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15篇
地质学   170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将根据初至地震P波的宽带记录(即在宽频范围内的记录)得出的体波震级m_B重新引入国际地震实践中能更快地估计大地震的大小。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震级测定工作组做出的这一建议以及与未来震级测量标准相关的其他建议于2005年10月2~8日在智利召开的IASPEI大会上被IASPEI地震观测与解释委员会采纳。  相似文献   
72.
引言巨大的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多种多样的损失和危害。在21世纪之初的几年内,尤其是2005年,巨灾的频繁发生,如印度洋海啸、美国的"卡特里娜"、"丽塔"、"维尔玛"等飓风,全球性禽流感、南亚大地震,造成了约20万人的死亡,伤者30余万人,无家可归的人约200余万人,直接经济损失美元  相似文献   
73.
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阶段性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宋治平  徐平  薛艳 《地震》2001,21(1):47-52
通过对华北地区1970年以来震群活动的分析表明,唐山地震的震群活动显示出一定的迁移性和阶段性。应用流变介质包体孕震模型的理论进行了初步力学分析。张北地震的预测检验表明,震群活动的迁移性与阶段性对强震的中期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从地震的续发性和迁移性入手,对1941~1990年间日本内陆发生的M≥6.5的13个地震,及其震中周边广阔范围内的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该区域的地震前兆活动与平静状态;获得了对日本内陆地震活动一些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75.
首先对由深部地震测深剖面观测综合归纳出一个华北地区岩石圈12层三维非均匀实际模型在承受和不承受来自底面的上拱力条件下的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唐山地震孕震条件及长期前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6.
研究了地电短临震兆机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引潮力触发地电短临前兆模式。据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地电临震震兆特征,并以唐山7.8级大震为例,从实际观测中检出具有此模式特征的震兆(具有起潮力特征),从而验证了所提模式理论的客观存在的可能性。最后给出与此有关的地电短临预报方法。即,根据脆性岩石失稳的相对刚度比较准则,定义部分岩体刚度λ=0的状态为临震阶段,分析λ=0时起潮力引起位移的特征和规律,得出原地监测岩体刚度是否为零(进入临震阶段)的方法。因为在弹性阶段,λ为较大正值,微小的起潮力只引起微小的位移,此时的电响应甚小,通常检测不到;但随着构造力的积累,介质进入临震阶段,此时同样微小的起潮力却可引起甚大的位移(λ=0时,位移为无穷大),从而产生可检测的电响应。由于这种电响应具有与起潮力相同的周期,故可把临震电响应同各种干扰区分开,判定为临震前兆,从而建立了地电临震前兆起潮力触发模式,并可给出相应的短临预报方法。对1976年唐山7.8级强震前后震中周围地电阻率及大地电场实测资料进行谱分析,发现仅在主震前二个月至半月内,两种不同物理本质的电响应分别出现与起潮力MS波与MSf波周期相同的异常变化。这是对所提临震前兆模式和预报  相似文献   
77.
构造塌陷,是指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壳岩层塌陷。根据唐山地震前的跨地震主断裂的水准测量结果,可以认为,伴随1970年5月25日的丰南地震,在主断裂下降盘内出现了大规模的侧向张破裂。这以后出现的地下水位和重力等震前趋势异常,都可以用地下水向破裂区的迁移来解释  相似文献   
78.
79.
確立地震烈度的標準問題,迄今尚未能够很好地解決,許多不同的情况尚待研究,模型試驗還須要做,然而我們不能等待,國家大規模的建設,正在進行,馬上就需要地震資料,來確定必要的抗震措施,使建立在地震區域內的人民事業得到適當的安全。這個安全係數不能偏於保守,亦不能偏於冒險,在尚沒有很好的科學標  相似文献   
80.
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与沙罗周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作者在1997年提出的“信息有序系列”的概念和方法,研究了一些亚洲大地震的时间有序性,本文列举1934-1970年期间亚洲M≥8级大地震,中国历史M≥8级大地震,兴都库什地区中深震(Ms≥7),结果表明,这些地震的一些时间有序性与反映日食序列变化的沙罗周期关系较密切。亚洲6个8级大地震时间间隔的数值在2130-2210d的范围内,这是地震时间有序性的一个好例子。这表明,时间有序性具有周期性不能描述的特性,它和新兴的复杂性科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