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4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1019篇
测绘学   132篇
大气科学   1500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016篇
海洋学   499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290篇
自然地理   573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近8年卫星观测的全球闪电资料, 对中国东南部和中南半岛各季节闪电密度距平场进行EOF分析发现, 在这一El Ni駉事件期间, 与NINO3区海表温度正距平升高的同时, 1997年春季该地区的闪电活动就出现了显著的正异常, 并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结束, 各季度的正异常区闪电密度距平百分率依次是89%, 30%, 45%, 498%和55%, 其中冬季变化幅度最大; 正异常区在冬、春季位于中国南部及其沿海地区, 而在夏、秋季位于中南半岛南部及泰国湾. 与正常年份相比, 各季闪电密度正距平中心位置显著偏西, 特别是冬、春季同时偏北. 另外, 中国南部地区的闪电密度和对流性降水量及高CAPE日数三项距平百分比的年际变化分析表明, 正异常区和黑潮主干区这三项的距平百分比之间两两相关; 在三项中, 闪电密度的相对变化率最大, 闪电活动对El Ni駉事件的响应最灵敏. 但是, 黑潮主干海域、青藏高原和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区的闪电活动对El Ni駉事件的响应情况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2.
西藏降水量、气温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40a逐日降水与气温资料,分析了西藏地区降水量、气温的年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讨论了气温与降水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西藏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气温是影响西藏地区降水量的重要因子之一。绝大多数月份的月平均降水量与前期气温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可作为月平均降水量预报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3.
热带西太平洋热状况年代际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谐波分析和EOF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暖池区域表层热状况(海表温度距平SST'表征)和浅层热状况(热含量距平HS'和次表层海温距平ST'表征)在1月和7月的年代际、年际尺度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⑴不同季节的年代际、年际尺度SST'和HS'都存在两个显著模态,HS'1月的年代际、年际尺度结构最简单,而SST'7月的年代际和1月年际结构最复杂;⑵ 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初发生的年代际跃变HS'晚于SST', 且SST'(HS')呈增温(减少)趋势;⑶ HS'的年际异常与ENSO关系密切,而SST'与ENSO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山东省夏季高温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比分析山东省夏季1961~1990年和1971~2000年前后30年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的分布和变化,得知山东省夏季高温的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东部地区高温有所增多,西部地区明显减少。利用统计方法分析山东省各地高温多年变化特征,发现夏季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且东西部变化不尽相同;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省夏季极端最高气温发生了一次转折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5.
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最新发展的全球大气环流谱模式(R42L9)与一全球海洋环流模式(T63L30)耦合形成的全球海洋-大气-陆面气候系统模式(GOALS/LASG)新版本已积分30 a的模拟结果,通过与多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讨论了赤道太平洋海表温度(SST)的年际变化及其纬向传播、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与其他洋面SST变化之间的遥相关关系、赤道太平洋浅表层海温的年际变化特征等研究内容.结果表明,COALS模式模拟出了赤道太平洋SST异常出现不规则的年际变化特点;赤道东太平洋SST异常的向西传播过程;赤道太平洋混合层海温变化由西向东、由深层向浅层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模拟出了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与赤道西太平洋以及与西南太平洋海温之间的反相关关系,与南印度洋和副热带大西洋SST之间的正遥相关关系等实际观测现象.但COALS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对赤道东、中太平洋SST异常的年际变化幅度明显偏小,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的SST变化比赤道中太平洋强的特点;赤道太平洋SST从东向西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观测慢得多,但混合层海温极值变化由西向东的传播速度明显比实际情况快得多;没能模拟出赤道东太平洋SST变化同西北太平洋SST的负相关和北印度洋海温变化的正相关现象,因此也影响了对南亚、东南亚降水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06.
征地是事关农民利益的大事,征地制度则是涉及国家、集体、个人等不同权利主体的复杂制度关系。近年来,由于原有征地制度已经与现实不相适应,在补偿标准、安置方式等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方面明显滞后,操作程序也相对缺乏透明度,从而导致上访量剧增。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群众上访案件中涉及土地问题占近40%,其中约60%涉及征地。征地制度改革也因此逐步展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107.
根据1958—1997年越南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运用小波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越南北部降水特征及其与海温的联系。结果表明,越南北部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越南北部夏秋季降水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且与热带太平洋海温关系密切。在越南北部夏季多雨年,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异常偏高,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偏低;而少雨年,则情况相反。  相似文献   
108.
侏罗纪地壳转动与中国东部岩石圈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9.
南半球对流层气候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太阳活动的联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南半球对流层温度场谱分析和逐次滤波分析发现,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温度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呈现明显的持续升温趋势,升温幅度由低层到高层逐步增加,其中地面层1 000 hPa年升温率为0.013℃/a,对流层中部500 hPa年升温率为0.019℃/ a,对流层上部300 hPa年升温率为0.036℃/ a;滤除南半球大气温度场的趋势变化,发现南半球大气温度场从地面层直至对流层顶广泛盛行着十分显著的与太阳磁场磁性22年周期变化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趋势略有超前,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磁场周期性变化的响应。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南半球从地面层1 000 hPa到对流层顶,再到平流层中部10 hPa各层次大气温度变化22年周期分量振荡位相基本一致,周期振幅由低层到高层迅速增大,说明太阳磁场变化对对流层高层比低层影响大,对平流层影响更大。其中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的22年变化周期是在滤除趋势变化和11年周期之后才显现出来的,所以太阳磁场磁性周期变化对地面层气候的影响较小并且经常处于被掩盖状态;南半球地面层1 0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之后显示出十分显著的与太阳活动11年周期相一致的变化周期,分析认为,这是南半球对流层大气气候系统对太阳活动11周期性变化的响应。对流层上层300 hPa温度场滤除趋势变化和22年周期之后也显示出11年变化周期,而对流层中部500 hPa则无此周期反应,说明太阳活动11年周期对地面层1 000 hPa大气气候影响最明显,对流层中上层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10.
王学求  张德会 《地质通报》2005,24(10):F0008
地球化学在矿产勘查中和地质上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但“应用地球化学”这一概念的诞生却晚了30年,可从20世纪60年代英国帝国学院建立的“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组”(Applied Geochemistry Research Group)起算。这一研究组的建立,当时的目的是在英国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和农业研究委员会的资助下,将地球化学调查应用于农业和健康。他们做的第一项研究工作就是集中多学科科学家,包括地球化学家、化学家、土壤学家、水文学家、兽医学家和医学家开始对西南英格兰癌症影响因素进行地球化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