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0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553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98篇
  1998年   21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6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模糊熵值的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概率化预处理方法,把冀鲁豫交界区地下流体多种观测项目的观测值转化为概率值时间序列,然后计算其模糊从属函数。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区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的模糊熵值,分析了模糊熵值变化与1983年山东菏泽Ms 5.9地震和1985年河北任县Ms5.0地震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两次中强地震前分别有明显的减熵异常过程,并且一次比一次明显,中强地震都发生在低熵值处,震后恢复到高熵值的变化过程。这可能反映了地下流体构成的信息源系统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减熵有序变化。通过研究认为,该区模糊熵值减到0.907为发震前兆异常警戒线,并且离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越近,减熵过程越大;震级越大,减熵过程越明显,减熵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52.
云南地区地震宏观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付虹  万登堡  张立 《地震研究》2003,26(3):209-216
经历史震例及近几年地震震前短临跟踪预报实践,对宏观异常进行深入剖析,认为:宏观异常内容和数量多少与震级有关;宏观异常不只是短临和临震异常信息。也有不少是中短期、短期异常信息;宏观异常分布在震中及附近地区;最早出现的宏观异常地点对未来地震震中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3.
程万正  杨永林 《地震研究》2003,26(Z1):62-69
初步分析了1982年以来川滇地块的地震,存在2组强震活动,即1988~1989年澜沧、巴塘、小金地震,1995~1996年孟连、武定、丽江地震.研究了川滇地区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连续蠕变观测资料在这2组强震前中期-短期的形态异常和年速率动态异常.震前形变异常场地震数的比例在云南地区为0.33~0.42, 而四川地区较低.部分场地出现的异常时段有一定的同步性.文中对跨断层形变异常图像与成组强震关系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4.
地震视应力用于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的可能性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进行了计算,将各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的高低与强震发生后的后续地震的强度进行联系,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将地震视应力用于强震震后趋势预测的可能性。对多次强震的地震视应力与其后续地震强度的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视应力的强震的后续地震的强度一般较低,即低视应力的强震发生后,震区发生较强的后续地震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5.
大震速报应用软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震速报应用软件和跃时孙文斌(中国黑龙江省157009牡丹江地震台)概述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许多台站配备了计算机。用其处理地震数据,并将结果经调制解调器,再经过电话线传输到北京,这对于决策部门指导抗震减灾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我们研制了一个可以在...  相似文献   
56.
试论地震预报研究——是经验论性的、抑或是确定论性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六桥 《地震学报》1997,19(1):99-101
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直在使用着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其一是经验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E);其二是确定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D).我给这两种方法各自下了一个定义.可以说RRE是当今世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流.人类开展RRE工作已近30年了,对它的总结应从它的定义出发,根据它的表现形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进行.我认为由于RRE的开展,人类已预报了许多次大地震,中国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以及  相似文献   
57.
陈佩燕 《地震学报》1997,19(2):145-153
研究了非线性参数H值曲线及其差值H曲线与华北强震之间的关系.首先将RSH算法应用于华北地区,详细研究了6种定量预报指标的方案,并进行了回溯性预报检验.结果表明:6个预报方案均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且都通过了检验;其中方案A和E的效果最好,R值分别为0.47和0.48,我们推荐这两种方案以便将来实际应用于预测.另外,进一步研究了H的差值H曲线与强震的关系,提出了将H用于强震预测的RSH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华北地区强震的预测.回溯性检验得到R值为0.45,表明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预报效能.我们还将两种算法联合应用,提出了HH算法.该算法减少了虚报时间,可使R值提高.   相似文献   
58.
1991年1月6日法国报纸“Le Monde”和1991年1月8日-10日希脂报纸及电台,都发布了VAN地震预报。根据Varotsos教授寄给希腊公共工作部部长的一封信,并考虑了VAN以前的出版物以及预报地区最近的地震数据,我们评价了此次预报。  相似文献   
59.
Mulargia等(1996)宣称,他们运用一种以PDE目录中获取的规则,能够比我有效地“预报”地震。我们证明这种宣称毫无疑问是错误的,他们的规则发出了大量的虚报,超过了“所预报”的地震的10倍以上,由Keilis-Borok推荐的误差图揭示Mulargia等的规则与一个毫无意义的算法相当。另一方面,该误差图解也反映出VAN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0.
地震赌博     
Burt.  PW 《世界地震译丛》1997,(2):27-30
VAN小组自1981年以来一直宣称正在进行地震预报,他们对地震两个基本参数,即震级和位置的预报约束非常宽松,大部分VAN的震级预报低于Ms5.7及具有±0.7的容限,预报震级所跨的不确定性有如此的范围,以致这样的预报不能直率地认为是成功的。根据VAN对空间解的主张,如果成功的话,可能包含一个震级8.0的震源范围的线性尺度,但并没合适地将震级限制到Ms7.5那样大。在可以进行的细致判定前,VAN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