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43篇 |
免费 | 534篇 |
国内免费 | 60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96篇 |
大气科学 | 220篇 |
地球物理 | 955篇 |
地质学 | 1268篇 |
海洋学 | 423篇 |
天文学 | 12篇 |
综合类 | 208篇 |
自然地理 | 1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11篇 |
2020年 | 116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02篇 |
2016年 | 93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197篇 |
2013年 | 165篇 |
2012年 | 195篇 |
2011年 | 226篇 |
2010年 | 163篇 |
2009年 | 206篇 |
2008年 | 205篇 |
2007年 | 116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139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68篇 |
2000年 | 91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54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0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10篇 |
1975年 | 7篇 |
1974年 | 8篇 |
1957年 | 5篇 |
194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四川甘洛铅锌矿集区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带北段,是四川主要的铅锌产地,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为研究该矿集区铅锌成矿时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成矿机制,以支撑区域找矿勘查,在区内选择赤普和尔呷地吉两个典型铅锌矿床开展闪锌矿Rb-Sr同位素体系研究,获得Rb-Sr等时线年龄246 ± 17 Ma(MSWD= 2.3),表明区内铅锌矿化作用发生于早三叠世,与古特提斯洋闭合时限吻合;闪锌矿(87Sr/86Sr)i值变化于0.71061~0.71393,高于幔源87Sr/86Sr值0.70355及峨眉山玄武岩87Sr /86Sr值0.704979~0.706938,低于基底岩石87Sr /86Sr值0.7243~0.7288,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在古特提斯洋闭合背景下,强烈造山运动诱发盆地卤水深循环并萃取基底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在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的热动力条件下,含矿流体沿马拉哈断裂进一步迁移沉淀形成了赤普和尔呷地吉铅锌矿床。马拉哈深大断裂及造山作用派生的层间或断层破碎带、碳酸盐岩地层是甘洛地区主要的控矿要素。 相似文献
92.
针对新北油田强反射是否为有效储层的问题,在基于新北油田河流相储层具备开展叠前地震属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叠前道集数据进行了精细的速度分析、保幅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使能量更集中,道集资料信噪比更高,远近道时差小且同相性更好。根据不同角度道集所反映的地层结构和流体信息不同的特点,利用远近道集振幅差预测储层的含油气性,在新北油田油田馆陶组上段4砂组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3.
汶川大地震对地质环境影响很大,由于大地震的影响,其震前震后的地质灾害类型、数量等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本文通过搜集前人资料,现场调查,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后汶川县地质灾害的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前汶川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泥石流为主,地震后,汶川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其次为泥石流和滑坡。地震使汶川县地质灾害数量极大增加,同时,也使得其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地区的浅层地表运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与重点。本文采用小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广佛区域从2018年10月—2022年4月的36景哨兵1号数据进行处理,并引入GACOS产品辅助大气校正,获取研究区的时间序列形变。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年平均形变速率主要集中在-4.9~5.9 mm/a,沉降呈零星分布,主要位于禅城区的西部、顺德区的北部及研究区内的南沙区;研究区内的地铁沿线沉降主要在佛山2号线、广州2号线、3号线的局部区域。 相似文献
95.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1000个观测站的GPS非连续观测区域网分别在1999年、 2001年、 2004年、 2007年和2009年作了5次观测。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 级地震震中(31.0°N, 103.4°E)恰好在区域网GPS观测站密集的地区。 区域网长期、 多期GPS观测可降低年周期变化影响, 有利于获取此次地震前后的垂直位移趋势变化。 简要讨论了GPS垂直位移观测的精度。 分析了垂直位移观测的主要干扰地面沉降, 特别是华北地区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产生的严重地面沉降。 为获取汶川地震前垂直运动信息, 首先剔除因大量抽取地下水产生的大幅度沉降干扰结果, 通过趋势面分析中国大陆垂直位移空间分布, 显示了3个垂直位移沉降最显著区域。 对比分析表明, 临近汶川震区的沉降区, 未见大量抽取地下水干扰影响。 汶川地震前1999—2007年区域网GPS观测站得到的垂直位移表明, 汶川地震紧临显著沉降区的西北侧, 龙门山断层北段垂直运动闭锁。 该沉降区与另两个沉降区的时空变化明显不同, 也与区域网水平应变异常区的空间分布不同, 但该沉降区与区域网水平应变异常区同时出现。 大幅度同震垂直位移集中在龙门山断层北段震前垂直位移闭锁区。 这些事实表明, 汶川地震前GPS观测到的紧临震中的沉降区及垂直运动闭锁区与汶川地震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6.
97.
本文利用纵波和横波的迭加速度资料来计算P-SV波勘探中转换点的近似位置。再按转换点对P-SV波重新抽道集,得到可与反射资料CMP道集相兼容的时间剖面图。利用理论模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可靠性检验,并用该方法对实际资料作了处理。同时还得到了实际资料的P波和P-SV波的彩色振幅比剖面图。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叠前抽道集法所得到的剖面图具有很好的空间分辨率。 相似文献
98.
本文试图解释用BP神经网络解界面反问题时效果不佳的原因。文中首先从信息量的角度提出了BP神经网络训练本集容量的概念,给出了它的定义及组织训练样本集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对于如何用BP神经网络解界面反问题,给出了其基本步骤,并根据上述训练样本集容量的概念及界面反总理的特殊性,给出了组织界面反问题训练样本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在勘探设计评估中因素集、评价集的具体意义及具体的评估过程,最后指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勘探设计评估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