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06篇 |
免费 | 1105篇 |
国内免费 | 6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6篇 |
大气科学 | 298篇 |
地球物理 | 856篇 |
地质学 | 1943篇 |
海洋学 | 579篇 |
天文学 | 51篇 |
综合类 | 226篇 |
自然地理 | 1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3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193篇 |
2020年 | 238篇 |
2019年 | 203篇 |
2018年 | 178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24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211篇 |
2013年 | 201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179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181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123篇 |
2006年 | 139篇 |
2005年 | 112篇 |
2004年 | 118篇 |
2003年 | 77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60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62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1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5篇 |
1975年 | 3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33年 | 2篇 |
192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恢复重建将用时3年,资金总需求约860亿元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优先安排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及恢复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功能本刊讯报道近日,国务院印发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针对重建总体要求、空间布局、居民住房和城乡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对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行全面规划,是芦山地震灾 相似文献
62.
63.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本溪大台沟铁矿为鞍山-本溪铁矿成矿带内发现的首个位于标高-1000 m以下的特大型“鞍山式”铁矿床,含矿岩系为近直立展布的鞍山群樱桃园岩组,包含其内的铁矿体为隐伏的厚板状陡倾斜矿体,矿体埋深1100~1200 m,控制矿体延长2000 m.矿体自上向下可划分3种自然矿石类型,分别为赤铁矿石、赤铁磁铁复合矿石及磁铁矿石.大台沟铁矿床属典型“鞍山式”铁矿床,矿物成分较简单,含铁矿物以磁铁矿和赤铁矿(镜铁矿)为主;矿石结构类型有镶嵌粒状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柱状粒状变晶结构等;矿石构造类型以条带状为主.铁矿石TFe品位平均为29.34%;mFe品位平均为14.63%;矿石中其他元素含量除SiO2较高外,均甚微,SiO2平均含量46.08%.笔者在阐述大台沟铁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出大台沟铁矿找矿标志,对于区域内潜在的“大台沟式”(埋藏较深、存在高大磁异常)铁矿床的找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东南极普里兹湾地区花岗岩类的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东南极普里兹湾地区出露大量泛非期花岗质岩类,利用I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测得达尔克花岗岩、蒙罗克尔花岗岩和阿曼达花岗岩的年龄分别为519±2Ma,497±2Ma和498±7Ma.所有普里兹湾地区花岗岩类均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以及K2O/Na2O、FeO^T/(FeO^T+MgO)和104Ga/Al比值,较低的Mg、Ca、Cr和Ni丰度,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同时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稀土元素,不同程度亏损Sr、Nb、Ta、P和Ti,并具有高87Sr/86Sr初始比值和低εNd(t)值的同位素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普里兹湾地区的岩浆活动可能与后碰撞的造山作用有关,包括岩石圈减薄、岩浆底侵和地壳伸展作用等.普里兹湾A型后碰撞花岗岩的确定支持普里兹带为碰撞造山带的构造属性. 相似文献
65.
激光扫描实时获取水下图象信息的方法与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一种实时大视角、全景深获取水下图象的新方法。该方法试图解决在无人摇控潜器(ROV)和自治式潜器 (UUV)走航式获取水下清晰图象时 ,遇到的激光在水下传输过程中后向散射噪声问题 ,建立了一种具有宽视角、全景深性能的水下激光扫描系统。用这种方法和系统在空气中和水中做了大量的实验 ,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和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的数值模拟--以鹿沙台风和森拉克台风为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SWAN波浪模型计算长江口附近海域的台风浪,鉴于长江河口岸界和地形复杂,拟采用曲线网格.为证实曲线网格下的SWAN模型对于复杂地形的有效性,首先选用美国特拉华大学波浪水池实验资料对SWAN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利用曲线网格能不过多增加计算量而提高关键区域的计算精度.以0215号鹿沙台风和0216号森拉克台风为例,将SWAN模型应用到长江口附近海域,进行台风浪的数值模拟.通过浮标测站实测资料验证,表明有效波高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通过综合分析模型计算的波浪场,说明SWAN模型能合理地反映长江口附近海域台风浪的分布. 相似文献
67.
