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07篇
  免费   2597篇
  国内免费   2475篇
测绘学   156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798篇
地质学   9411篇
海洋学   94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29篇
自然地理   49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78篇
  2022年   451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483篇
  2018年   290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366篇
  2015年   406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445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16篇
  2008年   502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440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496篇
  2001年   458篇
  2000年   437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404篇
  1996年   390篇
  1995年   355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87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256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54年   4篇
  1951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南海北部陆架晚第三纪δ^13C记录与古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经珠江口盆地BY7-1-1及PY33-1-1井晚第三服游有孔虫的丰度、底栖有孔虫小虫超科中葡萄虫和小虫和相对丰度以及浮游有孔虫壳体的δ^13C记录表明,晚第三纪期间表层以水生产力总体上呈增高趋势,其中早中民为表层水生产力较低的时期但由N4至N8带表现为递增趋势,中一晚中新世为高生产力晚期,早上新世为又一个高生产力时期。中-晚世时期本区最可能处于非上升流的高生产力地区,而早上新世为受上升流影响的  相似文献   
72.
冲绳海槽西北侧大陆架向大陆坡转折处表层沉积物中微型腹足类动物群具有混合的生态特征,这与现代海洋沉积环境并不一致。腹足类动物群中除少数种类为陆坡深海分子,多数种类属内陆架区或近岸浅水分子。因此,动物群主要反映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平面的海洋环境,而少数深海种类的混入应与黑潮暖流在冲绳北端所形成的上升流有关。根据本区腹足类在其他海区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认为在更新世末次冰期,黑潮暖流仍对本区有重要影响,并控制着腹足类的分布。本区腹足类这种混合的生态特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各种海洋动力环境叠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74.
研究取自于东太平洋CC48柱状样的钙质超微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氧同位素成分变化的结果表明,该区下中新统至少可分出九个氧同位素地层(期),反映该区在早中新世期间至少经历了4次气温上升和5次下降的古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川应是形成于早中新世而不是前人认为的中中新世。在早中新世,南极冰体体积有较大的变化。受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早中新世期间东太平洋水柱热结构或温度梯度有比较大的变化,海平面出现多次上升与下降。  相似文献   
75.
印度洋南部始新世晚期至渐新世古海洋学L.Diester-Haass始新世至渐新世的历史包含了一些从了解无冰期至南极主冰盖时期的气候变化对海洋影响的重要因素。深海钻探(ODP)113、119、120航次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在渐新世初期或者是在中晚始新世...  相似文献   
76.
全新世以来苏北平原古地理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凌中 《黄渤海海洋》1990,8(4):20-28
  相似文献   
77.
78.
我国红树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我国海滨红树科村物中8个种花粉形态作了光学显微镜的各种数据测定和摄片研究,并且探讨讨论了红外粉石在深入研究古海流的路线,海平面变化,海岸线变及古环境变化和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蓝东兆  程兆第 《台湾海峡》1995,14(3):235-240
本文根据分析结果阐述了两种不同样品处理方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和微型硅藻的人主要种类和相对百分含量。研究表明洗涤富集法所获得的硅藻丰度存在较大误差;微型硅藻的含量普遍介于10%-20%之间,最高可达42.31%,最低为5.66%,并指出了在微型硅藻相对含量大于20%的样品中 ,其主要种类为具槽直链藻和条纹小环藻等沿岸底格格不入中,并成群体产出。  相似文献   
80.
用钙质超微生物地层学确定夏威夷考爱岛以北200英里,舒曼海山铁锰结壳内不同层次的年龄和生长速率.这项工作是利用不同地球化学指示物重现结壳古海洋历史研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