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284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48篇
地质学   588篇
海洋学   3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地质构造复杂,土体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各种类型的黄土滑坡广泛分布。黄土滑坡具有滑动规模大、滑动速度快、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黄土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特别是临滑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重要意义。根据黄土力学性质试验与典型黄土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比分析黄土剪切应变特性与滑坡滑动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建立了中、浅层与厚层黄土滑坡的应变破坏标准。经多处滑坡实例验证,结果基本合理,可应用于黄土滑坡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流动对土体产生渗透力;当渗透力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土体破坏,也就是当施工造成地下水水力坡度超过砂层的临界水力坡度即产生流砂现象.运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学方面的原理其处理方法有两类:—是莫尔一库仑法:即c法和φ法;二是临界水力坡度法(Ic法).  相似文献   
13.
邓友生  马巍  何平  周成林 《冰川冻土》2003,25(6):644-647
将研制的高分子有机材料作为添加剂,加入到土体中,经过拌和夯实、干燥固结,能够起到稳定和提高土体的强度,并具有低渗透和低吸水等特性.冻胀试验表明:加入添加剂不仅能阻止土体冻胀的产生、外来水源的入侵及水分的迁移,还能隔断土体孔隙之间的联系,使水分在土体孔隙中不能运移,从而达到了防治冻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芜湖青弋江骨坡的抗滑桩治理设计”一文的续文。文中提出抗滑桩设计中还应考虑的二个土体局部稳定性问题及其计算方法:桩间土下滑稳定及桩顶斜坡抗滑稳定。前者采用潘家锋根据杨森(Janssen)理论提出的公式及沈珠江根据极限平衡理论提出的公式计算,后者根据斜坡地质条件采用泰勒(Taylor)曲线计算坡脚圆滑动及半晓普(Bishop)理论计算复合滑动面的滑动。  相似文献   
15.
打桩挤土的现场试验研究及土体位移的计算公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打桩挤土使周围土体发生位移,对周围其他桩及附近原有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产生破坏。本文通过典型工程打桩过程中的监测数据,运用小孔扩张理论结合回归分析方法导出了计算土体位移量的经验公式。运用该公式可定量预估挤土程度,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基坑土体自承支护的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下工程围岩收敛约束曲线出发,在总结现代围岩支护理论的基础上,导出了基坑土支护位移曲线,阐述了基坑土体自承支护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在BDWF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等价线性迭代不断修正土体模量以逼近土体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对建筑筒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动力分析。为了分析筒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考虑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将桩-土-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空间体系简化为二维问题计算。结果表明,筒桩基础桩基相对桩基于桩基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筒桩基础的柔性改善了结构的基本周期。  相似文献   
18.
土体各向异性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体原生和次生各向异性有本质不同。从柔度矩阵的角度分析了弹性和弹塑性理论对各向异性的反映 ;复杂应力状态下砂土真三轴试验结果表明 ,次生各向异性对土体应力应变关系有很大影响 ,是土体特性的本质体现 ,在土工数值分析中应当充分考虑其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尝试用二维断层模型来描述断层在不稳定开始时滑动弱化速率的定标律。断层由一系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变弱的片区组成,这些片区被牢固的障碍体所分隔。第一组断层包含不同尺度总滑动长度相同的片区的平均分布,而第二组断层由各种分形康托尔集合组成。破裂的整体活动性质由指数增长率λ来描述。对无限均匀的断层,系数λ由摩擦定律的弱化速率控制。在非均匀断层系中我们估算每一个断层的弱化速率,因为一个断层系的指数增长率λ与均匀断层是一致的。利用这种均匀断层的破裂过程,我们根据不同尺度均匀性断层和给定的系数λ来计算弱片区上的弱化速率。对于大尺度的破裂,弱化速率与尺度无关,长片区的开始过程类似于无限断层的破裂情况。本文考虑的是小尺度和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破裂,弱化速率记为α=β0^*/a,其中a为破裂尺度或者单个断层长度的一半,β0^*≈1.158。本文计算了滑动弱化距离Dc的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计算结果的物理含义,并给出了这个参数与尺度相关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20.
人工土层冻结法加固在盾构出洞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秦爱芳  李永和 《岩土力学》2004,25(Z2):449-452
软土地区盾构出洞施工中洞口土体易失稳、渗水,上海明珠线二期工程浦东大道站至张扬路站区间,隧道在盾构出洞施工中,为确保地面建筑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及正常使用,首次采用了人工土层冻结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出洞口土体加固的方案选择、关键技术处理及实际取得的效果,并探讨了人工土层冻结加固在含水松软土层的地下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