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57篇 |
免费 | 2074篇 |
国内免费 | 28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9篇 |
大气科学 | 2687篇 |
地球物理 | 2220篇 |
地质学 | 5896篇 |
海洋学 | 2555篇 |
天文学 | 684篇 |
综合类 | 789篇 |
自然地理 | 20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0篇 |
2023年 | 471篇 |
2022年 | 576篇 |
2021年 | 662篇 |
2020年 | 489篇 |
2019年 | 579篇 |
2018年 | 393篇 |
2017年 | 462篇 |
2016年 | 437篇 |
2015年 | 510篇 |
2014年 | 808篇 |
2013年 | 616篇 |
2012年 | 743篇 |
2011年 | 737篇 |
2010年 | 724篇 |
2009年 | 747篇 |
2008年 | 717篇 |
2007年 | 599篇 |
2006年 | 529篇 |
2005年 | 527篇 |
2004年 | 446篇 |
2003年 | 566篇 |
2002年 | 563篇 |
2001年 | 569篇 |
2000年 | 432篇 |
1999年 | 345篇 |
1998年 | 350篇 |
1997年 | 364篇 |
1996年 | 334篇 |
1995年 | 340篇 |
1994年 | 320篇 |
1993年 | 273篇 |
1992年 | 336篇 |
1991年 | 239篇 |
1990年 | 267篇 |
1989年 | 205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4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0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6篇 |
1975年 | 9篇 |
1964年 | 17篇 |
1963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人工增雨云系模式,选取2008年7月4日重庆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降雨天气的水汽分布、云系宏微观分布、云中微物理转化和增雨潜力等特征。结果表明:本次降水大气过程中,重庆地区水汽含量极为丰富,水汽分布与地形分布呈明显的对应关系,低层水汽输送较大,整层水汽通量较高,有明显水汽辐合,云中液态水对地面降水影响很大。西南气流和地形共同作用为重庆地区液态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东北部山区迎风坡处大量水汽累积抬升,易形成丰富的液态水。重庆东北部地区水汽向云水转化较强,过冷液态水含量丰富,冰晶含量少,0℃层附近水汽垂直通量较大,降水效率较低,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相似文献
42.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深部碎屑岩储层次生孔隙垂向分布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埋深大于 30 0 0 m的深部碎屑岩储层普遍发育 2~ 4个次生孔隙带 ,Φ=10 %~ 30 % ,K=0 .1× 10 - 3μm2~ 30× 10 - 3μm2 ,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油气储层。综合有机质热演化过程、成岩作用和构造断裂等分析 ,认为东营凹陷埋深大于 30 0 0m碎屑岩地层中 ,第一、二个次生孔隙带埋深在 30 0 0 m~ 390 0 m之间 ,其形成主要与有机质成熟过程释放有机酸对长石等颗粒的溶解有密切关系 ,在深大断裂附近储层同时受到大气淡水的影响 ,而深陷带包裹于暗色泥岩中的浊积砂岩的次生孔隙发育情况还与泥质岩异常压力带有关 ;第三个次生孔隙带埋深一般为 390 0 m~ 430 0 m,主要成因于粘土矿物转化造成的还原环境 ,同时受到硫酸盐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这三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对储集油气有效。第四个孔隙发育带埋深在 470 0 m以下 ,主要是构造成因的微裂缝 ,较难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43.
快速射电暴于2007年首次在脉冲星巡天的历史数据中被发现,是一种在射电波段观测到的具有色散量的单个强脉冲,其特征为持续时间仅为若干毫秒,峰值流量密度可达到央斯基量级。类似于射电脉冲星的单个脉冲,但其色散显著超过同一视线方向上银河系内星际介质的预期最大值。对截止2018年6月帕克斯望远镜、绿岸望远镜、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UTMOST望远镜和ASKAP望远镜已探测到的52例快速射电暴进行了观测量统计分析,根据模型扣除银河系星际介质导致的色散量后,快速射电暴平均色散量为584.5 pc·cm-3,暗示着快速射电暴来自河外。通过最佳拟合估算红移幂律分布谱dN/dFobs=4.14±1.30×F■sky-1·day-1。根据分析结果预计,FAST望远镜使用19波束接收机后,其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在经过一年时间内能发现大约10个快速射电暴,将有效地扩大样本数量,为快速射电暴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4.
对公开发表的有关北极海域铁锰结核和结壳的分布区域、化学成分,矿物类型以及年代学等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发现,目前已知的浅水铁锰样品主要分布在喀拉海和楚科奇海域内,而深水铁锰样品主要位于楚科奇海台、加拿大海盆、门捷列夫海岭和阿尔法海岭内。深水铁锰样品主要为水生成因,除Mn外,主要有用金属含量均远高于浅水样品,且多种金属与全球重要结核和结壳成矿带内的样品含量相当,展示出一定的资源潜力。深水铁锰样品生长时间长达1500万a,对应着中新世弗拉姆海峡开启,北冰洋开始与北大西洋进行深水交换时期。浅水铁锰样品主要为成岩成因,周边陆源非金属物质的供给量较大,资源潜力低。 相似文献
45.
Waveforms generated by the 50t explosion of project Brightlight(Ⅰ) were recorded by HILR array.Using array techniques,the author performed identification,f-k analysis,velocity spectrum analysis,etc.of the weak signal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after beamforming was obviously enhanced,and the signal could be clearly shown.The energy from this explosion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1 ~ 8Hz range from f-k analysis.The velocity spectrum gave clear positions of event phases,which could not be seen in the original weak signals.The maximum energy distribution obtained by the Beaman method is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value in the azimuth-slowness domain. 相似文献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