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0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云南活动性断裂带的结构变异与孕震体构造的空间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晋南  王华林 《地震研究》1998,21(3):268-276
中国的强震主要发生在一些板内大型走滑断裂带上,地震的破裂基本上是以走滑型破裂为特征。在这些活动性的走滑断裂带上形成的孕震体构造与该走滑断裂结构在空间的变化有关,并且表现出几种主要的变异形式。结合西南地区地震构造的实例,本文剖析了这几种结构变异形式,阐明了孕震体构造存在的空间机制。本文从地震与构造丛集相关及其所具有的分维特征入手,展开了对孕震区断裂结构变异特征的识别和孕震体空间机制的探讨,表述了一条活动性大断裂必须由若干次级断裂和无数中小断裂的空间组合,才能形成孕震体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2.
康英  王正尚 《华南地震》1998,18(4):64-68
分析了1997年11 ̄12月在广东台山市三合镇附近发生的最大震级为4.1级小震群的活动特征、地质构造背景和震源机制解,并将其与1970年7 ̄12月发生的最大震级为4.0级的台山震群进行了对比,计算了两次小震群的序列特征参数,结果表明,1997年震群具有前兆震群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53.
刘素英  姚殿义 《内陆地震》1992,6(4):351-358
本文收集了1986年11月10日北京顺义M_s4.2级地震(主震)前后河北区域台网记录到的小震波谱最大振幅资料,利用P、S最大振幅比及P波初动资料,根据Delta矩阵的分离形式,对波场基本传播项进行重新组合,计算出记录资料较好的小震机制解参数。结果表明,顺义地震震中区及其附近小震主压应力(P)轴分布比较集中,并且在“主震”前小震机制解一致性较好,主震之后较前者有一定的紊乱,这可能是识别主震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54.
利用双差重定位方法对北京地区(39.2°N~41.2°N,115.2°E~117.6°E)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期间共6463个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得到4776个高质量地震事件的空间位置分布。定位结果均方根走时残差显著降低,震源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明显提高,地震活动的成丛性与活动断层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根据重定位结果探讨了小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及深浅构造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夏垫断裂小震活动强烈,重定位后震中分布明显向断裂靠拢,呈现沿断裂走向延伸的NE向线状分布。结合人工剖面探测结果推测,该区域深度剖面上小震集中带10km深度附近较宽的丛集区主要是浅部铲形断裂活动所致,14~22km深度附近相对较窄近直立的小震丛集为深部断裂活动产生。怀—涿次级盆地北缘断裂现今小震活动活跃,该区域小震深度剖面揭示该断裂为倾向南东、上陡下缓的铲形断层。结合人工剖面探测结果,分析认为该区域深浅断裂共存和非均匀的地壳结构为中强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平原区内部小震分布与第四纪断陷盆地和地层厚度分布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研究区域内部昌平—海淀小震集中区、顺义小震集中区、夏垫小震丛集区和廊坊小震丛集区分别位于马池口—沙河断陷盆地、顺义断陷盆地、大厂断陷盆地和固安—廊坊—永清断陷盆地。根据小震空间密集成带分布特征来推测未知断裂,推测怀柔南部山区小震集中区下方存在隐伏断层,宝坻至夏垫断裂段之间NW向的小震集中分布区下方存在一条走向NW或者NWW的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155.
根据2000-2010年四川地区数字测震台网以及紫坪铺、瀑布沟水库地震小台网地震记录进行地震精定位,小震震源机制解求取.研究紫坪铺、瀑布沟水库区及周围地区地震活动过程中,发现这两个区域地震活动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6.
中国地震2012年第28卷1-4期总目次  相似文献   
157.
薛艳  周龙泉  马宏生  刘杰 《地震》2010,30(1):10-19
利用首都圈地区小震重新定位结果, 研究了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特征, 结果表明: ① 文安地震前5年, 河北平原带中段ML≥3.0地震活动出现明显的增强(持续43个月)—平静(持续17个月)特点, 蠕变曲线表现为加速—转平; ② 震前4年, 在15~20 km深处存在一个纬向长约70 km、 经向长约90 km的三维空区, 文安地震的起始破裂点位于该三维空区的下部边缘; ③ 2003年4月~2004年10月, 平原带中段ML≥2.0地震震源深度从10 km的浅处逐渐增加到30 km左右的深处, 在此过程中, 中下地壳(20~30 km深度范围内)地震活动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8.
郑建常  冀东普  王鹏  王峰吉  赵金花 《地震》2010,30(3):129-139
应用改进的地震活动加速指数AI算法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MS≥5.0地震进行了回顾性统计检验。结果表明, AI指数能够量化地给出中强地震前小震活动的相对增强或减弱变化程度; 在小震目录较为完整的情况下, 中强地震震中区及其附近地区震前1年的小震活动与之前三年的活动背景相比, 会出现较明显的“加速”或“减速”现象。  相似文献   
159.
通过对山西地震台网近年来记录到的太原地区小震活动的分布情况、地震频度及能量释放强度的分析,得出该盆地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丛集性的结论。统计分析认为该区发震概率最大时间段为每年的1月、2月、6月、11月份。  相似文献   
160.
小震的震源机制解是否能为区域构造形变提供有用的信息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为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利用旧金山湾地区28年来的地震活动资料来对比这个地区小震释放的应变和由地质形变测量、大地形变测量、板块构造形变测量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