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变电站中采取各种抗电磁干扰措施是提高其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但电磁干扰本身是错综复杂的,很难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安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利用CPU的逻辑判断能力和智能进行装置的故障自诊断和自纠错,也是提高综合自动化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2.
根据变电站受雷害的特点,提出了变电站在防直击雷保护和防沿线路过电压保护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对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的防雷保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3.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变电站三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空间数据,进行惠泉变电站三维空间地物建模研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建立三维空间的可视化模型,解决传统的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在变电站等特殊领域的应用不足,为实现变电站资源、景观、安全、环境管理等社会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及动态可视化,提供一个变电站的三维模型平台构建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4.
变电站入地故障电流经地网流散时,它不仅影响着接地电位升,接触电势、跨步电势、转移电势、局部电位差的大小,而且还影响着接地引线、均压导体截面的选择。因此,在接地网设计过程中,无论从安全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都要求准确地计算入地短路故障电流。  相似文献   
65.
变电站是电力供电系统的重要枢纽,但其往往地处空旷地带,容易遭受雷击,变电站弱电设备易遭受雷电损坏的主要原因有地电位干扰、空间电磁感应的影响、所安装电源避雷器不匹配、光缆接地处理不当等,根据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后详细介绍了施工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66.
根据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特点和雷害来源,从雷电防护总体原则出发,分析了直击雷、雷电波侵入、雷击电磁脉冲和电磁兼容等综合防护措施,展望新一代变电站防雷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67.
针对变电站变形监测技术现状的不足,选取昭通某220kV变电站开展强电磁条件下变形监测技术应用研究。现场监测分别采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激光测距技术、倾角计、雨量计进行。取得研究成果如下:(1)强电磁干扰已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监测精度产生严重影响,若不能有效降低电磁干扰影响,GNSS位移监测的结果将不能直接用于变电站基础变形监测分析。(2)基于变电站电磁场强度探测,提出一种强电磁场环境下提高变电站GNSS沉降监测精度的监测点位设计及实施方法,将使用电子元器件的监测点布置在电磁场强度相对较弱的部位,以减小电磁场干扰及监测误差。(3)首次将低成本高精度的激光测距技术引入变电站水平位移监测中,并成功实施。项目研究成果为山区软基变电站变形监测增加了新的技术手段,可提升变电站工程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8.
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功率大,工作噪声和振动明显,附建式变电站兼具商业功能,因此,需要合理评估电气设备振动对舒适度的影响。目前舒适度评价方法主要有振级、加速度和速度,文中对国内目前适用于电气设备振动舒适度评价的4本规范和标准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各个规范和标准的评价计算方法选用参数不同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3倍频程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有效值和Z振级有效值最适合用于附建式变电站的舒适度评价,同时建议提高计权范围,Z振级计算采用最新的计权因子等。  相似文献   
69.
建设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有着较大的影响,可以诱导邻近建筑物地基产生较大的形变,进而引起邻近建筑物受力结构改变,导致建筑物破裂、倒塌。因此,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动态形变监测有助于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基于此,本文以智能全站仪为基础手段,针对110 kV机场变电站接入线路施工进行了实时动态监测,为该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了基础。本文从深层土体位移、桥墩水平位移及沉降和路基地面沉降3个方面进行了形变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监测精度能够满足基本需求,获得实时动态数据稳定、可靠,能够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形变状况,并认为该建设工程项目对邻近建筑物影响不大,可以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70.
蓝牙技术在变电站网络通信中的应用,分析了变电站中蓝牙网络的传输距离、抗干扰性与安全性,提出了在变电站中组建蓝牙无线网络的方案,并对影响蓝牙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