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7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127篇
测绘学   360篇
大气科学   211篇
地球物理   1335篇
地质学   2096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73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辽宁凤城白云金矿地区辽河群岩石的变质相,运用金属物理学和流变学的理论,以数学方法分析了早前寒武纪角闪岩相为主条件下岩石的流变行为。有关计算结果表明,变形的比温度值(T/Tm)较高,普遍达0.7以上,差异应力值较低,为(7—20)×10~6Pa,应变率小,一般小于10~(-13)/s,这是一种稳态流变过程。数学推导表明,这种流变体服从于牛顿定律,并由此计算了本区变形岩石的等效粘滞度。  相似文献   
72.
基于强度参数演化行为的岩石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岩石材料峰后强度参数的演化行为,结合强度准则,提出了建立峰后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摩尔-库仑强度准则,以最大主应变 作为应变软化参数,假设黏聚力 ,内摩擦角 为主应变 的分段线性函数条件下,给出了岩石材料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式的求法。在数值算例中,利用提出的方法,给出了大理岩在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算例显示,利用这一方法求得的峰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变化趋势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在研究峰后应力-应变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3.
车辆轨迹数据是当前城市导航路网地图动态更新的一种重要数据源,从杂乱无序的轨迹点或轨迹线中提取并拟合道路几何形态,进而生成结构化的道路矢量地图是基于轨迹数据进行道路网地图构建与更新的关键步骤。现有的道路中心线提取方法主要采用单一的线形拟合算法进行轨迹数据拟合,然而真实道路的几何形态复杂多样和车辆轨迹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单一的道路线形拟合算法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数据场景下适用,无法针对不同的数据场景自适应的拟合出理想的道路中心线。此外,相比于专业测量方式采集的高频轨迹数据,出租车等采集的低频轨迹数据存在轨迹点稀疏、噪声多、定位误差大等问题,这使得从低频轨迹数据中提取理想的道路中心线仍具有挑战,尤其是针对复杂的交叉口区域。为此,本文基于分治策略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适应不同轨迹数据场景的道路线形组合优化提取方法。该方法在轨迹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根据轨迹数据的分布特点对数据进行场景分类;进而,针对不同的数据场景匹配最优的线形拟合算法,通过组合优化策略生成理想的道路中心线。本文方法融合不同拟合算法的互补优势,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分布稀疏、道路结构复杂(如自相交立交桥)等不同数据场景下的道路线形拟合问题。采...  相似文献   
74.
利用场区各种类型水平形变网数据,求得红河断裂中、北段的区域应力场基本特征是:(1)北区为张性左旋型,(2)中区为压性右旋型,(3)南区为张性右旋型。场区区域应力场基本以张性为主,中区的压性右旋型恰好反映转换区应力场的局部特征。北区主应变积累和速率比南区大,最大处在剑川,而高敏感区在后山定两岭。基于水平形变和应变分析,获得了场区现今主要活动构造参数。利用地震前兆形变信息和震后效应进行了地震震例分析。并对3~5年内的潜在震源区进行了预估。  相似文献   
75.
岩石的应变组构型式与岩石成分、变形环境和应变过程有着密切关系。北瓦沟地区低角闪岩相条作下的长英质岩石,表现脆性、韧性和韧脆性过渡,因而在剪切作用过程中形成了相应的应变组构型式,即脆性应变组构、韧性应变组构和脆-韧性应变组构。而且随着应变过程的发展,应变组构也表现出一定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76.
通过野外对三座庙序列侵入岩的岩体平面与剖面形态、岩体的内部构造、岩石与围岩的构造型式、接触带的度形特征等宏观地质特征的研究,推测岩体侵入位机制为强力挤入方式定位,即气球膨张式。笔者运用岩石的有限应变测量原理和方法,结合岩组分析及流变学、现代变形理论,对三座庙序列的侵入岩岩石做了有限应变测量和岩组分析工作,所得定量资料为确定岩体的浸位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三种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即:算术平均法、长短轴法、Rf/φ曲线法的富林指数k值均在0相似文献   
77.
