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9篇 |
免费 | 2560篇 |
国内免费 | 20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69篇 |
大气科学 | 1364篇 |
地球物理 | 4430篇 |
地质学 | 2947篇 |
海洋学 | 1845篇 |
天文学 | 167篇 |
综合类 | 386篇 |
自然地理 | 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326篇 |
2022年 | 394篇 |
2021年 | 427篇 |
2020年 | 375篇 |
2019年 | 458篇 |
2018年 | 312篇 |
2017年 | 271篇 |
2016年 | 300篇 |
2015年 | 343篇 |
2014年 | 491篇 |
2013年 | 414篇 |
2012年 | 479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448篇 |
2009年 | 473篇 |
2008年 | 419篇 |
2007年 | 400篇 |
2006年 | 325篇 |
2005年 | 312篇 |
2004年 | 303篇 |
2003年 | 285篇 |
2002年 | 253篇 |
2001年 | 277篇 |
2000年 | 230篇 |
1999年 | 224篇 |
1998年 | 244篇 |
1997年 | 212篇 |
1996年 | 242篇 |
1995年 | 218篇 |
1994年 | 226篇 |
1993年 | 223篇 |
1992年 | 179篇 |
1991年 | 189篇 |
1990年 | 176篇 |
1989年 | 122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39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4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23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19篇 |
1976年 | 17篇 |
1974年 | 18篇 |
1965年 | 26篇 |
1962年 | 1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本文用亚洲、非洲7个低纬地磁台资料研究磁层大尺度扰动引起的赤道电集流效应,并与模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在分析的1982年21个事件中,Dst持续下降均在5h以上,其间至少有一个小时的环电流能量增长指数及Rq,(?)q是相应月份5个国际磁静日内该小时Zq之均值。取R指数负值最大时为0h。对分布于不同经度的3个台站的21个事件ΔZ按地方时平均,与模式计算的赤道电集流随地方时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又比较了7个台站3小时序列的变化类型和模式所得之电集流演化形态,结果均有较好吻合。仅非洲一站出现了某种特殊性。这表明除磁层扰动效应外,地理和地质因素也起一定作用,其具体影响及有关机制尚待进一步考察。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包括耗散的射线跟踪方法,计算了在水平不均匀风场作用下,不同尺度重力波从对流层直至220km观测高度的传播,结果表明,垂直于重力波传播方向的风以及风剪切能够引起波射线的折射,从而导致重力波明显偏离初始传播方向.在强顺风场作用下,由于风场引起的捕获,大量重力波不能传播到观测高度.由于风场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小周期的重力波在弱顺风条件下能够传播到观测高度.由于反射作用,强逆风场不支持周期低于约18min的较高频重力波的传播.而在弱逆风作用下,大部分中尺度范围重力波都能够传播到观测高度.本文统计了武汉电离层观象台的TID观测数据随热层风场的分布,统计结果与模拟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东亚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及与韵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根据北半球500hPa高度场30年(1951—1980)平均的逐候格点资料,对气候平均的东亚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的年内变化进行了谐波分析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存在着三种主要的大气低频波:年波、半年波和30—50天的季内波;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以年波振荡为主,低纬度的大气环流以半年波振荡为主;30—50天的季内波是北半球各纬度上都存在的一种波,但它对总方差的贡献在低纬比中、高纬度大.此外,还讨论了年波和半年波这两种大气低频波与我国长期预报中常用的各种韵律指标特别是隔季相关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短期东西向移动的热力强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 1 000~10 hPa 2.5 °×2.5 °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2003年6月22—25日热带对流层上空东风带扰动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西太副高,下同)短期东西进退的热力强迫过程,并探讨了相应机制。结果表明:东风带扰动附近非绝热效应分布和强度的变化影响着西太副高东西向的运动;西太副高短期东西向移动有趋“冷”的趋势,即西太副高向非绝热加热减弱或者非绝热冷却增强方向移动;在西太副高突然东退前后,东风带扰动东、西侧的非绝热加热效应出现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东风带扰动东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增强和东风带扰动西侧非绝热冷却效应减弱东退的特征,而且在对流层300 hPa高度附近表现最为明显;在非绝热加热效应影响因子中,垂直输送项最为重要,其次为局地变化项,水平平流效应最不显著,因此,垂直输送作用和局地变化作用引起的非绝热效应的变化是影响西太副高突然东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空间扰动引力的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重力场的频谱理论,给出了扰动引力在全球平均意义下的功率谱表达式,揭示了扰动引力的传播特性。通过数值试验,给出了扰动引力随高度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高度上,扰动引力恢复重力场的最高阶数及相应分辨率。从理论上分析了航空重力测量探测重力场中高频信息的能力,对制定飞行方案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