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309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318篇
地质学   878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4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疆古地磁研究及几个地质构造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塔里木、准噶尔、伊犁、昆仑山等地区古地磁研究获得了大量数据,结合磁性地层、古生物、沉积相等综合分析,对塔里木地块构造演化、新疆晚古生代构造分区划分、伊犁地块、天山板块等几个地质构造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2.
The Baishitouquan amazonite and topaz-bearing granite is one of the typical high-rubidium and high-fluorine granites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Mid-Tianshan belt. This intrusion is in sharp contact with Mid-Proterozoic schists, gneisses and marbles, and is composed of four zones transitional from the bottom upwards: leucogranite, amazonite granite,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 quartz albitite. 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contains highly ordered K-feldspar, Li-rich mica, Mn-rich garnet, α-quartz and low temperature zircon and is chemically high in Si, K, Na, Al, Li, Rb, Cs and F, and low in Ti, Fe, Ca, Mg, P, Co, Ni, Cr, V, Sr and Ba, with Na2O<K2O. Amazonite from the amazonite granite zone contains 1867 ppm Rb. The F contents of bulk rocks are 3040 and 4597 for the amazonite granite and topaz-bearing amazonite granite zones, respectively. These two zones have δ18O values of 8.97–9.85‰ (SMOW) and show flat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ith strong Eu depletion. K-Ar and Rb-Sr ages of this intrusion are 226. 6 Ma and 209. 6 Ma respectively, with an initial87Sr/86Sr ratio of 0.987±0.213. The Baishitouquan granite is the product of crystallization of a low temperature, and water, rubidium and fluorine-rich magma, which may have been derived from partial melting of muscovite-rich crustal rocks. Consolidation of this granite involved two contrasting and successive stages: melt crystallization and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and precipitation. Various geological features of this granite were form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magmatic to the hydrothermal stage.  相似文献   
103.
新疆天山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图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胥颐  朱介寿 《地震学报》1994,16(4):480-487
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法建立起天山和邻近区域的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图象, 结果表明:(1)北天山天山中部地区为隆起的高速地区, 吐鲁番盆地、库车拗陷、柯坪断块、喀什拗陷和准噶尔盆地南缘构成了天山北南两侧的山前低速区。伊犁盆地和西昆仑是壳内稳定的高速块体, 巴楚隆起一直延伸到地壳的底部。沿天山主峰和西昆仑公格尔一带, 莫霍面形成五大低速区;(2)北天山和准噶尔西部岩石圈厚度较大, 具有高速特性, 在其顶部80km左右可能存在较流物质。天山南部岩石圈的性质不明显, 喀什地区位置120-280km之间存在的低速锥形体估计与地幔软流物质的上涌有关;(3)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的确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特别是上地壳低速区与下地壳高速区之间的梯度带往往与强震的分布有关, 有可能成为中强地震的孕育场所;(4)天山南北缘的地震多发地带是壳内介质结构极不均匀的地区, 也是深大断裂较为发育的区域, 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容易产生破裂或层间滑动而引发地震。   相似文献   
104.
天山两侧前陆冲断系构造样式与前陆盆地演化   总被引:77,自引:2,他引:7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和甫  梁慧社 《地球科学》1994,19(6):727-741
天山造山带呈W结构,由V形结构的南天山和北天山复合而成,两者具有不同的造山模式。南天山自震旦纪开始张裂,扩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洋盆,在志留-泥盆纪时俯冲,延续至石炭纪碰撞,旋回时限达400Ma以上,应属威尔逊旋回造山模式。北天山应自泥盆纪开始弧后扩张,形成泥盆-石炭纪边缘海小盆。在石炭纪晚期闭合,旋回时限约100Ma,应属于孤后造山模式,前陆褶皱-冲断带的变形主要分为两期:早期由于楔冲作用所产生的薄  相似文献   
105.
王瑞琴 《内陆地震》1994,8(3):229-233
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从北天山地区的地磁场总强度资料中提取异常信息.结果表明,在区内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前,震中周围的台站存在较明显的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06.
中亚天山冰川资源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潮海 《冰川冻土》1995,17(3):193-203
中亚天山分布有冰川15953条,面积15416.4km^2,估计冰储量1048.247km^3。冰川以高大山峰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为其主要类型。冰川在各大山区和各大水系中,分别以中央天山和塔里木盆地水系为最多,纬向对冰川发育和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经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西南天山构造地层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高俊  肖序常 《地层学杂志》1995,19(2):122-128
西南天山造山带可划分为伊犁中天山、中天山南缘、南天山和塔里木4个构造地层区。伊犁中天山区出露早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及晚期地台型稳定盖层。中天山南缘区产出一套早古生代变质俯冲杂岩。南天山区早古生代为陆坡、陆棚相被动陆缘沉积,晚古生代发育洋壳建造。塔里木区北部出露中晚元古代“优地槽建造”的变质结晶基底和早震旦世后稳定盖层。  相似文献   
108.
新疆天山地区地下流体地震前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王道 《内陆地震》1995,9(2):137-149
系统地介绍了新疆天山重点震监视区下流体观测网,及其地质构造环境和地下水的成因类型,总结了20年来地下流体地震前兆探索与地震前兆探索与地震预报研究的基本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09.
林冠干扰作为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s (L.) Schott)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 Fisch. etMey.)林动态自维持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林分的动态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 hm2典型的鳞毛蕨天山云杉纯林中林冠空隙特征及其形成木和边界木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46林班内的1 hm2临时标准地中,共调查到17个林冠空隙,林冠空隙干扰返回间隔期为763年。扩展空隙面积在20~280 m2之间变化,冠空隙面积在0~180 m2之间变动。大多数林冠空隙形状变异较大,不同程度地偏离圆形,且均在20~100年之间形成,拥有多株形成木,边界木多由近熟木和成熟木组成。  相似文献   
110.
东天山板块构造分区、演化与成矿地质背景研究   总被引:111,自引:9,他引:111  
围绕东天山找矿的基础地质构造问题,编制了新的1:50万东天山地区大地构造图和1:100万东天山地区成矿规律图。划分出新的大地构造单元,确认了中天山结晶轴的存在。将东天山地区显生宇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划分为洋壳扩张、俯冲岛弧、弧后盆地和碰撞造山期及造山期后伸展5个阶段,各阶段分别形成了对应的矿床和矿床组合,明确了主要矿床如土屋铜矿(泥盆纪-早石炭世增生弧背景)、黄山-香山铜镍矿(早二叠世同碰撞背景)的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