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4篇
  免费   1320篇
  国内免费   1827篇
测绘学   1450篇
大气科学   1239篇
地球物理   815篇
地质学   3666篇
海洋学   658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619篇
自然地理   54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88篇
  2020年   286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351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528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288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40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61.
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岩石组合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昆仑地块是西昆仑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北边界分别为康西瓦—苏巴什华力西期缝合带和库地—其曼于特加里东期缝合带。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分布于西昆仑地块东部,主要由一套海相火山岩和浅海陆棚相细碎屑岩组成,并遭受了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通过1:25万《于田一伯力克幅)区调工作,将新疆普鲁一带下古生界地层厘定为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认为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为大陆活动边缘。  相似文献   
762.
根据AutoCAD和ARC/INFO可转换因素,在AutoCAD和ARC/INFO环境下,通过LISP和SML、AML语言对AutoCAD与 ARC/INFO转换部分进行重新组合和构造,制作数据转换的工具,自动将 AutoCAD数据转入ARC/INFO,建立GIS。  相似文献   
763.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全球组网成功,基于BDS的应用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尤其是包括BDS在内的多频多模融合定位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利用MGEX(Multi-GNSS Experiment)多个测站的BDS、GPS、GLONASS、Galileo观测数据,基于RTKLIB开源代码,在Visual Studi...  相似文献   
764.
根据北京市观象台新一代无线电探空垂直高分辨率资料研究北京地区下平流层(17~24 km)惯性重力波活动的季节变化特征. 根据风速以及温度之间的偏振关系来分析重力波的一些重要参数. 结果表明: 1) 波动能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夏季弱(动能3.5 J/kg, 潜能1.8 J/kg), 冬季强(动能10.6 J/kg, 潜能3.6 J/kg), 全年的动能与潜能比的平均值为2.6; 纬向与经向扰动速度之均方根大小基本一致, 表明下平流层重力波能量在水平方向上是各向同性的. 2) 垂直波长主要集中在1.5~3 km之间, 占所有样本的80%以上, 平均值大致为2.3 km; 水平波长主要集中在100~800 km之间, 平均值为445 km左右; 水平波长与垂直波长之比大约200︰1. 3) 在拟合偏振椭圆前, 采用带通滤波保留垂直波长在1.5~3 km之间的波, 估计得到的固有频率主要集中在1f~3.5f之间(f为科氏参数), 平均值为2f, 相当于周期9 h左右. 4) 重力波能量主要向上传播, 上传重力波出现频率在90%以上; 水平传播方向有一定的不均匀性, 但不是很强, 主要方向为西北方向.  相似文献   
765.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和IMS/PS台阵的监测定位能力评估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根据近震震级(ML)和远震震级(Ms)公式,估算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对近震和远震的定位能力,并把IMS/PS台阵(海拉尔台阵与兰州台阵)作为加强台站,与CDSN一并估算了其联合定位能力,此后,对两个定位能力结果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66.
针对寒潮、梅雨锋个例采用全国120个探空站2000—2007年探空资料,根据对流层顶的热力学定义计算对应的天气形势下各站点的对流层顶高度,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寒潮爆发,对流层顶高度下降,850、700、500 hPa 3层平均温度每下降1oC,对流层顶高度下降2.486 m,位相差为-6.85 m,温度改变对对流层顶改变量的方差贡献率达56.36%,冷高压系统造成控制区气流下沉、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梅雨锋形成期间和暴雨前期,对流层内以上升运动为主,对流层顶高度上升;暴雨结束,对流层顶高度较暴雨前上升30~50 m,幅度与天气形势有关。  相似文献   
767.
1979-2008年华北地区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9-2008年华北地区12个测站逐日对流层顶探空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该地区不同类别对流层顶发生及其高度的季节特征进行探讨,并采用线性趋势、小波分析和EOF分解等方法对其高度变化等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该地区对流层顶的季节特征及其高度变化的基本事实和规律.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第一对流层顶冬季出现多,夏季少,近...  相似文献   
768.
针对一次发生在中纬度夏季的深厚对流过程进行的数值模拟研究的结果,引入一个较详细描述深厚对流状态下云微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对一个有限差分三维非静力弹性大气数值模式进行了改进.数值模拟得到了与天气雷达观测一致的结果.结果还显示,对于这次穿透高度超过了对流层顶的深厚对流过程,与高空斜压扰动有关的上对流层弱稳定热力层结对系统的维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发现强烈的对流发展到对流层顶的高度时,受上曳体的驱动,在对流层顶附近的稳定层结中产生浮力性的扰动;它们与风切变相结合,进而对系统的水平移动产生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69.
位温、等熵位涡与锋和对流层顶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陶祖钰  郑永光 《气象》2012,38(1):17-27
等熵位涡分析是位涡理论的分析基础。此文的目的是介绍等熵位涡分析所必需掌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文中从位温和位涡、对流层和平流层、锋和对流层顶的基本性质出发,讨论了锋和对流层顶在剖面图、等压面图及等位温面(即等熵面)图上的特征。文中给出了各种分析实例图形,并通过分析和对比指出:平流层的高位涡是对流层顶以上位温随高度急剧增加位温垂直梯度特别大的结果;位温垂直梯度是决定位涡分布的主要因子;等熵位涡图主要反映极地气团的活动,同时也是与极地气团密切关联的锋、急流、对流层顶的综合反映。最后提出了等熵位涡分析中需要避免的一些错误认识,特别是不能将等位温面上的流线当成轨迹的错误,并由此得出平流层空气侵入对流层下部的错误推论。  相似文献   
770.
平流层-对流层交换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的物质输送和混合(STE)是控制自然和人为排放的化学痕量物质对大气成分影响的一个重要过程。STE可以影响温室气体在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中的垂直分布,进而影响气候。要预报全球气候变化就必须了解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动力、化学及辐射的耦合。从 STE研究的尺度问题,热带和中纬度地区STE研究以及我国STE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STE具有多种尺度和形式,热带外平流层由波强迫驱动的全球尺度环流,可以诊断长时间尺度的STE,它不能充分描述短时间尺度过程。热带外低平流层环流不能简单地描述为纬向平均,要正确描述痕量气体的分布必须包含纬向非对称的天气尺度过程。热带地区的滴漏管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 STE框架。目前对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顶折叠和切断低压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