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37篇
  免费   2372篇
  国内免费   2691篇
测绘学   442篇
大气科学   1427篇
地球物理   2032篇
地质学   9520篇
海洋学   426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223篇
自然地理   2082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538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421篇
  2019年   590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405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663篇
  2012年   789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769篇
  2009年   785篇
  2008年   866篇
  2007年   610篇
  2006年   647篇
  2005年   584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611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58篇
  1999年   354篇
  1998年   348篇
  1997年   281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56篇
  1993年   193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江西九江——瑞昌地区重力滑动构造及隐伏矿床寻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卫根 《江西地质》1994,8(3):211-218
江西九江—瑞昌地区重力滑动构造十分发育,而且重力滑动构造与区内著名的武山、城门山铜矿及洋鸡山金矿等矿床(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区内极为重要的控矿构造。本文以典型的地质资料说明了九瑞地区存在滑动构造,并论述了滑动构造形成的原因及与已知矿床的关系,指出了区内下一轮找矿工作的重点是寻找隐伏矿床及新类型矿床,明确了隐伏矿床勘察的重点层位及地段。  相似文献   
992.
若尔盖县北部地区近年来金矿工作的进展较快。为了配合普查勘探和科研工作,我们对该区的金矿进行了初步预测。鉴于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不高,且资料积累不多,因此预测方法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就本次工作的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993.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发达地区版《世界地理》(下称新教材),同人教版《世界地理》(下称旧教版)相比有很大改进。其中,图象数量之丰富,功能之完整,是很突出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994.
995.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区的风力地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栓科 《南极研究》1994,6(4):23-31
  相似文献   
996.
997.
下扬子地区地震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8.
999.
斯匹次卑尔根岛是斯瓦尔巴特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具有较全的地质时代记录、反映多次构造运动的构造现象。本文从构造组合的观点,对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构造划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北西向三组方向,它们反映了本区自元古代以来至少经历了三次不同方向的构造应力场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所处理的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是一条途经陕、甘、宁、青四省,由7个炮点和12个记录分支组成的、全长约970km的地壳折射资料。 本文通过走时反演、射线追踪和合成地震图等分析解释手段,给出各分支的结构参数和全测线的横向变化。整个地壳大体分四层,其参数为 H1=3.32±1.01 km,V1=4.35±0.79 km; H2=11.79±2.77 km,V2=6.06±0.24 km; H3=11.58±4.32 km,V3=6.35±0.26 km; H4=17.64±7.25 km,V4=6.52±0.57 km. 地壳总厚度为45.60±11.01km.莫氏面自西向东逐渐变浅,在西段较为平缓,在中段和东段起伏较大,似乎显示出一个上端略宽、下端略窄的“U”形构造.这种构造有助于说明该区的大地构造特点和地震孕育的深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