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0篇
  免费   2094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测绘学   5120篇
大气科学   1139篇
地球物理   3356篇
地质学   3826篇
海洋学   1004篇
天文学   65篇
综合类   1587篇
自然地理   507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506篇
  2022年   661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666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04篇
  2015年   572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901篇
  2011年   787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730篇
  2008年   662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625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422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37篇
  1996年   226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64篇
  1989年   14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81.
用大地电磁法研究构造走向及维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地电磁GB张量分解法及其对它的改进法 ,可确定出更可靠更真实的区域构造走向 .将分解结果结合传统的座标旋转法所确定的视电阻率、相位、走向、偏离度等响应函数及维权参数进行分析 ,可得到更详细的电性结构维性质信息 .对兰州地区的实测资料研究表明 ,区域电性结构主体呈 2 D结构 ,走向方向大致为南北或东西向  相似文献   
182.
台湾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地震监测系统能够在大地震前 2 5s发出警报。时间看上去可能不长 ,但专家指出 ,这足以去切断天然气管道、停下火车、存储电脑资料 ,以及提醒正在施行手术的医生们。当地震发生时 ,地震波会像池塘中的水波那样从震中迅速向周围传递。对大地震来说 ,这种破坏波可传播 1 60 km,持续时间达 40 s。利用电子信息的传播速度比地震波快得多这一事实 ,台湾“中央气象局”的 Yih-Min Wu和美国洛杉矶市南加州大学的 Ta-liang Teng设计出了一套系统 ,能够在几秒内确定地震的地点和震级 ,并向位于震中 75km以外的地区发出警报。台…  相似文献   
183.
曲明 《地震学刊》2002,22(2):32-35
指出了台站形变、应变长条观测仪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九五”期间对这进行的技术改造有其收效。同时,对“十五”在这个项目上应进行的技术改造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4.
位移监测在滑坡时空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坡时空运动特征是滑坡地质体在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自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地质过程。滑坡位移监测是研究滑坡变形影响因素、动态规律及预测预报的主要途径,特别是滑坡深部位移监测,又为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文结合几个滑坡的深部位移监测实践,综合分析位移监测信息,研究滑坡体的时空运动特征及发展趋势,为滑坡时空运动系统研究及稳定性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5.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合成孔径雷达(SAR)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是利用SAR图像的相位信息提取地表沿雷达视线向的形变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该文阐述D-InSAR的基本原理,分析该技术在地震监测,火山研究和细微的地表形变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析未来D-InSAR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6.
GPS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PS进行地面沉降监测能够解决传统测量方法工作量大、周期长的问题。该文结合实例,论述了GPS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GPS测量方法的优点和误差,提出了GPS测量地面沉降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7.
基于GIS的黄河上游龙羊峡库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项研究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龙羊峡库区为研究区,应用遥感与GIS一体化的方法,建立了库区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多时相、多波段TM遥感数据,对库区近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分析,揭示了库区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以及建库近十年来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为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项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生态环境综合分类系统,在一次分类处理中通过多层次不同级别的组合获得了基于同一信息源的土地沙漠化、草场盖度、土地利用处地覆盖等多种环境类型信息,并利用环境信息模型对库区的土壤侵蚀进行了评价。基于GIS的分类后再处理使遥感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表明,在GIS的支持下充分利用遥感信息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是区域生态环境定量化研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8.
图像处理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激光微位移监测技术是一种对地质灾害进行长期监测的新方法。该技术用激光作为光源,用CCD摄像器作为镜头,通过图象采集卡把视频信号采入计算机中,用与该仪器配套的专门软件对采集到的光斑图像进行处理,计算出光斑的三维中心坐标值,把该值和原点坐标值进行比较,就可以算出灾害体滑动的距离。该系统可以对灾害体进行长期、非接触监测,监测时间、监测频率可以任意设定。文章概括介绍该监测的原理,各个组成部分,重点介绍软件部分,即采集的视频信号进入计算机后的图像处理过程和数据库结构。该监测系统已在三块地区试运行了3个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9.
台湾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面沉降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台北地区。随着地下水开发利用的普及与养殖渔业和相关耗水产业的移入,西部沿海平原区地面沉降现象普遍,尤以彰化、云林、嘉义、屏东等地显著,总沉降面积达1165km^2。约占台湾平原区的1/100其中屏东地区1970—2001年的累积沉降量达3.20m,最大沉降速率曾超过40cm/a(1979-1981年)。目前彰化地区的沉降速率最大,2000—2001年达17.6cm/a。其它绝大部分地区沉降速率在5cm/a以下。台湾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系开采地下水引起的。仅屏东地区就有4000余口深井,地下水年均开采量1.65亿m^3,最高达3.2亿m^3以上。该岛第四纪地层厚800—1000m,沉降主要发生在60-300m土层内。目前沉降发展态势可分为暂时稳定、渐趋稳定、显著沉降和潜在沉降4类。台湾目前采用一等水准测量、GPS及一孔多标感应分层监测技术进行地面沉降监测。在主要沉降区均设有多处GPS固定站实行自动化监测,一孔多标土层分层监测共有19组。采用数值模拟对地面沉降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用水规划的制定、督导和实施地面沉降的控制与管理。1995—2000年实施第一期地面沉降防治执行方案,2001-2004年实施第二期,针对不同地区沉降发展的不同态势采取相应对策,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成效。  相似文献   
190.
北京市地质灾害状况及制定地质环境管理办法论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文从北京市自然地质背景和资源现状出发,根据目前资源开采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程度以及地质环境发展趋势,论述了北京应尽快制定、颁布与实施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的必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和相关依据。北京市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以及矿山环境污染,而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监测预报工作还很少。纵观北京市社会、经济及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已逐步显现出地质灾害、矿山环境等地质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困扰。目前地质灾害及地质环境管理的现状都显示出本市地质环境监测与预报工作还很薄弱,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也不健全。因此,制定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已迫在眉睫,应使地质环境管理有法可依,改善目前地质环境,保证北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