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10篇 |
免费 | 1720篇 |
国内免费 | 16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86篇 |
大气科学 | 2041篇 |
地球物理 | 2074篇 |
地质学 | 4735篇 |
海洋学 | 584篇 |
天文学 | 271篇 |
综合类 | 534篇 |
自然地理 | 2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4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355篇 |
2021年 | 415篇 |
2020年 | 294篇 |
2019年 | 358篇 |
2018年 | 294篇 |
2017年 | 278篇 |
2016年 | 339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590篇 |
2013年 | 507篇 |
2012年 | 592篇 |
2011年 | 537篇 |
2010年 | 490篇 |
2009年 | 504篇 |
2008年 | 483篇 |
2007年 | 480篇 |
2006年 | 426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377篇 |
2003年 | 442篇 |
2002年 | 357篇 |
2001年 | 370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316篇 |
1998年 | 289篇 |
1997年 | 307篇 |
1996年 | 290篇 |
1995年 | 233篇 |
1994年 | 248篇 |
1993年 | 166篇 |
1992年 | 220篇 |
1991年 | 241篇 |
1990年 | 195篇 |
1989年 | 184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0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30篇 |
1978年 | 17篇 |
1976年 | 8篇 |
1966年 | 8篇 |
1958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电磁声源输出力大、体积小、易于实现超低频输出,在无人反水雷作战中具有显著优势。其动力学行为受到机械回复力和电磁力的耦合作用影响,当施加电流超过坍塌电流,电磁力将超过机械回复力, 就会发生吸和,造成声源的损坏。为准确描述电磁声源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预先评估坍塌电流,建立考虑动态漏磁系数的声源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动铁芯运动到不同位置处气隙的漏磁系数, 拟合得到动态漏磁系数。根据等效磁路法建立声源的改进电磁力模型,进而建立电磁声源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通过 Runge-Kutta 算法计算得到阶跃激励下声源振动的位移和速度,绘制相平面图。研究稳定与失稳 2 种情况下的相轨迹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电磁声源的设计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2.
33.
本文以松辽盆地西斜坡及周边为例,结合航空重磁异常及其位场转换数据,总结了反映断裂构造和岩浆岩体的航空重磁标志,综合推断了研究区的断裂和岩浆岩分布特征。依托最新采集的高精度航空重磁数据和岩石样本物性测量数据,在井震资料的约束下,采用小波分析、帕克迭代法、导数切线法等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组合,反演了研究区不同构造层的界面深度和厚度。结果表明:上古生界新层系厚度0-8000m,主要分布于东部和北部;中生界厚度和埋藏深度总体表现为东部较厚且埋藏较深、中部与北西部局部较薄且埋藏较浅。北东-北北东向断裂是全区主体断裂,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着二级构造单元的形态。断裂构造明显控制了全区的岩浆活动,是岩浆岩上涌的重要通道。研究区具有良好的常规油气、页岩油、干热岩与铀矿等资源的成藏(成矿)地质背景,有利于开展深部新层系油气勘探和能源资源协同勘探。 相似文献
34.
35.
重庆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统计分析沙坪坝1951~2002年间发生的浓雾事件,结合2001年12月重庆市雾的外场试验资料,探索重庆市主城区浓雾的基本特征。重庆主城区浓雾随年代演变有减缓趋势;主城区浓雾是自然雾与烟尘等的混合物,河谷及城市效应使雾更浓;城市中出现浓雾的大气边界层特征是在近地面层有逆温及增湿降温现象;高浓度气溶胶的净辐射效应阻碍白天混合层发展,使大气边界层趋于稳定,它是重庆连续几天有雾的原因之一;浓雾具有一定的湿沉降作用,能有限地清洁空气;有浓雾的天气条件下,建议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避免严重大气污染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36.
A case of a snowstorm at the Great Wall Station was studied using data of NCEP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analysis, in situ observations and surface weather charts. The storm occurred on August 29th,2006, and brought high winds and poor horizontal visibility to the reg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storm occurred under the synoptic situation of a high in the south and a low in the north. A low-level easterly jet from the Antarctic continen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ai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Warm air advection at high level brought sufficient vapor from lower latitudes for the snowstorm to develop.The dynamic factors relating to strong snowfall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of a snowstorm were deep cyclonic vorticity at middle and low levels,the configuration of divergence at high level and convergence at low level, and strong verticaluplift. There was an inversion layer in the low-level atmosphere during the later phase of the storm.This vertical structure of cold air at low levels and warm air at high levels may have been important to the longevity of the snowstorm. 相似文献
37.
本文得到壳—幔界面侧面地震波速度的横向变化与界面温度的横向差异密切相关。侧面波(Pn)速度VPn与地面大地热流值q存在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38.
屈伟军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22,(2):66-70
使用徕卡ADS100数字航摄仪获取的0.2 m分辨率影像,分别采用差分GNSS和精密单点定位2种方式解算机载IMU/GNSS数据,针对这2种方式采取了不同的地面控制点布设方式进行空中三角测量,并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使用ADS100航摄影像,采用差分GNSS方式解算机载IMU/GNSS数据时,无地面控制点、少量地面控制点和大量地面控制点3种方案的空中三角测量结果精度基本一致,都能够达到规范要求;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方式解算机载IMU/GNSS数据时,无地面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结果存在系统误差,通过加入1个地面控制点可以消除该误差,精度也能达到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9.
根据地下资源开发地区岩层与地表移动机理,研究了地面沉陷时路基产生的破坏影响,分析、总结了路基沉陷特征,给出了确定路基和矿柱强度及稳定性的验算方法,以及路基出现坍塌或滑坡等灾害事故的评估方法,提出了地面沉陷区路基防治技术,并列举了治理路基沉陷的例子。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