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2篇
  免费   299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06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2557篇
地质学   489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4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20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55篇
  1995年   226篇
  1994年   227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IRIS计划的第二部分是用来表示IRIS如何影响了地震科学。做这项工作最好的方法是找些实例,我们邀请了IRIS成员,请他们选择工作中有说服力的一个方面,并浓缩在一页纸上。此外,我们还有选择地邀请了一些科学家来写一些能反映他们个人对IRIS看法的评论文章。我们将这些内容组织成第二卷的章节,这些章节广泛地包含了IRIS已发挥很大影响的领域。地震学方面的新发现几乎都是新的观测的结果,有些甚至是未曾预料到的。这些简短的贡献,有着不容置疑的事实和臆测,解决了悬而未决的科学争论,并激发出许多新的理论模式。第二部分的章节包括:  相似文献   
992.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18.1秒,云南省丽江与中甸交界的丽江县境内(北纬27°18',东经100°13')发生7.0级强烈地震。大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按《云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启动一类大震对策,成立地震前后方两个指挥部,全面开展震情现场监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科学考察和宣传工作。准确地预报了2月5日6.0级、2月6日5.7级、2月7日5.4级强余震,及时科学地完成了灾情调查和震害  相似文献   
993.
罗荣联 《地震研究》1997,20(1):9-12
本文简述对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作出较成功中长期预报的历史事实。研究中采取着眼长期、关注群体、解剖个体、跟踪动态的基本思路,通过层层筛选、逐一排除、再行逼近的步骤,凭经验确定以丽江为中心的7级地震危险区,并提出防震减灾对策措施。云南省人民政府采纳了研究成果,批准省府办公厅于1995年3月8日发布地震中期预报,丽江地区行署为之做了防震准备,发挥了政府的减灾职能,取得较好的减灾实效。  相似文献   
994.
丽江大震前长—中—短—临地震学异常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蔡静观 《地震研究》1997,20(1):13-20
本通过丽江大震前地震学各项异常的动态追踪,研究了长-中-短-临异常伴随大震孕育、发生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强震的缺震、强震的重复、中强震密集、诱发地震、相关地震等多项长期异常的背景上,出现了中小地震活跃、调制小震频繁、复发周期降低、震源深度加深和震级差增大、地震序列h值下降等同步的中期异常,而1995年中小地震活跃后的平静、低复发周期的回升、震源深度为25公里和震级差在1.0-1.1级的地震次  相似文献   
995.
王文旭  谢智 《华南地震》1997,17(3):34-39
采用“八五”地震预报攻关研究成果--地震算法复杂性C(n)值及地震强度因子Mf值时间扫描,对河南及邻区12次中等以上地震进行单项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应率达80%,显示出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报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研究了提取多参数无量纲中,短,临地震前兆信息的4种数学方法,以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周围250km内11个计算点的地下水位,水氡,地电阻率,地应力,定点水准,连通管,倾斜仪,伸缩仪和气温等9种资料为基础,计算多参数无量纲地震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97.
李丽清 《内陆地震》1997,11(1):82-86
对1992年12月云南永胜5.4,5.1级地震前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某些前兆异常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发现了有3个较为明显的特征;1.震前4个半月在滇西北地区快速形成1条北东向地震条带;3.在孕震区范围内出现的前兆种类少,持续时间短,空间较分散;3.永胜地震前滇西北地区的地震活动表现出显著的平静-密集-发震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8.
胡琼  许风柱 《内陆地震》1997,11(2):188-192
RZB-1型电容钻孔应变仪是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应变范围比较宽的地震前兆专用仪器。自1991年在库尔勒地震台投人工作以来,对库尔勒500km范围内发生的多次5级左右地震都观测到了比较明显的前兆异常,较好地反映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过程。1台站概况库尔勒应变观测台位于东经86”11’29”,北纬41”48’52”,海拔高度为1070m。台区为大面积基岩出露区,岩性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北轮台、兴地断裂和铁门关大断裂分别在台站南、北各约2km处穿过,是应变观测的理想场地。RZB-l型传感器装于井下104.59m处,采用RDJ数据采集器在地下…  相似文献   
999.
库.  AK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3):228-232
论文简介了用于中期(1~2年)地震预报的一些地震学方法。其中有重复率曲线斜率γ值(译者注:即b值)、弱震活跃—平静法(RTE)、纵横波波速比(VP/VS)方法、中等地震(M≥3.0活跃—平静法及据此得到的前兆显示时间与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地震活跃迁移法及据此得到的震中距(R)及前兆持续时间(△T)与震级的经验关系式。文章最后给出了综合适用上述方法编制的最近1~2年内哈萨克斯坦及邻区(吉尔吉斯斯坦等)可能发生5<M<6.5级地震的中期预报危险区图。  相似文献   
1000.
库.  AK 王道 《内陆地震》1997,11(3):233-239
哈萨克斯坦各类自然灾害中地震及其伴生的次生地质作用是最危险的一种。国家对地震的综合防御十分重视,90年代以来,地震研究所开展了地壳及上地幔结构特征、震源区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编制了地球物理、流体地球动力学、形变和地震活动性前兆形成的物理数学模型;研究出用各种观测资料进行超长期、长期、中期和短期地震预报的方法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地震是现今地球动力过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产生地震的必要条件是应力积累超过构造非均匀性之间的内聚力的强度,应力的积累和松弛伴随着构造和物质的变化,它表现在岩石物理性质、地球物理场及其它场的变化。观测微小地震活动的发展、物理化学场的变化就可以预测未来地震的地点,并估计震源区的大小。实践证明,前兆机理和预测地震方法的基础研究在哈萨克斯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