花米草(S. alterniflora)分布区的细菌、真菌总数多于大米草分布区,而其它微生物量则少于大米草分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