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8篇
  免费   1329篇
  国内免费   562篇
测绘学   1320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1769篇
地质学   2605篇
海洋学   496篇
天文学   35篇
综合类   374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2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42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85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TEM-Ⅱ型瞬变电磁系统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TEM-II型瞬变电磁系统在矿产普查、大型矿山潜力资源探查、地下水勘察、城市工程勘察和地下活断层调查、矿井透水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2.
主要介绍YW-Ⅲ型岩性测深仪在聊城地热勘查验证成功的一个典型实例,说明岩性测深曲线提供深部地质信息丰富准确.同时强调验证孔位的设计应在测深点位置处.  相似文献   
143.
大地电场岩性测深技术在绵竹地区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大地电场岩性测深技术在绵竹碎屑岩地区地热勘查中应用的一些新认识和解释方法.连续高值曲线形态指示厚层高阻电性层的存在.高、低值峰呈阶梯状变化的曲线形态,可能与沉积岩由粗到细的沉积韵律构造有关.可以在均匀高阻含水地层基础上,寻找碎屑岩层中的低阻含水破碎带.  相似文献   
144.
CSAMT方法在有色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实例,讨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其中的作用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45.
何门贵  陈明 《地质与勘探》2004,40(Z1):107-109
瞬变电磁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在多个地下水勘查工程中,采用重叠回线装置进行了瞬变电磁法试验性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6.
高温超导磁强计具有直接测量磁场、高灵敏度、频带宽且低频响应好的特点,它可以做瞬变电磁仪的探头.在瞬变电磁仪中使用高温超导磁强计做探头与使用感应线圈相比,在晚期道高温超导磁强计测得的数据的信噪比要大大优于感应线圈的数据.野外试验表明:高温超导磁强计性能稳定,满足瞬变电磁法的要求,在瞬变电磁法中应用,将为寻找深部隐伏矿提供一种更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7.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圆滑反演方法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一维反演需要给定初始参数,存在很大的人为性,解的不确定性,并难以确认解决复杂地质问题的可靠性等问题,人们一直在探讨减少反演解释中不确定因素的方法.文章介绍美国Zonge公司研制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圆滑反演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特点以及在中国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8.
鄂尔多斯盆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现今大地热流平均值分别为56.3、67.3和65.3mW/m^2,对应的生态环境格局也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大地热流每增加4~5mW/m^2可使年均地表温度升高约l℃,使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升高2。C以上。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平均大地热流比西北部高出11mW/m^2,东北部年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2~3℃,其最低月均地表温度可能比西北部高出4~6℃。西北部的大地热流平均值已经低于维持地表生态系统延续所需大地热流的临界值(57mW/m^2),其自然生态系统整体上已经处于脆弱境地;东北部和南部的大地热流均大于57mW/m^2,自然生态系统均尚较稳健。东北部的沙漠化可能是风沙侵入的结果,其生态应该是可以恢复的。整个西北部作为一个整体看,72万年以前大地热流就已衰减到临界值以下,区域生态系统渐趋脆弱,开始整体上向荒漠化演变。  相似文献   
149.
通过瞬变电磁测深方法在公婆泉地区寻找砂岩型铀矿中的应用,以视电阻率断面特征的定性分析,结合孔旁测深、正演拟合、反演计算,划出了4个大的地层界面。根据地层的隆起、凹陷特征分析了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探讨了砂岩型铀矿成矿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50.
Two superwide bands of 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T) profiles (Yadong-Xuegula,Jilong-Cuoqin) across the Yaluzangbu suture were deployed along the west-east direction, for the research into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in the shallow and deep crust along the west-east and north-south direct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ibet plateau.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dectrical conductivity structure in this region are: (1) large-scale high resistive bodies exist near the Yaluzangbu suture surface, which extends to the maximum depth of more than 30 km. They are the reflection of the Gangdise granite; (2) small-scale conductive bodies exis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Yaluzangbu suture,and large-scale ones under the suture and in the northern part; (3) conductive bodies widely spread in the crust along the profiles. They are discontinuous, mainly decline to the north and become larger in scale, steeper near the suture, deeper gradually from south to north; (4) under the Yaluzangbu suture,the conductive bodies become larger in scale, more conductive gradually from west to east. These important dectrical characters are caused possibly by the India plate subduction to the north. The variation in characters of the large-scale conductive bodies from west to east may be the proof that the plate collision might cause substantial movement along the west-cas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