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311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320篇
地质学   891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郦今敖  莫江平  彭晓明 《新疆地质》2001,19(4):268-270,275
概述新疆东天山北部大地构造单元后,着重论述了克拉麦里板块活动及其两侧喀尔力克和库兰卡孜干晚古生代岛弧金矿成矿地质环境、成矿条件,以及区域和主要类型金矿床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102.
分层次、分尺度地定性分析了天山地形对乌鲁木齐东南大风的作用,给出了天山地形对乌鲁木齐东南大风影响的气流二维概念模型,从而以另一个角度认识地形对乌鲁木齐东南大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新疆天山夷平面形态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山广泛发育着三级夷平面,削平了古、中生代多期构造形态及褶皱岩层。天山夷平面是在古华力西褶皱山脉的基础上,在地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经中生代,早第三纪的剥蚀夷平,于晚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新构造运动作用下,被抬升到不同高度,而后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不断作用及天山独特气候条件的影响,使夷平面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表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形。  相似文献   
104.
非天山方向构造与区域控矿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05.
魏若平 《内陆地震》1993,7(3):286-294
天山地震集中发生于多震层(Seismogenic Layer)中,中强震及巨大地震则均发生在地壳上部的多震层中。多震层的分布与地壳厚度、低速层、地质构造及其它地球物理因素有关,且天山东、中、西各段多震层的分布特征各异。通过对研究区中强地震主体活动分区、划分地震幕及分析其它地震活动性参数认为:近百年来中亚地区地震活动的演化经历了几次起伏式的大衰减。目前天山地震带东段为地震活跃带。本文用勃朗(Brown)线性指数平滑预测方法预测该段未来7.0级大震可能发生的时间为1994年左右。  相似文献   
106.
新疆北天山晚古生代洋盆演化与推覆构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通过实地考察并综合区域及深部物探资料,研究了北天山逆冲推覆系统的构造样式、结构特征和组合方式;认为北天山晚古代洋盆为板内地壳扩张活动形成的裂陷构造产物,存在时限短暂、对生物群迁移基本没有阻隔作用,不应具有分隔岩石圈板块的大地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极值理论在中长期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引言 极值理论是概率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许多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例如,研究洪水的统计规律和洪水预报,研究地震活动性等。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地震过程和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对极值分布函数进行了修改,应用新的分布函数,用于偿试中长期地震预报。 由于极值理论本身的特点,对观测资料要求较低,它不需要一段时间(譬如50年)内  相似文献   
108.
天山造山带构造环境复杂,活动断裂带和强震分布广泛,且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西昆仑—帕米尔弧形构造带上,尤以天山地区最为集中.迄今为止,天山造山带地区的主要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与孕震应力场特征之间的动力学机理尚未有清晰的认识.本文以GPS等实际观测数据为约束,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计算了研究区域地壳形变、应力/应变积累速率、弹性应变能密度以及库仑应力变化率等关键因素.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地表速度场与研究区域实际GPS观测值基本一致,且主要断裂带上弹性应变能密度分布与实际地震活动性也基本吻合,验证了数值模型和结果的可靠性.结合最新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研究区的断层和地震活动性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的主压应力,与主要观测特征相一致.同时,帕米尔高原北部边界带—塔什库尔干断裂(TKF)、天山造山带南边界的东侧—迈丹断裂(MDF)、兴地断裂(XDF)库仑应力增大明显,在未来强震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应予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09.
张健朝 《内陆地震》2002,16(4):306-316
通过对15年以来的流动重力重复测量资料的统计分析,认为在Ms5.0左右及大于Ms5.0地震前重力资料有显著的前兆异常.异常识别判据定为相邻两期段差变化绝对值大于、等于40×10-8m@s-2.预报指标发震时间为测出异常后12(±6)个月内;地点在异常测段周围150 km(特殊地质构造关系250 km)范围内;震级一般为Ms5.0左右(异常量大于70×10-8m@s-2时为5-6级).预报效能评价为66.13%.  相似文献   
110.
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中新发现铁铜矿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平 《矿床地质》2006,25(1):111-12
池西铁铜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赋存在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卡瓦布拉克群内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具上铁下铜的分带性,在成因上可能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已发现的2个矿体呈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围岩地层一致。该矿床可能是中天山地区卡瓦布拉克群内首次发现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对今后在中天山乃至东天山地区寻找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尤其是铁铜共生矿床)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