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41篇 |
免费 | 1023篇 |
国内免费 | 55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18篇 |
大气科学 | 1414篇 |
地球物理 | 530篇 |
地质学 | 739篇 |
海洋学 | 610篇 |
天文学 | 13篇 |
综合类 | 267篇 |
自然地理 | 5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188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189篇 |
2020年 | 200篇 |
2019年 | 209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88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251篇 |
2013年 | 218篇 |
2012年 | 259篇 |
2011年 | 202篇 |
2010年 | 198篇 |
2009年 | 246篇 |
2008年 | 217篇 |
2007年 | 224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73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22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102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124篇 |
1996年 | 86篇 |
1995年 | 97篇 |
1994年 | 101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87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66年 | 8篇 |
1965年 | 5篇 |
1957年 | 4篇 |
1948年 | 8篇 |
1946年 | 8篇 |
1943年 | 4篇 |
1942年 | 5篇 |
1941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地质介质总的重力压缩的背景上可以划分出两组相遇方向的作用,它们是岩石的附加荷载(例如,依赖沉积层的堆积或者构造压应力的增长)的减荷,后者表现为压应力减小至零,甚至改变符号。在笔者1971年的文章中,研究了天然卸载的一些机制问题(由于正地形遭受的侵蚀切割,构造地块相对于周围地区上升运动的结果。构造压应力位减小时出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方向分布对波浪谱在地形水流影响下折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计算分析了 Pierson-Moskowitz 谱、JONSWAP 谱与 Bretschnei—der-光易谱在不同地形、水流与主波方向影响下的折射在是否计及波谱能量的方向分布的影响,计算表明波能的方向分布对于谱特征波高值及波能传播的平均方向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DEM产生已有20几年,其算法日趋成熟,有着及其广泛的用途。本文重点介绍在水下地形分析中如何建立有效的DEM模型以及如何利用模型充分解决水下地形分析的实际问题,如两期冲淤分析,航道疏浚工程等。这些基于DEM的分析算法已经得到了实践生产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南海及其毗邻海域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重要生成源地,提前和精准预测TC生成,是进行TC路径、强度变化和风雨预报以及减轻TC危害的前提。回顾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于TC生成的环境要素、物理机制、主要天气环流形势的相关研究进展。初步分析了TC初始扰动在有利环流背景条件下,菲律宾群岛地形动力作用对于南海及其毗邻海域TC生成的直接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一些与地形动力作用有关TC生成方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将地形数据经过坡度计算,利用坡度与vS30相关关系,计算宝鸡地区场地近似vS30。为了得到接近实际的波速分布,借助宝鸡地区钻孔资料,研究选定区域内vS30近似值与实测结果的差异,并对差异的空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模型估算的vS30进行修正,进而得到接近实际的vS30分布,并给出基于NEHRP的宝鸡地区场地分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利用地形特征矢量数据改善由栅格DEM生成的数字正射景象的方法,基本的思想是在栅格DEM生成的数字正射影象文件中,复盖上由地形特征矢量及有关数据生成的正射影象,实验表明这一方法能有效改善数字正射影象几何精度。 相似文献
17.
双等腰三角形凸起地形在SH波入射时的地表位移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区、辅助函数"思想,将求解的区域分为三部分,区域Ⅰ为一个带有半圆形弧线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区域Ⅱ也为一个带有半圆形弧线的等腰三角形区域,区域Ⅲ为两个带有半圆形凹陷的弹性半空间,并利用波函数展开法分别在区域Ⅰ、Ⅱ和区域Ⅲ中构造满足等腰三角形在其斜面上应力自由和在弹性半空间中满足水平面上应力自由的驻波函数,以此为基础,通过区域Ⅰ、Ⅱ和区域Ⅲ的"公共边界"位移应力连续条件,建立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的无穷代数方程组,并采用截断有限项的方法对其进行求解。 相似文献
18.
机载激光扫描测量原理及其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发展现状,并结合笔者开展机载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研究与试验所掌握的资料与讨数据,讨论了扫描测量系统中的关键器件及主要技术,分析了在我国发展和应用这项技术的现有条件和广阔剪影,探讨了这项技术的应用潜力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强热带风暴“莲花”(0903)非对称降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雷达回波和NCEP分析资料,本文从水汽条件、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风暴移动状态等方面诊断分析了0903号强热带风暴"莲花"非对称降水结构形成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莲花"南侧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水汽条件,同时水汽通量在水平空间上的非对称分布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降水的非对称分布。环境风垂直切变是导致"莲花"降水结构改变并最终形成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的主要动力因子。随着垂直切变的增强,同时配合风暴南侧充足的水汽条件,一波非对称降水结构逐渐形成,在较强垂直切变长时间的作用下,强降水最终集中于顺切变方向左侧。在较强垂直切变的作用下,逆切变一侧的下沉运动抑制了陆地摩擦和地形抬升所形成的对流的发展。相对于较强的垂直切变而言,"莲花"相对稳定的移速和移向条件难以主导强热带风暴降水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