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725篇 |
免费 | 7606篇 |
国内免费 | 376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579篇 |
大气科学 | 1648篇 |
地球物理 | 5356篇 |
地质学 | 15812篇 |
海洋学 | 2401篇 |
天文学 | 291篇 |
综合类 | 1703篇 |
自然地理 | 13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673篇 |
2023年 | 1080篇 |
2022年 | 1288篇 |
2021年 | 1293篇 |
2020年 | 1155篇 |
2019年 | 1178篇 |
2018年 | 868篇 |
2017年 | 910篇 |
2016年 | 941篇 |
2015年 | 1034篇 |
2014年 | 1377篇 |
2013年 | 1230篇 |
2012年 | 1402篇 |
2011年 | 1302篇 |
2010年 | 1213篇 |
2009年 | 1176篇 |
2008年 | 1130篇 |
2007年 | 1087篇 |
2006年 | 1011篇 |
2005年 | 846篇 |
2004年 | 849篇 |
2003年 | 846篇 |
2002年 | 755篇 |
2001年 | 791篇 |
2000年 | 635篇 |
1999年 | 608篇 |
1998年 | 707篇 |
1997年 | 731篇 |
1996年 | 672篇 |
1995年 | 653篇 |
1994年 | 538篇 |
1993年 | 505篇 |
1992年 | 491篇 |
1991年 | 495篇 |
1990年 | 537篇 |
1989年 | 488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67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7篇 |
1979年 | 24篇 |
1964年 | 13篇 |
1959年 | 14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圆形冻土墙动态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冻土流变特性及施工工艺出发,考虑到圆形冻土墙在施工过程中其变形随时间而变,是动态的,提出了深部圆形土墙的动态高度公式。它有别于Domke弹塑假设条件的静态圆形冻土墙设计公式,也有另于Vialov等人准静态圆形冻土墙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182.
龚健雅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87,(3)
变异函数的拟合和计算费用高是目前地质统计学在推广应用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本文引出一种新的数学方法——线性规划法,基本上解块了变异函数的自动拟合问题;文章根据克里格方程组的结构,推导出一种无需逐块求方程的快速算法,使原来求解克里格估计值的巨大工作量被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彻底解块了地质统计方法储量计算的费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3.
184.
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来自碳酸盐岩淋溶实验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黔中地区的一条白云岩原位风化剖面(平坝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土界面之下的岩粉层(砂状碳酸盐岩)动态淋溶过程中高场强元素(HFSE)地球化学行为的研究,并结合其在风化壳剖面的分布特征,获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HFSE间存在明显的分馏,而且元素分馏主要出现在岩-土界面作用过程中,即碳酸盐岩溶蚀形成残积土阶段;元素的地球化学惰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Zr>Hf>Nb>Sc>Th>Ta>Ti>Y,其中,Zr是最稳定的元素,Hf仅次于Zr,Nb和Sc也相对较为惰性,而Th、Ta、Ti、Y呈现出明显的活性;(2)对于碳酸盐岩风化剖面的质量平衡计算,Zr是理想的参比元素(即惰性元素);(3)由基岩酸不溶物至风化壳剖面,元素对Nb-Ta、Zr-Hf显示出较好的协变性,没有明显分馏,因此,在利用这类元素对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进行示踪时,碳酸盐岩作为潜在母岩,宜采用其酸不溶物作为参比对象;(4)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虽然Sc也是一个较为稳定的HFSE,但在风化母岩中分布不均匀,不宜用于岩溶区风化壳的物源示踪。 相似文献
185.
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是在原生晕找盲矿法理论基础上发展的新技术方法。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具多期多阶段叠加特点提出的原生晕叠加理论,将原生晕找盲矿法发展为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根据热液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而提出的构造叠加晕理论,将原生叠加晕找盲矿法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文章介绍了从原生晕到原生叠加晕又到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在理论、研究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6.
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地形影响及其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有限元法实现MT二维模型的正演模拟,将地形条件下的二维地电模型的MT响应分解为地形引起的畸变场和与测点高程位置有关的稳定场两部分进行分析。用有限元法模拟二维地形条件下地电结构的MT 响应和纯地形的MT响应,采用比值法消除地形引起的干扰场,然后,将消除地形影响后的视电阻率值通过延拓方法获水平地形条件下二维地电结构的视电阻率分布,完善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曲线的地形校正。 相似文献
187.
实践证明,常规固定试验(压缩试验)可以采用快速法替代现行规范的慢速法。本文在大量统计对比和相应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上海地区经验修正系数K值,以利快速法的推行。 相似文献
188.
江汉盆地是长江出三峡后第一个大型卸载区,近2.77 Ma以来堆积了近300 m的碎屑沉积物,主要由河流相和湖沼相组成,形成了多个沉积旋回。选择江汉盆地中心位置的ZL钻孔,利用ICP-MS方法,展开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研究了新近纪以来江汉盆地沉积物物源的变化。结果表明,上新世以来微量元素化学组成的离散程度逐渐减小,且趋近上部陆壳平均值,可能反映了物源供应区范围的扩展过程。1.25 Ma B.P.以来,多种微量元素含量及Th/Sc、Co/Th、La/Sc、Cr/Cu等比值变化很小,显示长江可能形成于1.25 Ma B.P.以后。 相似文献
189.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