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09篇
  免费   2298篇
  国内免费   1986篇
测绘学   1565篇
大气科学   2644篇
地球物理   3609篇
地质学   4616篇
海洋学   726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950篇
自然地理   1818篇
  2024年   143篇
  2023年   488篇
  2022年   628篇
  2021年   705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418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442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828篇
  2013年   604篇
  2012年   779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645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19篇
  2001年   406篇
  2000年   337篇
  1999年   335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71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20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74年   4篇
  1959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7年   4篇
  194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芦苇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从TM图像上获取芦苇冠层叶面积指数的方法:首先对芦苇的生长背景进行分类;然后,对不同的背景光谱利用冠层反射率(FCR)模型计算得到查找表;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和查找表中的数据作为参数进行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从而得到芦苇冠层LAI。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有很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能够消除背景对反演结果的影响,有效提高LAI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62.
2008年10月31日,“高分辨率卫星SAR技术与应用专题研讨会”在杭州圆满落幕。来自全国科研、教育和企业界的1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就微波对地观测技术与应用等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63.
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的地电化学成晕机制的研究,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东北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虎拉林金矿和澳大利亚第四纪厚层覆盖区Challenger金矿进行可行性找矿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在上述已知矿区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上述地区寻找的隐伏金矿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对两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4个有利的成矿靶区,经工程验证发现2个金矿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4.
2008年7月4日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与加拿大MDA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了"RADARSAT-2卫星数据分发新闻发布会"。从即日起,中科院对地观测中心正式分发加拿大RADARSAT-2卫星数据.来自国土、地质、测绘、农业、林业以及石油等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65.
多因子影响的地图居民地自动聚群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地图综合目的的居民地聚群需要遵循Gestalt的邻近性、相似性和方向性原则,描述居民地结构、形态及其关系需要6个因子,即居民地间的距离、可视区域面积、大小相似度、形状相似度、方向关系、居民地内部方向;进而运用这些原则和因子,给出了居民地的自动聚群和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66.
已有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方法无法对年、月、旬等现今时间尺度上的断层活动变化进行有效预测。运用基于地震活动定量指数运算程序的地理信息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方法被应用于贝加尔裂谷系(BRS)及邻区的研究当中。研究发现,断层活动变化发生在以几年为周期的时间尺度上,这无法用区域应力场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沿着穿越贝加尔裂谷系的剖面编制了活动断层图以及地震活动定量指数曲线。提出的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地震活动定量指数对活动断层进行仔细的分类,从而为解决地震中期预报相关问题开辟了重要途径。这种方法还被用来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时空变化和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实时尺度上断层活动具有高频发生的特征,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脆性岩石圈板内和块体内部运动产生的慢变形波的干扰导致的。利用变形波的通过速度可以对活动断层进行分组,各组具有不同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参数,同时还可以对变形波波前的方向以及某一区域内主要断层在实时间隔内(地质上的瞬间)的活动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孔雀河斜坡东南部地区中晚奥陶系砂岩中重矿物分析研究,表明库鲁克塔格露头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电气石-石榴石-磁铁矿-赤褐铁矿组合,孔雀1井样品稳定重矿物为锆石-石榴石-电气石-白钛石组合,二者有些差异,但分析结果反映了同样的母岩性质.研究区内沉积岩母岩主要来自于酸性、中基性岩浆岩和部分变质岩,为混源产物.结合对地震剖面的分析,认为研究区物源来自南(阿尔金造山带)和北(库鲁克塔格隆起)两部.根据稳定重矿物ZTR指数判断,南、北两个方向而来的沉积物在孔雀1井附近交汇,并沿各自路线运移、沉积.  相似文献   
68.
运用K-L变换和NDBI(Normalized Difference Barren Index)指数法,对试验区--沧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ASTER遥感影像进行处理,然后分别对两种方法处理后的图像采用最小距离法监督分类,提取城市用地信息,并对分类后的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DBI指数法对城市用地信息提取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9.
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法主要有充电法、高密度电法、甚低频法、电磁感应法和电磁波法(探地雷达)等.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电(磁)法是最主要的探测方法.本文介绍了电(磁)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原理和特点,并列举了各种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笔者对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电(磁)法技术在地下管线探测中拥有巨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0.
在分析河南黄淮平原土壤和小麦籽实中Cu含量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其结果为:研究区小麦籽实中Cu的单项污染指数Pi的平均值为0.473,说明研究区小麦籽实未受Cu的污染。Cu的状况良好。进一步讨论了土壤中Cu的含量与小麦籽实中Cu含量间的关系。认为小麦籽实中Cu的积累与土壤中的总Cu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与土壤中的有效态Cu含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将土壤有效态Cu作为土壤Cu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并建立了小麦籽实Cu与土壤有效Cu的响应关系模型,确定了土壤中有效Cu的安全界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