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217篇 |
免费 | 8498篇 |
国内免费 | 423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95篇 |
大气科学 | 4456篇 |
地球物理 | 31444篇 |
地质学 | 9760篇 |
海洋学 | 3187篇 |
天文学 | 234篇 |
综合类 | 2208篇 |
自然地理 | 29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2篇 |
2023年 | 1235篇 |
2022年 | 1596篇 |
2021年 | 1740篇 |
2020年 | 1436篇 |
2019年 | 1463篇 |
2018年 | 1044篇 |
2017年 | 1076篇 |
2016年 | 998篇 |
2015年 | 1331篇 |
2014年 | 2169篇 |
2013年 | 1854篇 |
2012年 | 2228篇 |
2011年 | 2068篇 |
2010年 | 2040篇 |
2009年 | 2316篇 |
2008年 | 2261篇 |
2007年 | 1880篇 |
2006年 | 1876篇 |
2005年 | 1744篇 |
2004年 | 1590篇 |
2003年 | 1572篇 |
2002年 | 1792篇 |
2001年 | 1603篇 |
2000年 | 1412篇 |
1999年 | 1390篇 |
1998年 | 1405篇 |
1997年 | 1463篇 |
1996年 | 1465篇 |
1995年 | 1478篇 |
1994年 | 1380篇 |
1993年 | 1333篇 |
1992年 | 1384篇 |
1991年 | 1203篇 |
1990年 | 1031篇 |
1989年 | 700篇 |
1988年 | 113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79篇 |
1985年 | 68篇 |
1984年 | 61篇 |
1983年 | 62篇 |
1982年 | 74篇 |
1981年 | 59篇 |
1980年 | 58篇 |
1979年 | 63篇 |
1978年 | 38篇 |
1977年 | 40篇 |
1976年 | 36篇 |
1974年 | 4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21.
2010年1月12日海地MW7.0地震打破了Enriquillo断层近240余年的地震平静期, 可能意味着加勒比地区新的活跃周期的到来。 本文通过收集该地区地质构造演化、 地球物理场、 发震构造、 震源物理、 运动学特征及应力场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分析由于海地地震的发生所带来的区域地震危险性等相关认识的改变。 通过对多学科资料的梳理, 分析利用多学科研究成果开展加勒比地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思路, 以期为未来的中国大陆区域动力学模型构建、 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22.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站观测报告"(简称"月报").其中,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月报"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23.
一个适用于描述中国大陆冬季气温变化的东亚冬季风指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1951年1月-2007年2月的NCEP V1格点资料和中国台站观测资料,定义了一个冬季风环流指数(IEAWM),并分析其与中国冬季气温和东亚大气环流变化的联系.结果表明该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东亚冬季风系统各成员的变化,兼顾北方和南方的环流状况和东西部热力差异的影响,改进了原有冬季风指数大多针对单一的冬季风环流成员及对中国冬季气温变化反映能力的不足,能够很好地反映中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异常变化.分析表明,当该指数为正值时东亚冬季风偏强,对应着地面西伯利亚高压和高空东亚大槽均偏强,东亚地区对流层中层的高-低纬度之间的纬向风经向切变加强,有利于中高纬度冷空气向南侵入,导致中国大陆地区气温偏低,反之亦然.IEAWM的年代际变化表明东亚冬季风在1985年之前偏强,1985年之后明显偏弱,这与1985年之后中国冬季变暖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4.
125.
Foraminiferal shells from two piston cores separately located at the Ninetyeast Ridge and the Bengal Fan of the Indian Ocean were selected and purified for measurements of natural thermoluminescence (NTL) intensity by a high precision thermoluminescence meter (RGD-3). Variations of the NTL intensity along the two core sequences both spanning the last two glacial--interglacial cycles displayed a strong, identical signal of the global ice volume cycles, which matched well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oxygen isotope data. As higher NTL intensity occurred within interglacial periods and changes in an NTL signal were most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temperature of ambient seawater in which th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hells long existed, the NTL signal could be considered as a potential proxy for orbital scale temperature changes of bottom seawater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相似文献
126.
哈拉湖位于青藏高原,在该区开展的地质调查、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找矿前景。为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在该区开展了高精度反射地震试验。反射地震采用1200道接收,道间距2 m,偏移距1 m,炮间距8 m,覆盖次数150次,排列中间激发的观测系统,每道采用6个60 Hz检波器单点组合接收;采样间隔0.5 ms,记录长度2 s,宽频带采集;激发震源为大型车载可控震源。采用该工作方法得到的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较高,构造形态特征明显。根据试验区地形地貌和地震剖面上反映的永冻土层厚度、断裂构造和高速层分布,结合其他资料,确定了验证孔位。 相似文献
127.
128.
利用深层承压水头观测结果,对东明——菏泽长水准测线8——9号测段的高差变化进行了回归计算和相关分析。认为菏泽市城区9号测点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受深层承压水头变化的影响。排除地下水影响因素后证实,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仅3mm左右的升降变化,表明9号测点对这次中强地震仅能反映微弱的形变信息量。 相似文献
129.
对山西省地震局地震文书档案OA管理系统作简要介绍,分析其系统运行优点和注意事项,同时,结合目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今后OA管理系统的运行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0.
渤海位于北华北新生代裂陷盆地的东部,是一个晚第四纪形成的内陆海盆. 渤海盆地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强烈,交会于渤海中部的NE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庙西北——黄河口——临邑断裂带及NW向北京——蓬莱断裂带是主要的活动构造带,将海区分成4个次级新构造区,成为现代应力场作用的构造基础. 综合研究38个震源机制解和75个井区应力场等资料,以及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渤海及其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压应力方向为NE60~90,张应力为SN——NW30;以水平和近水平应力作用为主;不同构造区主应力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今渤海地区地壳发育以NNE——NE和NW——WNW走向的共轭剪切破裂为特征,是控制地震活动的主要构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