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高压变电站抗震可靠性分析(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讨论了高压变电站中电气主接线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问题,主要分析了高压变电站中常见的双母线系统的抗震可靠性。通过系统的可靠性关系和建立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准则,给出了双母线系统在各个抗震准则条件下的可靠性的表达形式。最后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2.
变电站数字化和三维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现有的三维建模方式存在效率低、不真实、应用面窄等问题。本研究采用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的移动扫描和倾斜摄影技术来获取变电站室内外环境信息,实现快速、高精度的室内外一体化实景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采用WebGL技术构建变电站实景三维模型云平台,为多个场景应用提供服务。在教学培训上,在实景的展示和漫游基础上加入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增强沉浸式体验,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设备管理中,通过感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实现实景和属性的信息整合,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在变电站工程技改设计、建设验收中,通过地理连接实现二维平面地图、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等与实景三维的空间联动,真实反馈现场情况,减少现场勘测次数,节约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23.
当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测绘技术及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变电站和电力输送系统往往结构复杂,同时所处的环境危险,利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很难搜集到完整的数据信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缩短时间,实现全面的数据采集。采集到的完整数据不仅有利于实现变电站的数字化建设,对于变电站的监测等也可实现数据提取。 相似文献
24.
25.
26.
根据变电站受雷害的特点,提出了变电站在防直击雷保护和防沿线路过电压保护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着重对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的防雷保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7.
本文提出了根据变电站内高压电气设备和房屋建筑的地震破坏状态计算变电站震害指数的方法,统计了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中成都、绵阳、德阳、广元、阿坝地区国家电网的121座110kV及以上变电站的震害情况,通过震害指数进行了震害等级评价。采用对数正态分布的累积函数,拟合了变电站基于峰值加速度的地震易损性曲线。计算结果表明:当地震烈度在Ⅶ度及以下时,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只有基本完好和轻微破坏状态,不发生中等及以上等级的破坏;当地震烈度为Ⅷ度时,有变电站开始出现严重破坏状态;当烈度达到Ⅸ度时,有少量变电站发生严重破坏,多数为中等破坏;当烈度为X度及以上时,多数变电站达到严重破坏和毁坏。 相似文献
28.
29.
220 kV变电站建筑在电网系统中地位非常重要,其承载能力安全性,尤其是其抗震能力,对电网系统稳定有决定性影响。为评估变电站结构抗震承载能力,明确其倒塌机理,从而为新建变电站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技术支撑。以国家电网江苏公司220 kV标准变电站结构为例,选取3条地震波,采用弹塑性时程法,分析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不同输入方式下的响应。研究结果发现:三向地震波输入下变电站结构地震响应很大;结构的损伤、失效主要发生于结构薄弱部位;现有220 kV变电站结构的抗震承载力不高,鉴于其重要程度,其安全度应增强。 相似文献
30.