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774篇 |
免费 | 6600篇 |
国内免费 | 15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9篇 |
大气科学 | 105篇 |
地球物理 | 29850篇 |
地质学 | 6531篇 |
海洋学 | 1075篇 |
天文学 | 60篇 |
综合类 | 1410篇 |
自然地理 | 3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4篇 |
2023年 | 806篇 |
2022年 | 1067篇 |
2021年 | 1166篇 |
2020年 | 945篇 |
2019年 | 947篇 |
2018年 | 625篇 |
2017年 | 623篇 |
2016年 | 530篇 |
2015年 | 849篇 |
2014年 | 1388篇 |
2013年 | 1214篇 |
2012年 | 1546篇 |
2011年 | 1408篇 |
2010年 | 1410篇 |
2009年 | 1579篇 |
2008年 | 1535篇 |
2007年 | 1178篇 |
2006年 | 1248篇 |
2005年 | 1155篇 |
2004年 | 1150篇 |
2003年 | 1078篇 |
2002年 | 1313篇 |
2001年 | 1207篇 |
2000年 | 1105篇 |
1999年 | 1087篇 |
1998年 | 1058篇 |
1997年 | 1098篇 |
1996年 | 1184篇 |
1995年 | 1248篇 |
1994年 | 1135篇 |
1993年 | 1170篇 |
1992年 | 1178篇 |
1991年 | 1020篇 |
1990年 | 914篇 |
1989年 | 636篇 |
1988年 | 91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59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54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64篇 |
1981年 | 46篇 |
1980年 | 52篇 |
1979年 | 57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38篇 |
1976年 | 37篇 |
197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Ms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这是继2014年康定地震后,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又一次强震。笔者等通过已有文献资料,结合鲜水河断裂带南段野外地质调查,统计了滑动速率及历史地震资料,并总结了近代鲜水河断裂带强震迁移规律,对认识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及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得出以下几点认识:①鲜水河断裂带各段滑动速率差异较大,以乾宁为界,从NW至SE段整体上呈现出“先减速后加速”的滑动特点;②泸定地震发震构造磨西断裂,为一次左旋走滑事件;③川滇地区近代历史强震活跃期具有“跳跃性”迁移的特点。自1981年道孚地震后,鲜水河断裂带断进入相对平静期,持续了33 a。自2014年康定地震发生,鲜水河断裂带再次进入地震活跃期;④鲜水河断裂带的强震破裂并非单次地震的“贯通型”模式,而是多次地震的渐进式。断层间相互作用尤其是大地震的发生对断裂带强震复发间隔具有重大影响,相同断裂带的强震也会对后续地震的发生概率产生变化。 相似文献
82.
从西藏南部的定日、嘎拉至青海铜铁山的天然地震探测剖面,实际路线长约2000km,布设了约110台便携地震仪,记录了数百次远震和近震事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资料处理与解释.依据SKS,PKS,ps等横波分裂特征计算的青藏高原中部上地幔的地震各向异性表明:研究区各构造单元内的地震各向异性有明显变化,发现上地幔各向异性快速波的偏振方向与造山带的走向不完全一致.在雅江缝合线、崩错-嘉黎、唐古拉山口、昆仑山口几条断裂带处南、北各向异性出现显著的差异,而金沙江缝合线和班公-怒江缝合线的南、北则没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变化.由P波走时残差,利用层析技术反演了400km深度内的速度图像,可以看出近地表100km范围内速度的不均匀变化与地表划分的构造单元很吻合,进一步佐证了青藏高原是由不同时期的微板块拼合而成的认识.在青藏高原中部150km深度以下发现了多处低速区.在金沙江缝合带下方约200km深度处有一长250km以上、延伸150km的低速体,推测可能是一地幔柱.利用PS转换波划分的界面,显示出青藏高原北部具有低速层和高速层交替出现的地壳结构. 相似文献
83.
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地震打破了Enriquillo断层近240余年的地震平静期, 可能意味着加勒比地区新的活跃周期的到来。 本文通过收集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 地球物理场、 发震构造、 震源物理、 运动学特征及应力场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分析由于海地地震的发生所带来的区域地震危险性等相关认识的改变。 通过对多学科资料的梳理, 分析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开展加勒比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思路, 以期为未来的中国大陆区域动力学模型构建、 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84.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85.
哈拉湖位于青藏高原,在该区开展的地质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找矿前景。为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反射地震试验。反射地震采用1200道接收,道间距2 m,偏移距1 m,炮间距8 m,覆盖次数150次,排列中间激发的观测系统,每道采用6个60 Hz检波器单点组合接收;采样间隔0.5 ms,记录长度2 s,宽频带采集;激发震源为大型车载可控震源。采用该工作方法得到的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较高,构造形态特征明显。根据试验区地形地貌和地震剖面上反映的永冻土层厚度、断裂构造和高速层分布,结合其他资料,确定了验证孔位。 相似文献
86.
87.
利用深层承压水头观测结果,对东明——菏泽长水准测线8——9号测段的高差变化进行了回归计算和相关分析。认为菏泽市城区9号测点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受深层承压水头变化的影响。排除地下水影响因素后证实,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仅3mm左右的升降变化,表明9号测点对这次中强地震仅能反映微弱的形变信息量。 相似文献
88.
对山西省地震局地震文书档案OA管理系统作简要介绍,分析其系统运行优点和注意事项,同时,结合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今后OA管理系统的运行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9.
90.
用三维流变非连续变形与有限元相结合(DDA+FEM)的方法,在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三维构造块体相互制约的大背景中,考虑了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和分层的明显变化,及断裂带东侧四川盆地及鄂尔多斯块体坚硬地壳阻挡的影响,通过用GPS资料做位移速率边界约束和震源机制约束,计算得到研究区的速度场和应力场与该地区GPS测量结果和震源机制分布结果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模拟计算现今构造块体边界断层上表征剪应力及法向应力等综合影响的危险度分布.结果表明,上、中地壳层危险度分布中危险度较高的地段多数与近几十年来发生的七级以上大震区域基本一致.包括2008年汶川8.0级等大震的发震断层.通过分别对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的两种不同构造格局进行试算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地势、地壳厚度、分层与物性明显变化对汶川大震的孕育发生均起了关键性作用.计算得到的应变率强度分布图可见,高原东部整个边缘地带均接近应变率强度的陡变带.其中以龙门山断裂带上的陡变最为明显,西侧应变率强度是东侧的近4倍,而且断裂带东侧应变率强度等值线衰减比西侧快.反映了汶川大震逆冲型发震断层地区独特的特征.此外,由计算得到的应变能密度分布图可见,龙门山断裂带在上、中地壳层中均位于宽度相同、其走向与龙门山断裂带走向一致的高应变能密度带中,在上地壳层这个带的东西两侧则是应变能密度较低的地区,而在中地壳层,其强度在断裂带东侧逐渐向东衰减,西侧应变能密度高,而东侧应变能密度较低.表明在印度板块强烈推挤作用和高原各构造块体相互制约及龙门山断裂带东西两侧特殊构造环境中,高原地壳物质向东水平运动,受到龙门山断裂带东侧介质刚性强度较大的四川盆地阻挡,使得汶川大震发震断层在大震前已积累了相当水平的应变能,并同时处于力学上的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