利用跨断层形变资料研究云南地区主要断裂带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2009年云南地区跨断层短基线观测资料,采用应变分析方法得到云南地区断裂带的应变特征,并探讨了云南地区断裂带应变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本次工作求解了断裂在各测点处的走滑速率。结果显示,楚雄-通海断裂带的应变量值高于剑川-丽江断裂带,云南地区主要断裂带对于本区域内的大地震的应变响应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8.
个体社会经济水平评估对于商业决策、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现有方法多依赖定位数据和呼叫详单记录构建出行位置和手机业务特征集合,未充分考虑个体出行的语义上下文,难以从动机与需求层面理解出行行为,导致建模过程可解释性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轨迹活动语义挖掘的个体社会经济水平评估方法,通过显式提取居住、购物、餐饮、娱乐、消费喜爱度与探索欲6类消费模式,从消费能力与意愿角度刻画个体社会经济水平,提高评估方法的可解释性。(1)通过网格化的语义地图为停留点赋予出行语义上下文,并划分居住、购物、餐饮、娱乐4类活动的停留点集合;(2)计算4类活动的时间熵、旋转半径和活动区域经济水平等时空语义特征,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筛选特征计算各类消费模式价值;(3)使用极端随机森林决策个体社会经济水平。本文基于深圳市635名个体2019年4—11月的私家车轨迹数据开展实验,通过核心商圈、劳动密集型工厂、高档住宅与城中村等典型场景筛选高低社会经济水平人群,验证了方法有效性;此外,对高低社会经济水平群体的出行时空分布和工作强度开展可视化分析,探讨了群体间的出行模式差异。本文方法可为人地交互视角下的人口...  相似文献   
79.
人类移动行为与交通、传染病、安全应急等现实应用息息相关。尽管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使得采集大规模个体移动定位数据成为易事,但涉及个人隐私又存在冗余、缺失和噪声的原始轨迹数据在实际中的可得性和易用性仍有很大局限。通过建模方式生成个体轨迹数据和群体移动数据,使其在统计层面接近并在应用层面可替代真实数据,是值得尝试的解决思路。本文面向个体轨迹数据生成和群体移动数据生成两大研究主题,将生成方法分为基于机理模型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和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未来人类移动数据生成方法研究需要多学科深度交叉共同探索人类移动行为底层机制、关注机理模型与机器学习耦合建模、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语言模型前沿技术、平衡生成数据可用性与隐私保护效果、强调空间泛化与迁移学习能力、控制模型训练与使用成本等。本文认为,人类移动过程是典型的人地交互过程,地理信息科学应在吸纳计算机科学、统计物理学、复杂性科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学科特色,将空间依赖、距离衰减、空间异质性、尺度等地理空间效应显式纳入建模过程,提升模型性能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80.
准确预测城市内部OD流对于优化城市交通运行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单一尺度利用地理位置之间大量的历史流量来预测未来的流量,尚未有研究充分探究不同空间尺度下OD流预测可能存在的重要特征或建模精度差异等问题。本研究以北京市出租车轨迹为例,采用深度重力模型(Deep Gravity)对不同空间尺度下的轨迹OD流进行预测。同时,引入SHAP值(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揭示不同尺度下影响OD流预测建模的重要特征。结果表明:(1)相比于重力模型和辐射模型,街道尺度下深度重力模型的OD流预测精度最高(CPC值高达0.83),且成功捕捉到了北京市早晚高峰时段的OD流网络整体结构,呈现出“环形散射状”特征;(2)在本研究所选各空间尺度下,对OD流预测精度影响最大的4个特征均为O、D点之间的出行距离,O、D点周围公司企业数量、餐饮服务数量以及购物服务数量;(3)同一特征对OD流预测模型的局部影响不同于全局,如科教文化和体育休闲类POI在全局尺度下对模型影响较小,但在局部尺度下却表现出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