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60篇
  免费   2620篇
  国内免费   2689篇
测绘学   339篇
大气科学   2572篇
地球物理   5305篇
地质学   5029篇
海洋学   133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749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440篇
  2020年   347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558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557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580篇
  2008年   501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513篇
  2005年   500篇
  2004年   460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62篇
  2001年   488篇
  2000年   444篇
  1999年   459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530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409篇
  1991年   319篇
  1990年   297篇
  1989年   275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6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10多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和风暴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显著变暖,导致世界性海平面持续波动上升。根据我国沿海验潮站潮位资料统计分析表明,近10多年(1989~2000)来我国沿海海平面也早持续上升趋势,而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同时,近期发生在我国沿海的风暴潮强度较前期(1975~1986)明显加大。  相似文献   
102.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基于能量平衡方程的第三代近岸海浪数值模式SWAN(Simulation Waves Nearshore)及其包含的物理过程(风生浪、底摩擦、白浪耗散、深度诱导波破碎、非线性波-波相作用等),并利用该模式对影响杭州湾-长江口沿岸海域的一次台风浪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式所需风场由藤田台风风场模型嵌入对应台风特征等压线,并对相应时段的NCAR/NCEPT资料、单站资料进行同化后提供;利用自嵌套的方式提供波谱边界条件;模式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海浪观测资料相符较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底摩擦、深度诱导波破碎、三波相互作用等物理过程联合对近岸台风浪的影响,初步认识了它们在近岸台风浪生成、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蔡爱智 《台湾海峡》2002,21(4):496-500,T005,T006
由纯火山岩组成的林进屿位于台湾海峡西部近岸海中,熔岩喷发年代为上新世。这个典型的火山岛自早全新世海进到达这里以后的6-7ka以来,长期处于大风浪冲击的环境而导致海岸纸后退,并在海蚀崖滩上塑造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火山地貌,裸露出一系列小型的古火山喷口群和火山颈。研究林进屿火山岛的地貌成因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尤其将引起国内外地学界特别是海峡两岸学术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4.
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探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深部地震和重力资料反演揭示了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在总体上由北部的华南沿海(厚约30km)向南部的洋盆(5──8km)逐渐减薄。南海的近SN向拉张不仅造成南北方向地壳结构的巨大变化,也造成东西向的明显变化。在南海北部陆缘的西部,局部拉张产生了一系列裂谷构造。西沙海槽作为一条狭窄的陆内裂谷向西延伸,海槽南北两侧地壳厚度超过25km,海槽中部地壳减薄至不足10km。西端的莺歌海盆地地壳厚仅5km,缺少明显的壳内反射-折射。在珠江口盆地中部,地壳厚度在下陆坡明显减薄,地壳下部存在较薄的(3──4km)高速层(地震波速7.2──7.5km·s-1);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壳底部存在约 10km厚、300km宽的高速层。在台湾地区,由于弧陆碰撞,曾经减薄的陆壳在碰撞带增厚,莫霍面深度超过30km。南海北部陆缘在裂谷拉张和海底扩张期间岩浆活动平静,表明南海北部陆缘为非火山型陆缘。  相似文献   
105.
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和海上生产活动的增多,海浪的短期预报及长期预测越来越波人们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1994年灾害性海浪的特征,以供沿海地区及从事海洋开发、渔业、运输事业的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张林  薛振和 《海洋预报》1996,13(1):34-40
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别计算了南极4个区海冰和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数的变化周期,并对前3年的南极海冰强弱和当年的台风发生频率数进行了逐月时间序列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利用卫星高度计数据和分析数据,并结合同时期现场深水潜标的流速观测数据,研究了超强台风泰利过境前后台湾东北附近海域流场、位势密度场、位势涡度场以及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强度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泰利台风通过改变台湾东北陆坡附近海域的流场、位势密度场,显著地削弱(增强)了西段(东段)陆坡附近的位势涡度梯度,从而使得西段(东段)陆坡黑潮入侵东海陆架的强度显著增强(减弱)。此外,本文还区分了台湾东北西部陆坡附近表层的跨陆坡“上凸型”位势涡度分布与次表层的跨陆坡“下凹型”位势涡度分布,并认为次表层的跨陆坡“下凹型”位势涡度分布也应作为台湾东北西部陆坡附近“位势涡度障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大气中的台风过程对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产生显著影响的关键过程及机制,相关结论可为台湾东北黑潮入侵东海陆架变化规律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南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构造动力学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南海南部自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认为南海南部总体上处于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中,其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众多沉积盆地及其主要构造主要形成于2-3阶段(渐新世-中新世)。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用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台风(热带气旋)各种不同路径中,低层环境高度场和风场上的差异,提出了可用于业务科指征,经独立样本预报试验表明这些简明指征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对这些简明指征可用行业务预报的理论依据和局限性也作了粗略讨论。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