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9篇 |
免费 | 161篇 |
国内免费 | 1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1篇 |
大气科学 | 75篇 |
地球物理 | 114篇 |
地质学 | 222篇 |
海洋学 | 235篇 |
天文学 | 117篇 |
综合类 | 52篇 |
自然地理 | 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32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24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54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33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4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2年 | 1篇 |
1926年 | 1篇 |
192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通过IAP-GCM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全球大气环流对黑潮海域和赤道东太平洋冬季SST异常的响应,并着重比较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对黑潮区SSTA的响应(邻响应)和对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响应(遥响应)。首先,无论是黑潮区SSTA引起的邻响应还是赤道东太平洋SSTA所引起的遥响应对东亚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的影响都是明显而重要的。由于在大气中低频振荡被激发出来,其响应将持续较长时间。进一步分析表明,东亚大气环流对黑潮区或赤道东太平洋冬季正SSTA的响应都将造成华北地区夏季的多雨,其数值模拟结果与观测相一致。另外,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大气的异常(尤其是对流活动)对于东亚地区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63.
64.
用Landsat TM热红外通道资料调查热量资源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用Landsat TM热红外通道资料调查热量资源的原理及定标方法。最后介绍通过解 译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65.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热带气旋外眼墙形成和维持过程的相关研究进展,包括大尺度环境场和热带气旋涡旋内部动力学过程,如涡旋罗斯贝波理论、轴对称化过程、涡丝化作用、β-skirt轴对称化外眼墙形成假说和边界层非平衡动力过程等。随着对外眼墙形成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当前存在多种外眼墙形成的机制理论,而这些机制均强调在外眼墙的形成阶段,热带气旋外围有大量对流及位势涡度扰动的发生发展。因此,热带气旋外眼墙的形成很有可能是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导致的。最后,提出研究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导致外眼墙处的对流和位势涡度扰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6.
1991年3月,我们利用上海25m射电望远镜和欧洲VLBI网联合对几个河外射电源进行了第二历元的327MHzVLBI观测.数据的相关处理先后在上海天文台三台站MK2相关处理机和美国的Caltech/JPL相关处理机进行,以便于比较相关结果。本文给出3C84、3C345和3C380的混合图。与第一历元的观测比较,3C345和3C380的流量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但3C345的结构变化明显。3C84和3C345有喷流的迹象.3C454.3的总流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增加了25%,如果这个变化是内禀的话,那么可能意味着一次新的流量爆发。 相似文献
67.
利用资源一号卫星和神舟二号留轨舱上搭载的高能粒子探测设备对2001年2~6月同一时段内的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 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观测结果反映的空间高能电子的分布, 表明在400km的较低高度上, 地理纬度40°附近以及SAA地区也可以观测到数百keV的高能电子. 资源一号卫星的探测结果显示了在800km高度附近, 同一时段内若干兆电子伏特的高能电子的全球分布. 后者出现的最低地理纬度和相应的经度位置则和前者是一致的, 说明两个高度上高能粒子的分布仍然都受地磁场控制, 粒子主要来源于地球辐射带. 资源一号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的能挡与神舟二号飞船X射线探测器的能挡不同, 彼此可以较好地补充. 但由于神舟二号轨道倾角较低, 全面的对比也受到一定的局限, 在进一步深入分析现有资料的同时, 可以在本文基础上设计更好的联合探测方案. 相似文献
68.
目前国际上不同国家已经进行了多个导航系统的开发,而构成这些系统的关键空间段实体导航卫星通常分布在中高轨道上,通过地球辐射带对该空间区域内卫星的辐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对于中轨道空间辐射,当卫星屏蔽厚度大于9mm,再增加屏蔽厚度的方法对辐射隔离不再敏感;对于高轨道空间辐射,当卫星屏蔽厚度大于7mm,再增加屏蔽厚度方法对隔离辐射已经不再敏感。可见,仅从辐射加固角度来说,在卫星设计时,以10年寿命为例,对于中轨道卫星屏蔽厚度区间取[8,9]mm为宜,对于高轨道卫星屏蔽厚度区间取[6,7]mm为宜。 相似文献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