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613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82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分析合成孔径雷达(SAR)成象机理及雪盖参数散射特性的基础上,利用航天飞机承载的成象雷达(SIR—C)获取的多波段、多极化SAR数据,进行提取雪盖信息的实验。结果表明C波段HH、VV影象能很好地区别湿雪与非雪盖区,而区分干雪与岩石较困难;L波段HH、VV影象较容易将雪盖同其它物体区分开;C、L波段的交叉极化HV、VH区分干雪与岩石效果很好。故利用多波段、多极化SAR进行雪盖制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2.
本文详细论述了交叉轨迹(Across-track)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地形测图的原理,导出了使用干净合成孔径雷达测定目标点三维坐标的基本公式,分析了目标点高程精度,给出了目标点绝对相位解算方法及干涉影象数字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3.
44.
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楼良盛  刘志铭  张昊  钱方明  黄艳 《测绘学报》1957,49(10):1252-1264
天绘二号卫星系统是我国首个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微波测绘卫星系统,也是我国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是国际上继德国TanDEM-X系统后的第2个微波干涉测绘卫星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双频成像解决干涉相位绝对模糊问题的方法,彻底摆脱了对地面控制数据的依赖。该系统工作于X频段,设计分辨率为3 m,处于5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由两颗对等的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可以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通过对干涉基线体制、卫星编队构型及雷达收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并从系统任务、主要性能及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总体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型号研制3个阶段阐述了工程实现情况;最后介绍了卫星系统在轨测试验证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产品精度与TanDEM-X系统相当,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思路正确,工程实现的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5.
合成孔径雷达(SAR)有着其他遥感器所难以比拟的优点和特性,因此一些发达国家和组织都积极研制与发展各自的SAR遥感卫星(简称雷达卫星)本文对国外雷达卫星的性能,有效载荷和应用,乃至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分别作了介绍与评述,最后就我国卫星的研制及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6.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以其全天候、全天时、不受云雨影响的工作特性在空间对海观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又以其高空间分辨率、多极化、多成像模式的特点展示了其在海洋动力要素反演和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研究中独特的魅力.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数据和机器学习又赋予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更强大的生命力.本文首先阐述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数据的5"V"特性,进而以高分辨率海面风场反演、海洋内波中尺度动力过程观测两类典型案例,阐述了大数据、机器学习等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卫星海洋遥感结合,实现海洋环境参数高精度反演和海洋动力过程科学深层次认知的研究.最后,展望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海洋遥感与大数据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7.
SAR imag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ts texture features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SAR images not only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ll-ay, all-eather, but also provide object infor-m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visible and infrared sensors. However, SAR images have some faults, such as more speckles and fewer bands. The au-thors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s of texture statistics analysis on SAR im-age feat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SAR image interpretation.It is found that the texture analysi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AR image interpreta-tion.  相似文献   
48.
用InSAR技术从雷达图像获取DEM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利用InSAR技术生成DEM的过程,比较使用不同参数处理ERS数据所获得的不同试验结果,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因素,为提高处理结果精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最后总结出干涉处理过程中影响结果精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49.
马超  单新建 《地震学报》2006,28(1):98-104
利用现场GPS定位的实测值,在尝试过最小二乘拟合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进而采用更符合破裂带形态的线性立方插值函数,在破裂带主断面上,建立起一种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InSAR视线向(LOS)变化量的分解方程,得到了InSAR视线向位移分解的具有唯一性的解析解. 本文的解析法吸纳了GPS定点实测值的精度优势,利用InSAR全天候、准实时获取连续形变场的技术特点,通过数学近似,最终获得了主破裂带上连续变化的水平位错及垂直位错同震形变曲线.   相似文献   
50.
欧空局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差分测量与相关特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评述了利用欧洲空间局ERS-1卫星进行的干涉合成孔径雷害差分测量(D-IN-SAR)试验。该技术能控测到厘米甚至毫米级的高程变化,简述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影像之间的相关性,它可充当地表分类与变化探测的度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