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53篇 |
免费 | 1421篇 |
国内免费 | 4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65篇 |
大气科学 | 658篇 |
地球物理 | 4434篇 |
地质学 | 1171篇 |
海洋学 | 385篇 |
天文学 | 95篇 |
综合类 | 262篇 |
自然地理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41篇 |
2022年 | 197篇 |
2021年 | 207篇 |
2020年 | 180篇 |
2019年 | 212篇 |
2018年 | 142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203篇 |
2014年 | 249篇 |
2013年 | 235篇 |
2012年 | 307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236篇 |
2009年 | 255篇 |
2008年 | 264篇 |
2007年 | 236篇 |
2006年 | 222篇 |
2005年 | 235篇 |
2004年 | 263篇 |
2003年 | 273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44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169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199篇 |
1996年 | 174篇 |
1995年 | 198篇 |
1994年 | 149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58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109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4篇 |
1979年 | 16篇 |
1977年 | 12篇 |
1976年 | 20篇 |
1975年 | 15篇 |
1974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实际记录到的真实地震动在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分析和设计中往往作为一种施加到结构上使结构振动,直至破坏的地震荷载.如何合理选择真实的地震动记录作为研究结构地震反应的输入,一直是国内外抗震研究和设计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概念;然后在收集到的国内外5000余条被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地震动记录基础上,利用综合估计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方法,对4种场地类型分别给出了长周期、短周期和中周期结构的国内外最不利设计地震动;最后通过几类不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初步验证了本文所确定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43.
就如何利用数据库,结合Java、XML等手段对震源参数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给出了一些在一个实际系统中实现了的例子。 相似文献
44.
为检验震源机制解谱聚类方法的实用性,选择新丰江库区为研究区域,利用FOCMEC方法反演了该区域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ML2.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其进行了谱聚类分析,最终获得该区域7种震源机制解类型;通过分析每种类型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震源机制解类型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1)新丰江库区地震破裂类型以正断型为主,兼有部分倾滑分量,其次为走滑型;(2)不同类型的震源机制解具有区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不同的构造背景影响,反映了新丰江库区地震活动和构造特征之间的关系;(3)不同类型震源机制解所描述的断裂分布反映了峡谷及大坝区库水渗透的构造条件,解释了区域地震频发的可能原因;(4)每种类型的震源机制解在研究时间范围内数量变化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45.
2020年5月18日云南省巧家县发生M_S5.0地震,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13个强震台站和昭通简易烈度计示范项目建设的43个烈度计台站,共接收168条强震动记录,经常规处理,绘制震区加速度峰值等值线图,并与云南地区常用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加速度峰值较大的几个台站频谱特性,计算地震动能量持时,讨论中小地震中高加速度峰值/低震害现象的成因,得到以下结论:(1) PGA等值线图形状较为平滑,其长轴呈NW—SE向展布;(2)云南地区常用地震动衰减关系预测值总体衰减趋势与观测值一致,但在近场(0—30 km)时,预测值基本偏小;(3)加速度峰值较大的几个台站记录主频集中在1—5 Hz;(4)小河镇台记录的能量持时较短,说明能量衰减较快,属脉冲型记录,不会对建筑物造成较大破坏。 相似文献
46.
黄瑾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08,29(2):112-116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 相似文献
47.
48.
为了确定山西台网基于“山西2015速度模型”的相对固定的定位方法,选择2010~2016年最大空隙角小于45°、参与定位台站数大于40的103个地震事件,分别采用单纯形法、Hypo2000、Hyposat结合PTD等3种方法重新测定。结果显示,单纯形法和Hyposat结合PTD测定的残差以及网缘地震的震中距两方面均优于Hypo2000;在震源深度方面,Hyposat结合PTD的结果较为可信。综合分析认为,基于“山西2015速度模型”定位地震时,山西台网应固定使用Hyposat结合PTD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内蒙古地区场地响应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内蒙古地区台站分布、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为基础,将内蒙古的大部地区划分为三个研究区域分别进行了场地响应研究。对近几年积累的大量ML≥3.0级以上地震,共计39个台站记录到的124次地震事件的785条波形,根据S波的观测振幅谱,采用遗传算法分别反演了三个区域的介质非弹性衰减系数和台站场地响应,并对其进行了讨论。本文得到的介质衰减模型和台站场地响应,将对台网测定ML震级需要考虑的量规函数、台站校正值等提供重要参考。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台站存在场地放大或缩小的响应外,绝大多数台站的场地响应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西部区域(除极个别台站外)对高频存在明显衰减;中东部区域对整个频段的反映都比较稳定;东部区域对整个频段存在明显放大,这与该区域覆盖层厚度大相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