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334篇 |
免费 | 9843篇 |
国内免费 | 593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4篇 |
大气科学 | 109篇 |
地球物理 | 31879篇 |
地质学 | 24574篇 |
海洋学 | 1811篇 |
天文学 | 64篇 |
综合类 | 2375篇 |
自然地理 | 5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1篇 |
2023年 | 1256篇 |
2022年 | 1738篇 |
2021年 | 1761篇 |
2020年 | 1487篇 |
2019年 | 1502篇 |
2018年 | 1070篇 |
2017年 | 1129篇 |
2016年 | 1079篇 |
2015年 | 1463篇 |
2014年 | 2275篇 |
2013年 | 1879篇 |
2012年 | 2409篇 |
2011年 | 2249篇 |
2010年 | 2115篇 |
2009年 | 2312篇 |
2008年 | 2263篇 |
2007年 | 1796篇 |
2006年 | 1930篇 |
2005年 | 1710篇 |
2004年 | 1822篇 |
2003年 | 1807篇 |
2002年 | 2001篇 |
2001年 | 1925篇 |
2000年 | 1748篇 |
1999年 | 1750篇 |
1998年 | 1711篇 |
1997年 | 1735篇 |
1996年 | 1836篇 |
1995年 | 1872篇 |
1994年 | 1708篇 |
1993年 | 1688篇 |
1992年 | 1700篇 |
1991年 | 1474篇 |
1990年 | 1334篇 |
1989年 | 986篇 |
1988年 | 177篇 |
1987年 | 128篇 |
1986年 | 96篇 |
1985年 | 78篇 |
1984年 | 66篇 |
1983年 | 58篇 |
1982年 | 77篇 |
1981年 | 55篇 |
1980年 | 63篇 |
1979年 | 68篇 |
1978年 | 39篇 |
1977年 | 43篇 |
1976年 | 36篇 |
197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区所在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区域水准、GPS、流动重力和跨断层短测线等地形变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已往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资料反映的震前区域性地壳变形背景、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和可能的机理.结果认为:(1)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西秦岭、六盘山等构造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GPS水平挤压闭锁高应变积累、垂直隆升异常高梯度带和重力升、降差异剧烈变化等中长期背景;(2)震前到震时发震断裂附近及其外围相关构造区域断层形变异常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起伏波动变化显著,尤其是汶川地震以来的波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本区构造比邻的龙门山断裂带剧烈右旋错动对本区的影响,与本次岷县6.6级地震过程有关;(3)本区有地形变监测资料积累以来缺乏6级以上震例,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中长期形变背景异常,但何时进入短期-短临阶段确实很难把握,需要不断积累总结和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103.
104.
在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基础上,根据宏观与微观构造测量,通过分析区域岩浆活动性及其测年资料等,揭示了在辽南庄河栗子房地区存在另一个变质核杂岩构造,即栗子房变质核杂岩。该核杂岩具有3层结构和5个部分,即由新太古代变质深成岩及中生代花岗岩侵入体构成的下盘、由不同层次的构造岩组成的中部拆离断层带以及由前寒武纪沉积盖层和白垩纪伸展盆地构成的上盘。栗子房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早白垩世,运动方向为上盘相对下盘由NWW向SEE方向运动,与辽南金州变质核杂岩和万福变质核杂岩在几何学、运动学极性和形成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多相似性,形成于同一动力学背景。该变质核杂岩的厘定可为阐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岩石圈减薄过程及岩石圈的力学和流变学属性提供依据。同时,变质核杂岩与金矿床成矿关系密切,栗子房变质核杂岩的拆离断层带附近可作为下一步金矿勘查的重点工作区,成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6.
摘要:“梅山群”是豫皖交界地段变质程度与佛子岭群、石炭系不同的变质岩系。它主要由斜长角闪岩、变粒岩、浅粒岩、云英片岩、角闪片岩、黑云片岩、大理岩和辉石岩等组成,在区域上可以和商城群歪庙组对比,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对“梅山群”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笔者认为早古生代,南北大陆板块构造的碰撞以华北板块仰冲、扬子板块俯冲为特征,大别造山带古缝合带的位置应在“梅山群”分布区域的南侧。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110.
针对DTC-150防爆地质超前探测仪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研制新型矿井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波观测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对大量工程预测预报资料的分析,结合煤岩有效地震波频率特性等4个关键技术的研究,得出了煤岩有效地震波频率范围和观测系统的有效布设方式,研制了高速、高精度、多通道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给出了掌子面绕射回波形成的探测盲区和巷道声波的处理方法,提出了掌子面绕射回波与直达波不重叠的条件.新型矿井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波观测系统的研制成功为矿井提供了更为准确、更长距离的超前预测预报手段,同时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