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8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350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497篇
地球物理   1057篇
地质学   1085篇
海洋学   3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62篇
自然地理   446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EEW) systems ar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earthquake disaster. Earthquake magnitude estim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of the entire EEW system. In this paper, based on 142 earthquake events and 253 seismic records that were recorded by the KiK-net in Japan, and aftershocks of the larg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we obtained earthquake magnitude estimation relationships using the τe and Pa methods. The standard variances of magnitude calculation of these two formulas are ±0.65 and ±0.56, respectively. The Pd value can also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peak ground motion of velocity, then warning information can be released to the public rapidly, according to the estimation results. In order to insur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magnitude estimation results, we propose a compatibility test according to the natures of these two parameter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arly warning information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ough this test.  相似文献   
92.
地震中的人员死亡人数是评价地震灾害受灾程度的重要参数。地震往往引起多灾种的复合灾害。地震人员死亡原因归纳为直接死亡和间接死亡。建筑倒塌、家具翻倒以及海啸、火灾等次生灾害是直接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应激反应、病情恶化、孤独死亡等属于间接死亡。依据建筑法规建造安全建筑,树立复合灾害理念,重视灾害医疗救护等是减少直接死亡与间接死亡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3.
伍国春 《地震学报》2012,34(3):408-414
灾害作用于人类社会后成为灾难, 从而兼具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本文侧重灾害的社会属性, 分析日本近现代地震灾害的社会影响趋势变迁, 指出日本在不断总结灾害应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防灾减灾体制, 其防灾减灾水平在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 灾害越来越具有多样性、 连锁性的特征. 在日本, 地震后的核安全不是新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前瞻性以致核危机扩大. 日本的经验提醒面临社会急剧变迁的我们, 防灾减灾需要考虑到社会变迁的前瞻性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4.
加强高土石坝抗震研究的现实意义及工作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围绕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战略的需要,对高土石坝抗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若干关键问题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针对高土石坝震害资料获取与整理、坝料动力特性研究、多耦合非线性动力分析理论和方法、动力破损特征与地震灾害机理、地震安全评价与震害预测的基本理论、抗震设计及抗震措施、震灾机理和抗震理论的动力模型试验等研究提出了工作设想和展望,并提出了建立土石坝地震安全评价及防灾对策专家系统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5.
我国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强地震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是我国城市安全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内外城市地震灾害惨痛经验表明,震灾预防能力建设不足的城市往往在强震中毁于一旦。实现我国城市安全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城市震灾预防能力建设,切实防控和消除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在深入分析城市地震灾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震灾预防能力建设、城市地震灾害风险防控工作、法规及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震灾预防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6.
吴堡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东北部,区内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在充分分析吴堡县地质灾害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全县域尺度选取坡度、坡向、地表曲率等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模型基于GIS平台按25 m×25 m栅格单元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划分为:极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分别占全区面积的0.63%、12.58%、24.40%、62.39%。针对重点区尺度,选取坡度、坡高等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模型基于GIS平台按水文法划分的斜坡单元开展风险评价,其中极高风险斜坡19个、高风险斜坡69个、中风险斜坡145个、低风险斜坡359个。选取两种尺度下同一区域(A区),对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表明:在不同的尺度下,同一地理位置,风险高低的评价结果可能不一致。在全县域尺度下宜采用各类具备预测功能的数理统计模型,但是在更小的重点区尺度下,由于用来训练的样本数量不够,不宜采用数理统计模型。相应的,县域尺度下可采用基于GIS工具划分的栅格单元作为评价单元;重点区尺度下可采用实际的斜坡体作为评价单元。  相似文献   
97.
金选矿厂含氰废水中氰化物降解及其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凤县四方金矿选矿过程中氰化物的迁移转化和降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尾矿库外排含氰废水氰化物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氰化物环境风险进行评价,为同类项目尾矿浆和尾矿水环境风险评价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8.
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预测图编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地质灾害预测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难题。本文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将全国剖分为2700个单元,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价,并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编制了全国地质现状等值线图,在现状评价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趋势预测,将降雨条件、区域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区域岩组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作为区域地质灾害演变的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编制了1:600万中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图。  相似文献   
99.
以2017年8月对深圳近岸海域沉积物铜(Cu)、铅(Pb)、锌(Zn)、镉(Cd)、汞(Hg)、砷(As)、铬(Cr)重金属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同步调查得到的总有机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探究深圳近岸海域重金属污染来源,应用地累积指数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估生...  相似文献   
100.
印度洋是泛第三极海陆气系统的重要成员,同时是全面顺利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关键海域,其热力状况严重影响亚洲季风变异及我国和全球的气候变化。文章从印度洋热力异常的模态分型、中小尺度关联、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洋际协同效应以及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关键影响风险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研究现状和不足提出研究建议。结果表明:印度洋热力分异与跨区域多源、多尺度交互胁迫对我国东部季风气候与环境生态具有重要协同调控作用和高致灾风险。建议通过国际合作开展海洋全要素过程综合调查,夯实印度洋多维度系统观测体系,突出印度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研究,深化跨界面多尺度过程相互作用、影响和适应有关的耦合机理、联合影响、协同效应气候诊断分析,明确作用隶属和通道机制;发展大数据诊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自适应自组织新方法与数字孪生新技术,丰富中小尺度理论和建模研发,提高我国季风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及其极端灾害研究与预测水平,服务于关键风险预估和等级区划以及灾害精准防治,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气候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及我国防灾减灾与风险治理提供必要科学参考和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