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1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测绘学   208篇
大气科学   226篇
地球物理   491篇
地质学   362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30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地震波场反演的BG-逆散射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利用三维反射地震数据进行波场反演的一种方法,旨在取得高分辨率的地球模型.这种方法用Backus-Gilbert的理论构造波动方程非线性反问题的逐次线性化迭代格式,用逆散射原理导出泛函的Frechet导数,并用最佳折衷准则求解线性化后的方程组.根据迭代过程中不断提高分辨率的思想和减少计算成本的原则,设计了可供实用的反演算法流程.  相似文献   
62.
土木工程结构的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能得到用尽可能少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组成有效性和鲁棒性高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新控制策略——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使用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评价了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的控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比多重凋谐质量阻尼器(M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DMTMD比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而DMTMD和DT—MD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近似相同。因此,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是一种先进的结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63.
本文研究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采取不同控制措施的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文中首先建立了主动调谐质量阻尼器(ATMD)、半主动磁流变阻尼器(MR)和被动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等三种结构控制措施在时域中的控制算法和控制律,然后基于子结构法,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通过傅里叶变换,推导了分别安装三种结构控制措施的受控结构在频域中的运动方程,数值仿真分析了某36层高层建筑的地震反应及其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采用ATMD或MTMD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所减小;当采用MR控制时,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结构地震反应有很大程度的减小。由此看来,在设计软土地基上高层结构的结构控制措施时,不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控制效果的影响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64.
65.
根据四个宝光实例的分析,指出峨眉宝光的伴生大光环并不都是主虹。由冰晶去雾产生的宝光,其伴生的大光环实为对日(月)晕,从而肯定了近年来盛行的范氏(Van de Hulst)宝光形成的后向散射机理,不能用以解释一切宝光现象,否定了冰晶云雾不能产生宝光的局限认识。还指出了《国际气象词典》中“布格晕”条释义的错误。  相似文献   
66.
基于目标时域散射特性的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芸  范湘涛  刘浩 《国土资源遥感》2001,12(4):40-49,67
目标散射特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之为目标时域散射特性。目标时域散射特征是利用多时相雷达遥感图像进行目标识别的基础。本研究以广东肇庆为试验区,利用多时相单参数雷达图像进行土地覆盖类型分类研究,分析了试验区内典型植被的结构、形态及其散射机理等特征,总结了各类目标的时域散射特性,区分识别了多种目标,制作了土地覆盖类型分类图.  相似文献   
67.
圆弧形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对入射平面SV波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给出了表面具有覆盖层的圆弧形凹陷地形对入射平面SV波散射问题的一个解析解,并利用该解分析了不同深宽比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刚度和厚度对入射SV波的影响.结果表明,凹陷地形表面覆盖层的存在,即使厚度很薄,也会显著增加对入射SV波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可达到单一凹陷地形的2.5倍以上.覆盖层刚度和厚度的变化对入射平面SV波也具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8.
多次透射公式的一种稳定实现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于对双曲偏微分议程数值解稳定性的GKS(Gustafsson,Kreiss and Sundstrom)准则的物理解释,本文提出了在波动模拟中多次透射公式飘移失稳的一个简单措施,并用波源问题和散射问题的数值试验检验了建议的稳定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地震面波产生的地震动转动分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弹性波动理论对地面转动分量,即瑞利(Rayleigh)波和乐夫(Love)波产生的转动分量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特别注意到面波的散射效应对转动分量的影响,并将这一特性引入到转动分量的求取中,使问题的解决更切合于实际,最后选取实际地震记录,利用得到的公式计算出地震面波产生的转动分量。  相似文献   
70.
廖圣东  廖其芳  李岩  何敬廉 《热带地理》2001,21(4):346-349,359
研究了在GSI支持下,Radarsat SNB-SAR数据用于广东省大范围水稻种植面积调查的方法与应用。首先,对SAR数据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Frost滤波和几何精校正等;然后对预处理影像的后向散射值进行信息定量判断,结合GIS的辅助分析,剔除不可能是水稻信息的像元;最后对剔除非水稻信息后的影像进行最大似然法的有监分类,获取各区域水稻分布的影像并统计面积。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范围的水稻种植面积调查具有实用、快速的特点,其精度在平原地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山区因为地形的复杂性等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