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51篇
  免费   2695篇
  国内免费   1120篇
测绘学   4793篇
大气科学   973篇
地球物理   1611篇
地质学   3691篇
海洋学   853篇
天文学   326篇
综合类   1734篇
自然地理   4785篇
  2025年   11篇
  2024年   386篇
  2023年   642篇
  2022年   806篇
  2021年   919篇
  2020年   755篇
  2019年   756篇
  2018年   483篇
  2017年   584篇
  2016年   645篇
  2015年   714篇
  2014年   1064篇
  2013年   818篇
  2012年   860篇
  2011年   860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868篇
  2007年   792篇
  2006年   676篇
  2005年   656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13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46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现阶段国内较为常用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实现高程拟合都需要点位的大地经纬度和水准高程信息,而在重力场研究领域则需要点位的地心坐标信息。通过设计实验对三种获得地心坐标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的转换精度最高,前提是需要转换区域的大地水准面数值模型;两步法的转换精度较大地水准面模型法略低,但与其转换精度非常接近;一步法的精度最低。  相似文献   
82.
王宇凡  柴康妮  卓云霞  冯长春 《地理学报》2021,76(12):2944-2963
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以房屋面积、设施条件、建筑年代和社区类型来衡量流动人口住房质量,运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了中国310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流动人口住房整体水平虽不及本地居民,但差距并不悬殊;②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高,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住房质量4个方面各有劣势;③ 按照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划分,中等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好,超大城市住房质量最差;④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各指标高、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差异;⑤ 流动人口个体(内部特征)和流入地(外部特征)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⑥ 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决定因素及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3.
基于潜力模型的广东城市可达性度量及经济联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城市中心职能强度指数分析为基础,应用和改进潜力模型对广东省各地级市的可达性进行综合测算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城市可达性及由此反映出来的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呈现同心圈层结构,并以佛山市禅城区和顺德区为中心向外辐射。广东珠三角城市群表现出最优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而北部和东、西两翼城市在交通网络结构缺乏横向关联、远离经济中心的地理位置和过于依赖珠三角城市群的带动作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可达性程度和经济联系最差。通过城市可达性和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揭示出广东区域空间结构和交通网络结构存在的问题,诠释城市经济水平、发展模式和地理区位对可达性空间分异的作用,从而为广东省城镇网络体系发育、区域经济协调及珠三角产业转移规划优化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4.
声音     
《今日国土》2010,(1):5-5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立足扩大内需,突出民生保障,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5.
伴随着中国都市区化的快速发展,经济要素在都市区域的空间分布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和重组.为了更为深入地研究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演化,采用均匀度指数这一数学工具,重点分析江苏沿江都市区域"城市间"(inter-city)经济要素的变动演化趋势.基于总体趋势、分地区比较、主要指标集3个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江苏沿江都市区域经济要素的空间演化正呈现出日益均匀化的趋势,其中,外资空间分布的日趋均匀化将对都市区域经济与空间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6.
空间和空间认识:略谈空间信息理论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斌 《地图》1998,(3):6-9
  相似文献   
87.
本文将Barban定理中和式形式加以推广,得到关于函数μ(n)的这种和式的估计。  相似文献   
88.
复杂构造应力扰动场与发震构造识别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马瑾  刘力强 《地震地质》1995,17(4):372-382
在地震短临阶段异常是由局部断层扩展或弱化引起。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曾得到与之相伴的是平均应力扰动场的四象限分布和最大剪应力扰动场的八瓣式分布。为检验此结果的普适性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区域构造及其基本应力场如何复杂,这种四象限分布与八瓣式分布型式不变,这为最终判定失稳区提供了依据。与此同时,在复杂构造情况下这种应力扰动场的畸变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9.
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土地覆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格尔丘陵沟壑区五分地沟流域为研究区,应用彩红外航片和IKONOS卫星影像,绘制了1987、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并数字化基于地面土地利用调查绘制的1979年土地利用图.利用景观格局指数,评价了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空间格局现状及土地覆盖类型动态变化;并以ETM 数据为信息源,绘制了2002年土地覆盖/植被类型图.研究表明:2002年研究区土地覆盖/植被呈现出一个耕地、草地、人工乔木林和人工灌木林以及种植稀疏灌木的草地高度镶嵌的景观格局特征;20年内土地覆盖类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景观异质性增强.基于研究区景观的高度破碎化,绘制小流域精细尺度土地覆盖图,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0.
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的城市群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的统计数据具有行政单元统计约束的缺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存在分辨率低、像元辐射值饱和的问题,该文使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城区边界、列车时刻表、百度地图API等数据,通过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位序-规模分布、空间联系测度研究中国九大城市群2012与2017年的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灯光总量和平均灯光均位于前列;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哈长、关中平原城市群灯光变分散,京津冀、长江中游、中原、北部湾城市群灯光变集中,成渝城市群夜间灯光重心移动最大,向重庆方向移动;长江中游城市群接近捷夫分布,中原城市群为序列分布,其他城市群为首位分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的总体联系强度最高,各城市群边缘中小城市与核心城市空间联系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