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5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6672篇
海洋学   303篇
综合类   386篇
自然地理   12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6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52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96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受勘探难度大和地震品质差等诸多影响,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简称塔西南)的油气资源勘探历经数十年,至今尚未获得实质性重大突破。本文根据近年来在塔西南实测的高精度无人机航空磁测数据资料,针对盆地的基底结构、凹陷分布及特征,主要断裂构造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规律,局部异常与含油气有利圈闭构造及其分布特征等与油气成藏相关的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些认识,成果可为塔西南进一步开展油气勘探战略选区及深部资源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32.
随着煤层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对煤层含气量预测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煤层含气量测井响应特征,分析测井参数与含气量的相关性,提出MIV(Mean Impact Value)技术与LSSVM(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结合的测井参数优选策略,优选最优测井参数作为网络建模的输入自变量组合,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LSSVM网络核心参数,最后构建一套适用于煤层含气量预测的MIV-PSO-LSSVM模型。在此基础上,分别对比分析LSSVM、PSO-LSSVM、MIV-LSSVM和MIV-PSO-LSSVM模型对煤层含气量的预测性能,并与传统多元回归方法进行了对比,利用拟合优度和均方根误差对此5类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SO优化下的LSSVM模型预测精度得到有效提升,结合MIV方法优选测井参数可大幅度改善神经网络建模性能,MIV-PSO-LSSVM模型可实现煤层含气量高精度预测,为煤层气勘探及其储层评价提供新的技术支撑,且本研究的建模策略及思想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机器学习建模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33.
宋小年  冯天培 《岩矿测试》2006,25(2):189-19019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硅铝丝(Al—1%Si)中Si及杂质元素Fe和Cu。确定了最少取样量和样品溶解方法,优化了元素分析谱线和仪器的测量条件。实验表明,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9%~1叭%,相对标准偏差(n=6)低于1.4%,Si、Fe、Cu的检出限分别为8.5、1.0和0.4μg/L。该方法应用于快速测定键合硅铝丝中的各种元素,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34.
含油气盆地成岩作用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前沿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忠  陈景山关平 《岩石学报》2006,22(8):2113-2122
1990年代以来成岩作用研究在国际沉积学中的地位已经发生重要转变,成岩作用研究群体或“共同体”已经初步形成。从岩石类型、地理-气候环境类型、成岩演化阶段、盆地类型等不同方面,本概括和论述了成岩作用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今含油气盆地成岩作用的核心科学问题,即“盆地动力学过程控制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系统及其时空演变机制”。围绕该科学问题,并结合本专辑讨论的热点,进一步分析了成岩作用的盆地动力学背景、流体-岩石作用机制和分布、成岩圈闭和成藏条件、油气勘探开发应用等研究前沿及其存在问题,特别针对性地指出了我国含油气盆地成岩作用研究应该加大投入的领域.  相似文献   
935.
利用区域地物化资料,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及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对东天山成矿带中黄山铜镍矿床、小热泉子铜锌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对东天山西段进行了有色金属矿床找矿靶区预测.预测结果认为:色尔特能、铜花山-硫磺山、米什沟、马鞍桥、彩华沟是今后找寻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936.
黑龙江省铜山斑岩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武广  刘军  钟伟  朱明田  糜梅  万秋 《岩石学报》2009,25(11):2995-3006
铜山大型铜矿床位于小兴安岭西北部,是中亚-兴蒙造山带北东段最著名的斑岩型铜矿床之一,矿体产于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和中奥陶世多宝山组安山岩、凝灰岩中,铜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关系密切.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铜山铜矿床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_2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的演化.成矿早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少量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420℃~>5500C之间,流体盐度介于13.72 wt%~59.76 wt%NaCl eqv之间;中阶段为铜山矿床的主成矿阶段,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和含CO_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41℃~417℃,流体盐度介于2.96 wt%~14.04 wt%NaCl eqv之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上属H_2O-CO_2-NaCl体系;晚阶段仅发育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22℃~218℃,盐度介于3.71 wt%~15.96 wt%NaCl eqv之间,表明晚阶段有大气降水的混入.成矿早、中阶段的流体均为不混溶流体,流体沸腾作用是金属硫化物大量沉淀的主要机制.铜山矿床形成于陆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937.
赵绳武  王猛 《西北地质》2009,42(4):46-52
前震旦系碧口群,属四川古陆核西北缘,中新元古代发育的岛弧型建造,经晋宁运动碰撞拼贴,组成扬子地台的一部分,本身固结成为古陆.在其周边及东部成带分布了含锰岩系.目前各含锰矿带上的锰矿床,具体层位归属有蓟县纪、震旦纪、寒武纪等之不同认识.经分析研究认为,含锰岩系均属前震旦纪摩大岭复背斜褶皱带(即碧口古陆)之上的盖层型震旦寒武纪沉积,大致应为同一时代,即晚震旦世.由于各带所处地质构造背景、沉积环境的不同,锰矿特征明显有异,南含锰矿带临接扬子地台,为弱还原地质环境相对稳定,以优质锰矿类型为主;北含锰矿带紧邻秦岭地槽,凹陷较深为还原环境,以高磷锰矿为主.在该带含锰岩系的构造岩性有利部位,易形成风化淋积型锰矿床.故在寻找锰矿过程中,应区别对待,注意优质锰矿的辨认,并对本区锰矿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38.
铜陵市大气降尘中铜元素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和评价矿产资源利用过程对大气污染的可能贡献,评价了典型有色金属矿山城市--铜陵市的大气降尘中铜元素的污染状况及其来源。运用ICP-AES法分析测试了铜陵市不同功能区17个大气降尘样品中铜元素的含量,并采用富集因子法定性地判断了各采样点铜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铜陵市大气降尘中铜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2 190×10-6,富集因子最高值为391.5;大气降尘中铜元素污染严重,形成了以铜开采和冶炼企业为中心的污染区域;铜矿石的开采和冶炼对大气降尘中的铜元素污染贡献较大,是主要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939.
通过对金川铜镍矿床地质、矿化特征与加拿大伏伊希湾(Voisey’s Bay)铜-镍-铂族元素硫化物矿床进行系统对比分析,总结出这2个世界级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演化方面的相似性、可比性及其共同特点,即深部岩浆房含矿岩浆沿通道脉动式上侵,到上部表现为“小岩体,成大矿”。成矿作用过程和模式表现为:①含矿岩浆的有序侵位显示岩浆在深部岩浆房停歇过程中曾发生熔离分异,形成岩浆、含矿岩浆、富矿岩浆和矿浆分层结构;②成矿作用是在富有动力的岩浆环境下岩浆不连续(脉动式)上侵过程中发生的,岩浆熔融体富含挥发组分,上侵活动剧烈,围岩角砾化;③含矿岩浆沿相同的通道或越位上侵,在先期侵入岩体下侧或上方不同空间成矿;④岩浆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相互作用、组分交换和成矿物质的富集。深入阐明了含矿岩浆不连续(脉动式)上侵、后续岩浆补给和混合是镁铁—超镁铁岩体中硫化物被聚集在岩浆流动的通道内形成超大型铜镍硫化物型铂族元素矿床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40.
南京地区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南京市城市立体地质填图试点工作中,经钻探于仙林大学城发现一套新近系含膏砂泥地层,可与六合灵岩山雨花台组沉积地层对比。该地层的发现对于重新认识南京地区某些相类似断陷盆地基岩面之上的松散覆盖层的结构很有意义,对其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中的影响进行了评述。同时,对地下水参与成矿作用进行了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