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594篇 |
免费 | 3385篇 |
国内免费 | 354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03篇 |
大气科学 | 1505篇 |
地球物理 | 6319篇 |
地质学 | 7890篇 |
海洋学 | 2285篇 |
天文学 | 327篇 |
综合类 | 1227篇 |
自然地理 | 17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608篇 |
2022年 | 727篇 |
2021年 | 725篇 |
2020年 | 626篇 |
2019年 | 733篇 |
2018年 | 537篇 |
2017年 | 506篇 |
2016年 | 500篇 |
2015年 | 581篇 |
2014年 | 934篇 |
2013年 | 650篇 |
2012年 | 871篇 |
2011年 | 840篇 |
2010年 | 870篇 |
2009年 | 850篇 |
2008年 | 829篇 |
2007年 | 745篇 |
2006年 | 794篇 |
2005年 | 767篇 |
2004年 | 685篇 |
2003年 | 785篇 |
2002年 | 802篇 |
2001年 | 758篇 |
2000年 | 593篇 |
1999年 | 482篇 |
1998年 | 556篇 |
1997年 | 502篇 |
1996年 | 522篇 |
1995年 | 463篇 |
1994年 | 433篇 |
1993年 | 407篇 |
1992年 | 426篇 |
1991年 | 322篇 |
1990年 | 276篇 |
1989年 | 221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46篇 |
1984年 | 28篇 |
1983年 | 28篇 |
1982年 | 40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3篇 |
1977年 | 10篇 |
1974年 | 11篇 |
1954年 | 2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962.
以铸态Ni-Cr-Fe合金为试样,于1 050℃湿氢气氛下恒温氧化20 h。通过氧化增重、SEM/EDS以及薄膜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氧分压对该合金在弱氧化性气氛下氧化成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氧化膜从外到内氧化物组成依次为:MnCr2O4、Cr2O3以及SiO2。氧化膜的厚度、组成及形貌与体系的氧分压密切相关,中等氧分压(15.9×10-18atm)有利于表面尖晶石的形成;较低氧分压有利于形成厚而多孔的氧化膜,而高氧分压则趋向于形成薄而致密的氧化膜。 相似文献
963.
964.
根据海台、无震海岭.活动洋中脊以及几条破碎带,可把阿拉伯海划分成几个深海盆地.这些盆地的进化历史已从地球物理的研究中推演出来.东阿拉伯海盆(EAB)位于Laxmi-Laceadive海岭及印度的西部大陆坡之间,被认为其下伏是由裂谷和相关过程形成的过渡地壳, 相似文献
965.
非绝热加热对热带气旋径向非均匀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平面极坐标系下无摩擦有外源(非绝热加热)的正压无辐散方程,将热带气旋的物理量分解成环境场和扰动,进而求出了热带气旋扰动的行波解,并分析了风场(切向、径向)和重力位势扰动场的径向非均匀松紧结构.表明:这种松紧结构与热带气旋所在纬度的科氏参数(f)、热带气旋的强度(Ω)、热带气旋扰动的圆频率(ω)、热带气旋扰动在θ方向的角波数(m)有关,且不同要素的松紧结构不尽相同;同时还受非绝热加热(Q1)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使风场(切向、径向)呈内紧外松的非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966.
利用遗传算法对大型高桩码头的桩基布置问题建立了离散结构优化模型,通过对上海宝钢30万吨码头桩基优化的算例分析,得到了较常规算法更好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967.
本文从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网距的选取、数据点的图形结构、网格算子等三个方面加以讨论,提出了频域中数据网格化的方法,最后利用两个周期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一些卫星测高数据网格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968.
冲绳海槽北段的重磁场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1992年之前,国内对冲绳海槽的调查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槽的中部和南部,而对其北段的调查研究工作却很少。根据实测的重磁异常,较深入地分析了海槽北段的地球物理场特征,构造活动地壳结构及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冲绳海槽北段同样具有强烈的地壳构造活动。 相似文献
969.
南海深地震探测的重要科学进程: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研究其深部地壳的结构对深入认识南海共轭边缘的构造属性、深海盆形成演化历史、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机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南海地壳结构的深地震探测从构造区域上可分为南海北部陆缘、南海南部陆缘、南海中部深海盆等几个海域,在探测技术上经历了声纳浮标、双船扩展剖面(expanding spread profile,ESP)、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OBS)探测3个阶段。特别是近20年OBS探测蓬勃发展,从南海北部、发展到南海南部、再到南海中部,从二维直线探测到三维网格探测。这些探测和研究得到了宝贵的深部地壳结构信息,为南海的形成演化理论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推动了国产OBS的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而最新完成的深海盆三维OBS探测标志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具有非常深远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