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363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651篇
地球物理   967篇
地质学   856篇
海洋学   322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4篇
  1939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傅志伟 《气象》2003,29(5):1-2
AHDM“X”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审核程序的建立、使用 ,无疑极大地减轻了气表预审、审核 (“预审、审核”以下简称“预核”)人员的工作量 ,同时也提高了报表的质量 ,深受广大地面测报业务人员的欢迎和肯定。而“AHDM 5 0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审核程序”(以下简称“审核程序”)是在保持了前几版审核程序的功能、优点的基础上 ,再进行补充、完善的审核程序 ,其审核面更广、功能更强。然而 ,气表预核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发现矛盾—分析原因—解决矛盾”的思维过程 ,所面对的数据面广量大、纷繁复杂。因此 ,如若试图让一个软件来替…  相似文献   
82.
如何正确预审日照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万俊 《气象》2003,29(10):56-57
关于日照记录的预审 ,《地面气象观测》规定 :“1 复查逐日逐时日照时数有无错算、漏算日照迹线 ,合计是否对 ,尤其要注意上、下午感光迹线有无搞错 ,迹线辨认是否有误。2 对照该日云和天气现象记录 ,审查日照时数是否合理。 3 选若干张晴天、春秋分日附近、冬半年、夏半年来检查日照计的感光迹线是否正确。”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常见错误 ,现分析如下。1 对于《地面气象观测》规定之第 1条 ,比较简单 ,只要稍加仔细即可。2 对于上述第 3条 ,也较为简单 ,因《观测》上已有明确规定 (参见图 1 ) :若天气晴朗 ,春、秋分时感光迹…  相似文献   
83.
我认为作一名预审员,首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岗爱业的精神。预审工作对我们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正确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预审员严格认真的把关,修正不合理的观测记录,保证资料的准确、及时,才能为天气预报的制作,为指导工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1人工审核做预审要比其他观测员付出更多的劳动量。首先日常值班时,从逐日的原始记录开始,实测值器差订正,最高、最低气、地温的挑取,云、能、天的配合,压、温、湿、风、雨量、日照等自记纸的整理,以及自记日极值的挑取、器差分配、时差分配,都要进行复挑、复算,尤其…  相似文献   
84.
硬盘一旦出现故障,对每一个使用电脑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因为硬盘里的数据比硬盘本身的价值更大,如何将其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85.
利用1980~2001年封丘县夏蝗发生资料和同期该地区气候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蝗发生的影响,并找出了一些预测夏蝗发生的定性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6.
霜是由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温度低于 0℃的地面或近地面物体凝华而成。对此 ,按理说 ,只有温度记录低于 0℃ ,霜才会出现 ,否则不会。但是 ,在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时 ,笔者却多次在地面最低温度记录高于 0 .5℃的情况下观测到霜。究其原因 ,主要是温度观测记录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由于下垫面状况不均一 ,造成地面或近地面物体表面的实际温度不均一 ,从而观测到裸地上的温度表的地面温度高于 0℃ ,而周围如草层叶面地表的实际温度低于 0℃的情况。另一方面 ,与地面温度表的安置与测量方法有关。因为要准确测定地面温度是一件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87.
2002年4月初,我局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出现故障,风速记录器笔尖不跳(划平线),但风速指示器正常。考虑到这套设备使用不久,加之风速指示器又正常,故初步判断故障出在室内。检查步骤如  相似文献   
88.
利用1980~200l午封丘县夏蝗发生资料和同期该地区气候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法,分析了气候条件对夏蝗发生的影响,并找出了一些预测夏蝗发生的定性预报因子。  相似文献   
89.
慢地震慢前兆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岩石高温高压破裂实验与有机玻璃破裂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对比、地震波形记录(观测资料)与试样破裂波形(实验资料)对比、地震前后定点应变与主破裂前后应变形态变化的对比,认为慢地震是临界或亚临界破裂或预先滑动所致,是低频应变波动。它是材料屈服、弱化或塑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而慢前兆则是临近大地震(大破裂)前出现的诸如形变、低频地震波(破裂弹性波)等的短期及临震前兆现象,它比较可靠。但由于许多岩石主破裂前并无明显的临界破裂或预滑动现象,也并非所有岩石都一定出现明显屈服,所以也并非每个地震前都有慢地震,因此,也就不一定都出现低频波动。从而,也并不一定都出现相同的短期、临震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90.
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礼立  翟长海 《地震学报》2003,25(3):250-261
实际记录到的真实地震动在工程结构的抗震研究、分析和设计中往往作为一种施加到结构上使结构振动,直至破坏的地震荷载.如何合理选择真实的地震动记录作为研究结构地震反应的输入,一直是国内外抗震研究和设计中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提出了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概念;然后在收集到的国内外5000余条被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地震动记录基础上,利用综合估计地震动潜在破坏势的方法,对4种场地类型分别给出了长周期、短周期和中周期结构的国内外最不利设计地震动;最后通过几类不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初步验证了本文所确定的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