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6篇
  免费   1114篇
  国内免费   660篇
测绘学   72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442篇
地质学   1999篇
海洋学   371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366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3篇
  1977年   10篇
  1974年   10篇
  1965年   8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71.
利用文安~蔚县~察右中旗深地震测深剖面的资料,进行了一维,二维射线追踪时拟合与合成地震图计算,获得了本区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在纵向和横向上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M面起伏较大,其埋深由冀中坳陷的31.0km向西至山西隆起区北部天镇达42.0km左右。浅部断裂较发育,根据对应其地壳深部界面及速度等线在起伏变化程度和反映断裂带附近各波组特征,推测了地壳深部断裂。  相似文献   
72.
采用中国中西部地区(21~36N, 98~112E)193个地震台在1992~1999年间记录到的9 988次地震的Pg和Sg震相走时的读数资料,用Roecker的SPHYPIT90程序,反演了该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并用SPHREL3D90程序进行了地震的重新定位.反演结果揭示了中国中西部地区地震P波速度结构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这些不同深度上波速的横向变化多以该地区的活动断裂为分界线.可以看出活动断裂两侧存在明显的速度反差.通过重新定位,得到了6 459次地震的震源参数,这些精确定位的地震震中明显沿该区活动断裂呈现条带状分布,其范围和尺度清晰地表示了这一地区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的紧密关系.其中,82%重新精确定位的事件的震源深度在20 km以内. 这一结果与笔者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得到的重新定位的震源深度分布相一致.   相似文献   
73.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电性结构和地块变形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地电磁剖面电性结构的研究表明, 沿剖面可以区分为4个电性区块, 分别与巴颜喀拉地块(BK区块), 秦祁地块(QQ区块), 南北地震构造带(HY区块)和鄂尔多斯地块(OD区块)对应. 区块BK, QQ和OD的地壳电性结构具有相似的特点, 上地壳为高阻层, 下地壳上部为低阻层, 下地壳下部到上地幔的电阻率随深度增加逐渐增大. 上述3个地块的电性结构特点与青藏高原南边缘、东边缘等其他较完整地块的地壳电性结构相似, 属于大陆内部变形不严重或较完整地块的正常地壳电性分层. HY区块属于地壳发生严重变形的边界区, 电性成层性遭到破坏, 结构复杂, 是现今构造活动和地震活动较强烈的地区. 青藏高原东北缘各地块相互间的接触关系既有向外围的仰冲作用, 又有走滑作用, 不同于高原的南边缘带和东边缘带. 对地壳内的低阻层成因进行了分析, 对岩石圈厚度进行了估测.  相似文献   
74.
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存在的混合岩化现象是地壳深熔作用的结果. 广泛发育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的混合岩(称为高喜马拉雅混合岩)为研究地壳深熔过程及其与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简称为淡色花岗岩)的成因联系, 为探讨地壳深熔在碰撞造山后地壳演化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目前对于混合岩与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是否存在成因关联, 混合岩与深部断裂构造的形成和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缺乏该混合岩形成的直接年代学资料是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高喜马拉雅结晶岩系中的混合岩的3个基本组成单元——中色体、浅色体和暗色体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 对其中的浅色体进行了K-Ar年代学研究. 结果表明Ⅰ-类浅色体的形成年龄约为23 Ma. 该年龄与喜马拉雅主中央断层开始活动的时代一致或略早于其形成时代, 显示地壳深熔在主中央断层的形成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Ⅱ-类浅色体的形成年龄与淡色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 从年代学上为淡色花岗岩与混合岩中浅色体的成因联系提供了新的约束. 本次研究在聂拉木地区获得了6.23 Ma浅色体形成年龄, 这是目前在高喜马拉雅中段获得的最年轻的淡色花岗岩岩浆活动的证据.  相似文献   
75.
软流层、中地壳与盆-山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大量的地学断面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及其丰富的有关中地壳的信息,但极少有人将中地壳的与盆地、断隆山的形成和演化相联系.大陆层控构造理论认为,上地壳正断层上盘在下降过程中,挤压下伏中地壳塑性层,中地壳塑性层物质在该压力作用下从下降幅度最大、垂向压强最大的箕状盆地翘降端压出,主要流向垂向压力较小、紧邻断层面应变空间的下盘,促使该盘向上倾斜,形成断隆山,组成盆—山系.现今中国东部阴山、秦岭、太行山和燕山等断隆山脉,无不与同时代深沉降的断陷盆地毗邻.松辽盆地和西侧大兴安岭以嫩江断裂为界,断陷盆地和断隆山由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同时开始形成到新生代,伴随松辽盆地大幅度沉降,大兴安岭大幅度隆升.在重力均衡作用下,盆—山系形成引起莫霍面隆起和上地幔软流层隆升,在沉积盆地和断隆上形成大量金属、非金属和油气矿产.中生代以后,软流层大规模发育.软流层隆升对大型含油气区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76.
中国华南大陆重力场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力观测资料通过适配滤波、延拓和水平求导技术进行数据处理 ,获得了中国华南大陆的重力场展布和构造格局 ,并在网格数据反演的基础上求得了壳幔边界 (Moho界面 )的起伏变化。结果表明 :1华南地区 Moho界面埋深为 3 0~ 40 km,地壳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减薄 ,在陆缘与浅海地域  相似文献   
77.
本文简述了GPS测量技术 ,重点介绍了福建地壳形变GPS观测网利用GPS定位技术在地壳形变监测方面及其在地球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并取得了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78.
地震引起的地壳形变和地面振动可通过地表沉积层的固结、固体岩石的破裂、含水层的变形以及裂隙填充物的清除改变河流和井水位。虽然局部条件会影响反应的类型和幅度,但报道水文对地震反应的观测报告说明,出现河流和井水位变化的最大距离与地震震级有关。地震引起的河流变化可在距震中几十到数百千米的区域内观察到,而井水位的变化可在距震中几百至几千千米的区域内出现。  相似文献   
79.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US定位集团公司推出一种可收集定位数据的装置,该装置称为Rhino Rover,它通过使用Garmin GPS 17N型接收机,可在野外作业中采集到载波相位和伪距定位的数据,并可自动记录下与格式无关的数据变化,通过采用Rhino后处理器,这些数据可得到差分改正,最后为静态和动态测量数据提供厘米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0.
地貌单位线(GIUH)基于流域地貌特征和概率方法,在我国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针对面雨量分布不均问题,通过分析初始概率的变化,考虑GIUH的非线性改正,并用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