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49篇 |
免费 | 4527篇 |
国内免费 | 598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99篇 |
大气科学 | 75篇 |
地球物理 | 1971篇 |
地质学 | 28535篇 |
海洋学 | 1635篇 |
天文学 | 348篇 |
综合类 | 4036篇 |
自然地理 | 155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5篇 |
2023年 | 822篇 |
2022年 | 1049篇 |
2021年 | 1019篇 |
2020年 | 862篇 |
2019年 | 971篇 |
2018年 | 661篇 |
2017年 | 687篇 |
2016年 | 834篇 |
2015年 | 1018篇 |
2014年 | 2072篇 |
2013年 | 1375篇 |
2012年 | 1988篇 |
2011年 | 2000篇 |
2010年 | 1666篇 |
2009年 | 1800篇 |
2008年 | 1679篇 |
2007年 | 1318篇 |
2006年 | 1426篇 |
2005年 | 1280篇 |
2004年 | 1105篇 |
2003年 | 1061篇 |
2002年 | 933篇 |
2001年 | 1045篇 |
2000年 | 982篇 |
1999年 | 954篇 |
1998年 | 1036篇 |
1997年 | 1089篇 |
1996年 | 914篇 |
1995年 | 958篇 |
1994年 | 790篇 |
1993年 | 703篇 |
1992年 | 803篇 |
1991年 | 719篇 |
1990年 | 552篇 |
1989年 | 446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36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31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17篇 |
1976年 | 11篇 |
1948年 | 14篇 |
1946年 | 8篇 |
194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993.
虽然基于地质统计学的随机反演方法能够有效融合测井资料中的高频信息,但计算效率低,占用内存大,限制了它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本文在保留传统随机反演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引入傅里叶滑动平均(Fast Fourier Transform-Moving Average, FFT-MA)谱模拟进行频率域的地质统计模拟,并利用逐步变形算法(Gradual Deformation Method,GDM)确保模拟结果与实际地震数据的匹配,构建了基于FFT-MA谱模拟的新的快速随机反演方法.与常规随机反演相比,新方法不仅分辨率高,而且能够使反演解得到快速收敛,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减少内存占用.模型试算获得了与理论模型吻合度较好的高分辨率反演结果.实际资料分析也表明新方法所得到的高分辨率反演结果能够对薄互储层进行良好的展示,为薄储层的识别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矿产资源总量预测是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综合化、定量化的工具和手段。本文在考虑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的基础上,对其地质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具体预测处理方法与建议,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7.
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隆升过程及特征长期以来广存争议.岩体中不同单矿物所记录的中低温热年代学信息适用于揭示较新年代地质体的隆升过程,可以为之提供有效制约.在青藏高原部分岩浆岩与变质岩露头区原位采集15块样品,利用锆石与磷灰石裂变径迹等热年代学结果为青藏高原中生代末期以来的隆升过程提供约束.其中,所获10块样品的锆石裂变径迹数据年龄范围为182~33 Ma,分别记录了渐新世之前青藏高原内不同块体间相互碰撞及高原内不同地区的构造热事件.特别是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分布的3个样品,锆石裂变径迹年龄结果一致显示始新世末期-渐新世早期该带存在一期显著的构造热事件.该构造热事件暗示在约36~33 Ma沿雅江缝合带发生过强烈的陆-陆硬碰撞.所获14块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范围为70.4~5.0 Ma,综合热史反演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南部中新世中晚期以来存在整体性隆升,特别是从上新世开始隆升速率显著加快.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向高原东南部变年轻的趋势,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在上新世以来的构造隆升较其他地区要强烈,暗示印度-亚洲板块碰撞驱动机制对该时期的高原隆升具有控制作用.此外,青藏高原中部在白垩纪末期-始新世可能即已隆升至相当高度,此后至今保持了相当低的剥蚀速率. 相似文献
998.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7,(1)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但该地区成岩作用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根据岩石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确定车排子地区成岩作用类型及成岩事件发生顺序;根据阴极发光测试,确定方解石胶结物期次、石英次生加大发育程度及高岭石分布特征;根据X线衍射,确定黏土矿物组成及各矿物成分体积分数;根据氧同位素测试,确定自生方解石形成温度;采用反演回剥法研究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储层主要经历压实作用,方解石、石英、黄铁矿等的胶结作用及长石和石英的溶蚀作用。方解石胶结物形成温度主要介于40~85℃,大致对应早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至早成岩阶段B期;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主要来源于长石的溶蚀;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压实阶段、压实胶结阶段及压实溶蚀阶段。该研究成果为车排子地区八道湾组地层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99.
2004年,河南省地质调查院共承担国家地质找矿项目8个,主要部署于豫西南地区、青藏铁路沿线南段和新疆西昆仑地区。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新发现矿产地7处,控制矿产资源量银2010吨、铅锌421万吨、铜51万吨、铁6109万吨,地质找矿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丁青-碧土段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藏东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丁青-碧土段位于该缝合带由东西向转向南北向的转折部位,夹持于冈瓦纳大陆冈底斯-察隅陆块与泛华夏扬子大陆昌都-思茅陆块之间,经历过强烈伸展、挤压、碰撞、急剧沉降和隆升,是地质构造极其复杂的造山带。其沉积构造环境复杂多样,与该缝合带发展演化有关的岩浆活动极其强烈、频繁,并发育有高压变质带。丁青-碧土-怒江洋盆经历了较为完整的威尔逊旋回,包括裂谷-初始洋盆阶段、洋盆扩张阶段、俯冲消减阶段、封闭碰撞阶段的发展和演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