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崩滑塞湖沉积物(层)是在特定地质环境下形成的第四系堆积层。5.12地震在四川形成了大量的塞湖,随着时间推移会形成塞湖沉积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如何利用这些沉积物,需研究其工程地质特性和工程地质问题。以四川丹巴县关州水电站为例,在对河床闸坝塞湖沉积物形成机制研究基础上,对塞沉积物的分层、物理特性、压缩、抗剪及承载力等工程特性进行研究;最后对利用塞沉积物作为闸坝地基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2.
崩滑塞坝(湖)具有显著的地貌环境效应,这种效应在时间尺度上分为短期和长期2种,主要表现在河流水文过程、地貌演变、环境生态、景观等方面.塞坝形成初期河流原有生境受到干扰,河流生态和景观出现退化.塞体溃决强烈改变下游水文过程及河流地貌,严重冲击河流生境和生态,并可能对下游基础设施和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灾难性破坏.长期稳定维持的塞坝深刻影响河流地貌过程,并显著改善河流生境、生态,提升景观水平.塞坝(湖)是河床持续下切、岸坡失稳而自然反馈形成的裂点,能增加河流阻力,控制河床下切,如能长期维持是河流健康稳定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53.
塞坝会对山区河流的纵剖面产生强烈扰动,在某些情况下,塞坝造成的河流纵剖面变陡很容易与构造作用下基准面下降的迁移裂点混淆.然而,在何种程度下塞坝会影响基于地貌测量的构造分析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青藏高原东缘的雅砻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影像解译,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来研究塞坝对河流纵剖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现有的塞坝稳定性预测模型多为线性模型,无法充分考虑塞坝稳定性与其形态特征和水域条件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鉴于此,结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和樽海鞘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塞坝稳定性预测模型SSA-Adam-BP。该模型通过网格搜索法选取确定模型结构的最佳超参数组合,进而利用交叉验证和绘制ROC曲线的方式分别对采用不同优化算法的模型进行评估。使用开源数据库中的全球153例塞坝数据对模型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说明及验证。与传统线性模型的对比表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准确率较高,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将SSA与Adam优化算法结合提高了BP模型的全局搜索能力,其平均交叉验证准确率达到了91.73%,能够使用较少的参数实现对塞坝稳定性快速准确的预测。SSA-Adam-BP模型对近年来典型工程的稳定性能够准确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系统平台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5.
汶川震区映秀镇"8·14"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川  李为乐  丁军  黄翔超 《地球科学》2011,36(1):172-180
2010年8月14日强降雨过程导致汶川震区映秀镇红椿沟泥石流暴发,泥石流塞堆积体堵断岷江主河道,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新镇,引发洪水泛滥;造成映秀镇13人死亡、59人失踪,受灾群众8 000余人被迫避险转移.由于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震中区,是地震与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研究其形成与成灾过程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  相似文献   
56.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省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交界处金沙江西藏岸(右岸)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高位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塞湖。尤其是第二次滑坡-塞堵江,因坝体过高(塞湖水位可到50 m),塞湖库容较大(超过5×108 m3),不得不通过修建导流槽主动降低塞湖水位。经过人工干预,第二次塞体于11月13日被完全冲开,险情得以解除,但下泄的洪水在下游四川、云南境内仍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通过对两次滑坡的现场地质调查,结合历史遥感影像解译、InSAR监测、无人机航拍、地面变形监测等技术手段,查明了白格滑坡区斜坡的变形历史、两次滑坡及其塞堵江的基本特征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简述了第二次滑坡-塞体的应急处置以及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所开展的"实战性"监测预警工作。在同一部位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滑坡堵江事件并对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其案例非常典型,对类似地质灾害事件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7.
方崇惠  方堃 《水科学进展》2012,23(5):721-727
为了计算瞬时溃坝最大流量,基于流与波流量相等原理,建立了瞬时溃坝最大流量与流关系,理论推导得到同一公式可以计算大坝全溃、横向局部溃坝、垂向局部溃坝及横垂向局部溃坝的瞬时最大流量的新通式,给出了该通式的基本和上限、下限及一般等通式。研究发现:瞬时溃坝流量与溃口坎类型有关,可以把瞬时溃坝最大流量、逐渐溃坝洪水或漫坝洪水的计算公式和相应系数统一到不同坎类型的流量计算中;而这些新通式相应系数的取值是被实验确认和经典著作肯定的,保证了系数取值的可靠和准确。这些新通式容易理解、形式简单、计算简便,参数取值可靠,把溃坝洪水计算的复杂问题转变为处理经典水力学的简单流计算。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充分论证了一般通式的合理性,并用国内外溃坝实例验证了计算方法和成果较科学、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58.
59.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