滇西保山地块大地构造上位于藏-滇-泰-马中间板块中段,西以怒江-瑞丽断裂为界,东以澜沧江-柯街-南汀河断裂为界.由于缺乏出露的新生代花岗质岩石,传统上认为,在喜马拉雅期该地块花岗质岩浆活动微弱.因此,双脉地晚始新世隐伏花岗岩的发现,改写了该地块无喜马拉雅期花岗质岩浆活动的记录.对取自研究区ZK7-1和ZK0-1钻孔岩芯花岗岩样品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1)双脉地隐伏花岗岩岩石类型为中粗粒二云母正长花岗岩,岩体以高SiO2低CaO为特征,总碱量(K2O+Na2O)为5.22%~8.03%,K2O/Na2O比率0.24~1.79;K,Rb,U,Th和Pb显示清晰正异常,Ba,Sr,Ti和Nb显示清晰负异常;具中等稀土元素含量(85~125μgg-1),中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4.77~7.22),以及中度负Eu异常(δEu=0.29~0.39),属于高钾钙碱性-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2)利用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上述两类岩石的岩浆结晶年龄分别为(36.27±0.48)和(35.78±0.49)Ma,成岩年代为晚始新世.(3)Sr-Nd-Pb同位素组成表明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源岩来自成熟大陆地壳物质,具有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4)花岗岩样品w(CaO)/w(Na2O)和w(Al2O3)/w(TiO2)比值及其在w(CaO)/w(Na2O)-w(Al2O3)/w(TiO2)图上分布表明,其岩浆来自地壳富粘土质物质的部分熔融,其熔融温度约为900~950℃;依据锆浓度饱和温度计计算岩浆结晶温度775~795℃;在Hf-Rb-Ta微量元素判别图解上,花岗岩样品分布于后碰撞构造环境.(5)在喜马拉雅后碰撞造山阶段,伴随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的持续楔入,印支地块(或保山地块)向南东方向逃逸,作为地块西界的高黎贡断裂带发生大规模走滑剪切作用,并触发加厚地壳减压部分熔融形成过铝花岗质岩浆,然后冷凝结晶形成双脉地二云母正长花岗岩. 相似文献
68.
江西相山铀矿田邹—石断裂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石断裂分布在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前人认为是一条重要的成矿构造.本次研究发现矿体并不产于邹—石断裂本身,断裂没有控制矿体几何形态,不是矿质直接充填或交代的地质构造单元,不具成矿构造的特点.由于邹石断裂在地形上呈现线性沟谷,遥感影像图上呈现清晰的线性影像,切错了花岗斑岩.构造岩主要是围岩的破碎角砾、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以脆性变形为主,温热水与之关系密切,故认为,邹—石断裂具有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可能形成于新近纪—第四纪,属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扬子地块西北缘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沉积地层的分析研究,综合运用岩石学、沉积特征分析的手段,结合与前龙门山构造带、碧口地块、米仓山构造带和汉南地块的沉积特征对比,探讨后龙门山构造带南华纪—早古生代的沉积环境,查明其形成环境。结果表明:在南华纪—早古生代后龙门山构造带沉积环境可分为南华纪—震旦纪裂解-稳定沉积和早古生代伸展裂陷沉积两个阶段,其中在早古生代伸展裂陷阶段后龙门山构造带经历了裂解→抬升→局部裂解→抬升→裂解的反复过程,最终形成了志留系茂县群裂陷槽沉积,主要沉积了一套代表伸展裂陷环境的沉积岩系,并有少量的陆内火山岩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龙门山构造带在南华纪—早古生代总体是一个陆内裂谷带,不发育与古缝合线相关的构造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带,是在陆内裂谷的基础上于印支期—燕山期形成的陆内造山带。 相似文献
70.
黄土堆积作为气下沉积,任何一个深度都曾经暴露于地表,因而必然受到相关地表过程的作用.由于这些过程均发生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征多数具有明确的环境意义;而黄土在沉积后也可能受到各种地质过程的改造,从而对研究中常用的气候代用指标有一定影响.文章基于野外、微形态等分析,结合前人成果,对我国北方新近纪风尘堆积中常见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特征、形成过程及环境意义进行研究.由于一些特征在黄土堆积中具有普遍性,可作为识别风成堆积的标志和环境事件研究的指标,并有助于全面理解常用的替代指标的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