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06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6):663-664
  相似文献   
32.
陈培善 《地震学报》1998,20(1):109-111
全球大震和中国及邻区中强震地震活动(1997年8~9月)陈培善(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33.
华北地区几次大震前的b值异常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华北地区几次大震周围的较小区域内和较大区域内的b值变化.发现了较小区域内的b值随时间先升高后逐步降低,直至最低值,震前又有所回升才发震;较大区域内的b值随时间的变化,在大震前有个明显的峰值期,其峰值期的长短与大震震级有关. 另外,研究了b值从大震震中向外随区域扩展的变化,发现b值从震中向外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在大震震中附近有个低b值区域,其外围有个高b值区域.  相似文献   
34.
《海洋世界》2010,(6):30-33
科幻电影《未来水世界》曾描绘出人类在失去所有的陆地后,只能漂流生活在海洋之中的悲观未来.它在带给我们精神上巨大震撼的同时,也引发我们对人与海洋关系的认真思考.究竟如何探寻人类在海洋上的发展,是我们亟需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5.
根据对常德1631年地震事件的史料鉴别,尤其是江陵为典型七度震害这一事实,运用震声传播方向和地光物理场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拟合推断此地震事件的序列主要由安乡北6 3/4级地震、常德北太阳山7级地震、澧县6级地震、大庸6级地震和澧县—安乡6 1/2级地震组成,相应的地震地质背景是江汉—洞庭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剩余形变呈四象限分布。若考虑地震-构造相关分布为“Z”字型,则该地震事件的主控构造——太阳山断裂带东断裂具左旋走滑的力学机制。根据区域地震—构造相关发展过程,常德大震事件可视为1668年郯城8 1/2级地震的前震序列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6.
37.
1518年6月22日韩国首尔以西海域——南黄海发生大震。地震波及朝鲜半岛全境,并在韩国首尔等沿海地区造成破坏,首尔的烈度为Ⅷ度,余震持续一个多月。地震还影响到中国东部地区。震级定为M7?级。此次地震可能与朝鲜半岛西缘断裂带(南黄海东缘断裂带)的活动有关。震中定于该断裂带附近(36.5°N,125.2°E)。  相似文献   
38.
39.
陈欣  杨国华 《华北地震科学》2020,38(3):27-31,37
基于鲜水河断裂带及邻近区域GPS资料,以发生汶川MS8.0大震的2008年为时间节点,利用视错动变形系统分析模型研究了鲜水河断裂带及邻区不同时段的滑动与区域形变活动特征,结果表明:汶川大震前后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活动的动态变化是显著的,其西部地区地壳形变的动态变化也较清晰,这些不仅说明了汶川大震的孕育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存在不同特征的形变与构造活动,同时其西部地区也存在着疑似断裂带形变中心的地壳动态变化,这可能与特定的构造和动力环境密切相关,为我们识别大震前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相似文献   
40.
在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中,灾害处置前期,特别是信息黑箱期,都一定程度地存在应急救援慢、指挥协调乱等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地震应急处置经验总结和开展演练的方式提前发现问题,完善机制,提高复杂灾情的应对能力。探索如何科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对实际演练案例进行分析,剖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演练方式、优化演练内容方面给出优化建议,为地震系统通过演练解决“乱、慢”难题,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