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1篇
  免费   1122篇
  国内免费   991篇
测绘学   1357篇
大气科学   1071篇
地球物理   996篇
地质学   2627篇
海洋学   631篇
天文学   49篇
综合类   793篇
自然地理   2820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51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615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74篇
  2011年   528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73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98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4篇
  194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据全国各县近10年的化肥施用量和粮食产量数据,并从不同年份单位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肥料施用量的变化,求出相应不施肥产量和通过施肥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并以上述结果为基础计算出该地区化肥利用率,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化肥施用的地区差异明显,施用量较集中范围是180-270kg/hm^2和90-180kg/hm^2,部分地区的化肥施用已经过量;单位化肥的粮食产出率主要集中在10-30kg/kg,化肥利用率大多集中在15%-35%,且与化肥施用量有关,按地区统计,高施肥量区化肥施用明显过量,平均达339kg/hm^2,是全国平均用量(262kg/hm^2)的1.29倍,中施肥量区单位面积化肥平均施用量为252kg/hm^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施肥量区则仅为178kg/hm^2,是全国平均的67.8%,我国单位化肥的生产效率及化肥利用率均以低施肥量区最高,分别为17.5kg/kg和39.8%,中施肥量区为13.7和36。  相似文献   
142.
近2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及其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在对近 2 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 ,文中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和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对外开放这一区域发展政策对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进行了定量研究 ,首次从量的方面探讨了对外开放政策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差异。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模拟计算 ,2 0世纪 80年代初至 1 999年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达到 2 1 39%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由9 1 %提高到 1 0 2 4 % ,提高了 1 1 4个百分点。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 ,由于对外开放较晚 ,对外开放政策的力度远不如东部沿海地区的大 ,从 90年代初期开始的沿江、沿边对外开放政策对我国中西部地区GDP的直接作用率为 4 2 4 % ,仅为前者的 2 0 %左右 ,使其相应的GDP年增长速度也仅由 8 96 %提高到 9 2 7% ,仅提高 0 31个百分点 ,两者的差距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43.
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新时期的区域经济地理学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在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和实践领域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文章根据学习和实践区域经济地理学的体会,初步提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思维方法和技术方法等方面发展见解,并指出区域创新系统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等学科应注意拓展的重要实践领域,最后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地理学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4.
江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策划和区域协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旅游地形象策划”(TDI)是当今旅游学和旅游业界关心的一个现实课题,文章对浙江省江郎山这样一处地处偏僻但景观壮美的风景区实例,设计其旅游形象总体构思,行为准则和视觉形象,并对“浙中丹霞走廊”旅游区域协作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5.
区域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兴起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的浪潮,但如何把区域形象信息系统地传递出去,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大大落后于实践。文章就区域形象信息传递的有效工具-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的原则,设计的基本流程等在理论与实践上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并就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方案的经济学论证作了一些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46.
文章阐述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根据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加入WTO后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环境营造,运行机制,筹资方式,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7.
旅游自组织系统:区域旅游规划的根本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志红 《热带地理》2002,22(3):249-252
随着旅游活动不断走向大众化,旅游现象各要素之间已形成相互联系,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即旅游系统,旅游规划的对象也由旅游业发展到旅游系统。文中认为旅游系统规划的最终目标就是促使旅游系统6向旅游自组织系统进化,为促进旅游自组织系统的形成,编制科学的规划方案是基础,加强规划的实施监控是关键,成立实施监管小组是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48.
郑锋 《热带地理》2002,22(4):304-308,314
经济空间集中化起因于产业经济活动在一定空间内聚集并形成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它以区域城市为增长中心,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空间集中化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有关的经济增长阶段:初级阶段——均衡低速增长;中级阶段——集中快速增长;高级阶段——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49.
福建各县(市)经济发展梯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善金 《福建地理》2003,18(1):20-24
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来研究福建59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梯度及差异。通过计算各县(市0的经济发展梯度值,总结出福建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地域分异规律,并用系统聚类方法把福建各县(市)划分为5个经济发展梯度区,为制定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